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09.08
申请日:2023.08.01
分类号:C02F3/28(2023.01)I;B01J2/20(2006.01)I;C02F101/30(2006.01)N;C02F101/16(2006.01)N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脱氮反应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下方设置进料口,所述罐体底部固连脉冲布水管组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罐体下方设置微生物填料床层;所述罐体上端设置有三相分离器;所述罐体顶端设置出料口和出气口;所述罐体内设置有颗粒化机构;所述颗粒化机构用于收集悬浮污泥,并将悬浮污泥转变为颗粒污泥;本发明通过挤压框和挤压塞将悬浮污泥和水分离,当挤压框内的污泥达到一定量时,将污泥推动挤压模具内,并从挤压模具的挤出口内挤出,切割刀片将挤出的污泥切成块,从而将悬浮污泥转变成颗粒污泥,从而提升本发明内颗粒污泥的含量,以提高本发明水处理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效脱氮反应器,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下方设置进料口(11),所述罐体(1)底部固连脉冲布水管组(12)与所述进料口(11)连通;所述罐体(1)下方设置微生物填料床层(13);所述罐体(1)上端设置有三相分离器(14),用于分离净化后的废水、净化时产生的气体和固体污泥;所述罐体(1)顶端设置出料口(15)和出气口(16);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设置有颗粒化机构;所述颗粒化机构用于收集悬浮污泥,并将悬浮污泥转变为颗粒污泥;所述颗粒化机构包括箱体(21)、挤压框(22)、挤压塞(23)、挤压模具(24)和挤压块(25);所述箱体(21)固连在所述罐体(1)上;所述挤压框(22)固连在所述箱体(21)内,所述挤压框(22)底固连有过滤网(26),所述挤压框(22)下端固连有一号管道(27);所述箱体(21)内固连有提纯电动推杆(28);所述提纯电动推杆(28)的输出端与所述挤压塞(23)固连;所述挤压塞(23)滑动连接在所述挤压框(22)内;所述挤压模具(24)固连在所述箱体(21)内,所述挤压模具(24)下端设置有挤出口(29);所述箱体(21)内固连有挤压电动推杆(3);所述挤压块(25)与所述挤压电动推杆(3)的输出端固连;所述箱体(21)上固连有滑动条(31),所述箱体(21)上固连有切割电动推杆(32);两个所述滑动条(31)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杆(33);两个所述滑动杆(33)之间均匀地固连有切割刀片(34);所述切割电动推杆(32)的输出端与所述滑动杆(33)固连;所述箱体(21)内固连有水泵(4);所述水泵(4)的输出端与所述挤压框(22)通过连接管相连通,所述水泵(4)的输入端伸入罐体(1)内;所述连接管上固连有电磁阀(41);所述挤压框(22)的侧壁上开设有密封槽(5);所述密封槽(5)内铰接有密封块(51);所述挤压框(22)外侧固连有密封电动推杆(52);所述密封电动推杆(52)的输出端与所述密封块(51)转动连接;所述挤压框(22)侧壁滑动连接有推出块(53);所述箱体(21)上固连有推出电动推杆(54);所述推出电动推杆(54)的输出端与所述推出块(53)固连;所述箱体(21)底部固连有下模板(6)和支撑块(61);所述支撑块(61)位于所述下模板(6)两侧,两个所述支撑块(61)之间滑动连接有上模板(62);所述下模板(6)和所述上模板(62)相互靠近的端面上间隔均匀地固连有隔条(63);所述上模板(62)和所述下模板(6)对齐后所述隔条(63)的内壁形成圆形;所述箱体(21)底部固连有往复电动推杆(64);所述往复电动推杆(64)的输出端与所述上模板(62)固连;所述下模板(6)位于所述挤出口(29)下方;所述上模板(62)和所述下模板(6)上固连有引导板(65);所述引导板(65)与所述隔条(63)的端部固连,所述引导板(65)之间的间距远离所述隔条(63)的一侧大于靠近隔条(63)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脱氮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塞(23)内固连有土壤湿度传感器(6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脱氮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塞(23)上开设有安装槽(7);所述安装槽(7)内滑动连接有移动管(71);所述安装槽(7)内固连卡合电动推杆(73);所述卡合电动推杆(73)的输出端与所述移动管(71)固连;所述移动管(71)上固连有支撑板(77);所述支撑板(77)上设置有孔洞(78);所述移动管(71)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杆(79);所述安装槽(7)内设有转动电机(8);所述转动电机(8)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杆(79)固连;所述转动杆(79)上固连有封堵板(81);所述封堵板(81)位于所述支撑板(77)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脱氮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管(71)上端固连有拉力弹簧(82);所述安装槽(7)上端固连有拉力传感器(83);所述拉力弹簧(82)与所述拉力传感器(83)固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脱氮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7)内滑动连接有固定块(84);所述转动电机(8)固连在所述固定块(8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脱氮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塞(23)下侧固连有阻挡板;所述阻挡板上设有圆形槽;所述移动管(71)插入所述圆形槽内;所述阻挡板下端贯穿所述挤压框(22)且与所述挤压框(22)之间滑动连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脱氮反应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脱氮反应器,包括:
