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采用微电粉污水无臭处理一体化装置

发布时间:2024-5-14 9:25:16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3.12.01

申请日:2023.10.09

分类号:C02F9/00(2023.01)I;C02F1/28(2023.01)N;C02F1/461(2023.01)N;C02F1/48(2023.01)N;C02F1/52(2023.01)N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微电粉的污水无臭处理一体化设备,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净化池,所述净化池内开设有净化腔,所述净化腔的右侧底壁上开设有磁混凝池,所述净化腔内固定安装有挡板以及两个溢流堰,且两个溢流堰分别位于挡板左右两侧。优点在于:本发明微电粉的使用可快速与污水中的恶臭和刺激性气体组分结合,从源头上避免了上述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并且在电化作用下可将污水中的恶臭和刺激性气体组分电解、转化为无臭组分,显著提升污水可生化性、促进脱氮除磷;另外相比传统内电解填料大量节省了投加用量;最后可在处理过程中同步实现对微电粉的循环利用以及分离回收,有效提高了该设备的可持续使用性。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采用微电粉的污水无臭处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池(1),所述净化池(1)内开设有净化腔(2),所述净化腔(2)的右侧底壁上开设有磁混凝池(5),所述净化腔(2)内固定安装有挡板(4)以及两个溢流堰(3),且两个溢流堰(3)分别位于挡板(4)左右两侧,所述净化腔(2)内从左至右依次分为预接触池、初步絮凝池、絮凝池以及混凝沉淀池;搅拌部,所述搅拌部包括两个搅拌机构,两个所述搅拌机构均包括转动连接在净化池(1)上的主转杆(16),两个所述搅拌机构分别位于预接触池、初步絮凝池内,所述搅拌机构用于对污水和微电粉进行搅拌处理;絮凝部,所述絮凝部包括转动连接在净化池(1)上的驱动杆(13),所述驱动杆(13)位于絮凝池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4),且安装板(14)上固定安装有絮凝筒(15);净水部,所述净水部包括固定安装在混凝沉淀池内的磁混凝装置(6),所述磁混凝装置(6)用于对处理后的水进行过滤,所述磁混凝装置(6)的右侧壁连通有多个连通管(8),所述净化池(1)的右侧壁固定安装有集水槽(7),且集水槽(7)与多个连通管(8)的另一端均互通,所述净化池(1)上开设有多个通孔(9),且每个通孔(9)分别与对应的连通管(8)相配合,所述集水槽(7)的前端连通有排水管(10);微电粉回流部,所述微电粉回流部包括连通在净化池(1)上的添加器(21),所述添加器(21)的上端连通有回流管(24),所述回流管(24)的另一端连通有回流泵(22),所述回流泵(22)的另一端连通有抽取管(23),且抽取管(23)底部位于磁混凝池(5)内;磁泥分离部,所述磁泥分离部包括连通在添加器(21)上的连接管(25),所述连接管(25)的另一端连通有分离筒(26),所述分离筒(26)底部连通有导向管(32),且导向管(32)的另一端与预接触池连通,所述分离筒(26)远离连接管(25)的一端连通有排放管(33);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包括固定安装在净化池(1)上的安装座(11),所述安装座(11)与驱动杆(13)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座(11)上固定安装有电机(12),且电机(12)的输出端与驱动杆(13)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13)与两个主转杆(16)之间安装有链传动机构二(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微电粉的污水无臭处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接触池以及初步絮凝池内均转动连接有两个副转杆(17),且每个副转杆(17)均与净化池(1)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主转杆(16)与每两个前后位置相对应的副转杆(17)之间均安装有链传动机构一(19),两个所述主转杆(16)与每个副转杆(17)下端均固定安装有搅拌柱(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微电粉的污水无臭处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器(21)上开设有投放口,所述添加器(21)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凹槽(27),且安装凹槽(27)上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28),所述驱动马达(2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29),且驱动轴(29)位于添加器(21)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安装轴(30),所述安装轴(30)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导向叶片(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微电粉的污水无臭处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筒(26)上开设有转孔(34),且转孔(34)内转动连接有连接轴(35),所述连接轴(35)位于分离筒(26)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轴(36),且固定轴(36)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分离叶片(37),所述固定轴(36)与驱动轴(29)远离驱动马达(28)的一端之间安装有带传动机构(3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用微电粉的污水无臭处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筒(26)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内固定安装有电磁环(39),所述电磁环(39)位于排放管(33)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采用微电粉的污水无臭处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筒(26)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导电环(40),所述导电环(40)与电磁环(39)之间连接有通电线(41),所述连接轴(35)远离带传动机构(3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块(42),且安装块(42)上通过连接机构安装有导电块(43),所述导电块(43)与导电环(40)连接时通电线(41)为通电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采用微电粉的污水无臭处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由固定块(44)、连接槽(45)、连接杆(46)以及拉簧(47)组成,所述固定块(44)固定安装在安装块(42)的侧壁上,所述连接槽(45)开设在固定块(44)上,所述连接杆(46)滑动连接在连接槽(45)内,且连接杆(46)的另一端与导电块(43)固定连接,所述拉簧(47)安装在连接槽(45)与连接杆(46)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微电粉的污水无臭处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堰(3)上端与净化腔(2)顶壁分离,所述挡板(4)下端与净化腔(2)底壁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微电粉的污水无臭处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柱(18)由安装柱与多个搅拌叶组成,多个所述搅拌叶均固定安装在安装柱的侧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采用微电粉的污水无臭处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主转杆(16)下方的多个搅拌叶与位于副转杆(17)下方的所述搅拌叶均为上下交错设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微电粉的污水无臭处理一体化设备,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除臭稳定性差、难以根治以及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用微电粉的污水无臭处理一体化设备,包括:

净化池,所述净化池内开设有净化腔,所述净化腔的右侧底壁上开设有磁混凝池,所述净化腔内固定安装有挡板以及两个溢流堰,且两个溢流堰分别位于挡板左右两侧,所述净化腔内从左至右依次分为预接触池、初步絮凝池、絮凝池以及混凝沉淀池;

搅拌部,所述搅拌部包括两个搅拌机构,两个所述搅拌机构均包括转动连接在净化池上的主转杆,两个所述搅拌机构分别位于预接触池、初步絮凝池内,所述搅拌机构用于对污水和微电粉进行搅拌处理;

絮凝部,所述絮凝部包括转动连接在净化池上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位于絮凝池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絮凝筒;

净水部,所述净水部包括固定安装在混凝沉淀池内的磁混凝装置,所述磁混凝装置用于对处理后的水进行过滤,所述磁混凝装置的右侧壁连通有多个连通管,所述净化池的右侧壁固定安装有集水槽,且集水槽与多个连通管的另一端均互通,所述净化池上开设有多个通孔,且每个通孔分别与对应的连通管相配合,所述集水槽的前端连通有排水管;

微电粉回流部,所述微电粉回流部包括连通在净化池上的添加器,所述添加器的上端连通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连通有回流泵,所述回流泵的另一端连通有抽取管,且抽取管底部位于磁混凝池内;

磁泥分离部,所述磁泥分离部包括连通在添加器上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连通有分离筒,所述分离筒底部连通有导向管,且导向管的另一端与预接触池连通,所述分离筒远离连接管的一端连通有排放管;

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包括固定安装在净化池上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驱动杆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座上固定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与驱动杆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与两个主转杆之间安装有链传动机构二。

进一步的,所述预接触池以及初步絮凝池内均转动连接有两个副转杆,且每个副转杆均与净化池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主转杆与每两个前后位置相对应的副转杆之间均安装有链传动机构一,两个所述主转杆与每个副转杆下端均固定安装有搅拌柱。

进一步的,所述添加器上开设有投放口,所述添加器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凹槽,且安装凹槽上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且驱动轴位于添加器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导向叶片。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筒上开设有转孔,且转孔内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位于分离筒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轴,且固定轴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分离叶片,所述固定轴与驱动轴远离驱动马达的一端之间安装有带传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筒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内固定安装有电磁环,所述电磁环位于排放管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筒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导电环,所述导电环与电磁环之间连接有通电线,所述连接轴远离带传动机构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块,且安装块上通过连接机构安装有导电块,所述导电块与导电环连接时通电线为通电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由固定块、连接槽、连接杆以及拉簧组成,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在安装块的侧壁上,所述连接槽开设在固定块上,所述连接杆滑动连接在连接槽内,且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导电块固定连接,所述拉簧安装在连接槽与连接杆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溢流堰上端与净化腔顶壁分离,所述挡板下端与净化池底腔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柱由安装柱与多个搅拌叶组成,多个所述搅拌叶均固定安装在安装柱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位于所述主转杆下方的多个搅拌叶与位于副转杆下方的所述搅拌叶均为上下交错设置。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优点在于:

1:对污水进行处理时,利用微电粉优异的物理吸附性能快速与污水中的恶臭和刺激性气体组分结合,从源头上避免了上述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并且微电粉在电化作用下可与污水中的恶臭和刺激性气体组分剧烈发生电化学反应,将其电解、转化为无臭组分,显著提升污水可生化性、促进脱氮除磷;同时微电粉在集成装备中大多以悬浮态存在,相比传统内电解填料大量节省了投加用量。

2:对污水进行处理时,通过回流泵与驱动马达的运行,可对沉淀的微电粉与其吸附的絮体进行抽取,并利用导向叶片的转动完成对二者的初步分离,此时分离出的微电粉可直接从添加器底部进入净化腔继续参与对污水的处理,可实现对微电粉的循环利用。

3:对污水进行处理时,在驱动马达运行的同时可带动固定轴转动,此时电磁环通电对添加器中未分离出的微电粉进行吸附实现二次分离,并且此部分分离的微电粉也可直接进入净化腔中继续使用,进一步提高了对微电粉的循环利用效果,另外剩余的未分离的微电粉与絮体则可从排放管排出运输至再生车间,实现回收再生。

4:对污水进行处理时,驱动马达停止运行时,可通过连接机构的设计让导电片与导电环分离,此时电磁环自动断电,位于分离筒中的被分离出的微电粉即可通过导向管顺利进入净化腔中。

5:对污水进行处理时,通过电机的运行可同时带动絮凝筒与多个搅拌柱转动,从而对污水与微电粉的混合提供驱动力,保证了微电粉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微电粉的使用可快速与污水中的恶臭和刺激性气体组分结合,从源头上避免了上述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并且在电化作用下可将污水中的恶臭和刺激性气体组分电解、转化为无臭组分,显著提升污水可生化性、促进脱氮除磷;另外相比传统内电解填料大量节省了投加用量;最后可在处理过程中同步实现对微电粉的循环利用以及分离回收,有效提高了该设备的可持续使用性。

(发明人:崔贺;朱南文;许丽华;张桂林;包卫彬;沈雁文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