罐体;所述罐体下方设置进料口,所述罐体底部固连脉冲布水管组与所述进料口连通;
所述罐体下方设置微生物填料床层;
所述罐体上端设置有三相分离器,用于分离净化后的废水、净化时产生的气体和固体污泥;
所述罐体顶端设置出料口和出气口;
所述罐体内设置有颗粒化机构;所述颗粒化机构用于收集悬浮污泥,并将悬浮污泥转变为颗粒污泥。
优选的,所述颗粒化机构包括箱体、挤压框、挤压塞、挤压模具和挤压块;所述箱体固连在所述罐体上;所述挤压框固连在所述箱体内,所述挤压框底固连有过滤网,所述挤压框下端固连有一号管道;所述箱体内固连有提纯电动推杆;所述提纯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所述挤压塞固连;所述挤压塞滑动连接在所述挤压框内;
所述挤压模具固连在所述箱体内,所述挤压模具下端设置有挤出口;所述箱体内固连有挤压电动推杆;所述挤压块与所述挤压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连;所述箱体上固连有滑动条,所述箱体上固连有切割电动推杆;两个所述滑动条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杆;两个所述滑动杆之间均匀地固连有切割刀片;所述切割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所述滑动杆固连;
所述箱体内固连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挤压框通过连接管相连通,所述水泵的输入端伸入罐体内;所述连接管上固连有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挤压框的侧壁上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铰接有密封块;所述挤压框外侧固连有密封电动推杆;所述密封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所述密封块转动连接;所述挤压框侧壁滑动连接有推出块;所述箱体上固连有推出电动推杆;所述推出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所述推出块固连。
通过挤压框和挤压塞将悬浮污泥和水分离,当挤压框内的污泥达到一定量时,将污泥推动挤压模具内,并从挤压模具的挤出口内挤出,切割刀片将挤出的污泥切成块,从而将悬浮污泥转变成颗粒污泥,从而提升本发明内颗粒污泥的含量,以提高本发明水处理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固连有下模板和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位于所述下模板两侧,两个所述支撑块之间滑动连接有上模板;所述下模板和所述上模板相互靠近的端面上间隔均匀地固连有隔条;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对齐后所述隔板的内壁形成圆形;所述箱体底部固连有往复电动推杆;所述往复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所述上模板固连;所述下模板位于所述挤出口下方。
优选的,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上固连有引导板;所述引导板与所述隔条的端部固连,所述引导板之间的间距远离所述隔条的一侧大于靠近隔条的一侧。
通过上模板和下模板将切下的污泥团进行搓动,从而颗粒污泥搓成团,从而增加颗粒污泥的紧实度和团结度,不易松散,防止出现刚成型的颗粒污泥在进入罐体内后,在水流的冲击下而松散开的情况,提升了本发明的使用效果。
优选的,所述挤压塞内固连有土壤湿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挤压塞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滑动连接有移动管;所述安装槽内固连卡合电动推杆;所述卡合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所述移动管固连;所述移动管上固连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孔洞;所述移动管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安装槽内设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杆固连;所述转动杆上固连有封堵板;所述封堵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下方。
优选的,所述移动管上端固连有拉力弹簧;所述安装槽上端固连有拉力传感器;所述拉力弹簧与所述拉力传感器固连。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内滑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转动电机固连在所述固定块上。
优选的,所述挤压塞下侧固连有阻挡板;所述阻挡板上设有圆形槽;所述移动管插入所述圆形槽内;所述阻挡板下端贯穿所述挤压框且与所述挤压框之间滑动连接。
通过支撑板在挤压框内挤压一次污泥后,将污泥抬起,挤压框内再次进入处理后的水和污泥后,上一次的污泥位于上方,而不是与过滤网接触,影响将水挤出的效果,在将后进入挤压框内的水和污泥挤成泥浆状后,支撑板再向下移动,泥浆从支撑板上的孔洞被挤至支撑板上方,挤压塞再次进行挤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挤压框和挤压塞将悬浮污泥和水分离,当挤压框内的污泥达到一定量时,将污泥推动挤压模具内,并从挤压模具的挤出口内挤出,切割刀片将挤出的污泥切成块,从而将悬浮污泥转变成颗粒污泥,从而提升本发明内颗粒污泥的含量,以提高本发明水处理的效果。
2.本发明通过上模板和下模板将切下的污泥团进行搓动,从而颗粒污泥搓成团,从而增加颗粒污泥的紧实度和团结度,不易松散,防止出现刚成型的颗粒污泥在进入罐体内后,在水流的冲击下而松散开的情况,提升了本发明的使用效果。
3.本发明通过支撑板在挤压框内挤压一次污泥后,将污泥抬起,挤压框内再次进入处理后的水和污泥后,上一次的污泥位于上方,而不是与过滤网接触,影响将水挤出的效果,在将后进入挤压框内的水和污泥挤成泥浆状后,支撑板再向下移动,泥浆从支撑板上的孔洞被挤至支撑板上方,挤压塞再次进行挤压。
(发明人:易鑫荣;陈德星;张兵;陆军;徐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