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污水处理技术 >> 正文

污泥调理/板框压滤深度脱水技术

发布时间:2025-7-20 8:05:24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1、工程概况

杭州市七格污水处理厂承担着杭州主城区90%以上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任务,污水处理总规模达150×104m3/d,共分四期建设。一期工程于20037月投入运行,设计处理规模为40×104m3/d;二期工程于20059月投入运行,设计处理规模为20×104m3/d;三期工程于20125月投入运行,设计处理规模为60×104m3/d;四期工程于20199月投入运行,设计处理规模为30×104m3/d。污水处理采用AAO工艺,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处理后出水排入钱塘江。

2018年,七格污水处理厂一、二期的污泥产量为600t/d(含水率为80%),污泥处理采用带式压滤脱水或离心脱水至含水率80%左右,再通过污泥调理和板框压滤深度脱水至含水率50%以下,后外运焚烧处置;七格污水处理厂三期的污泥产量为600t/d(含水率为80%),污泥处理采用离心脱水至含水率80%左右,后外运焚烧处置。

随着七格污水处理厂四期的投运,污泥产量进一步增加,达到1600t/d(含水率为80%),污泥处理能力存在较大缺口,其运输和处置成本也随之上升。为系统解决七格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问题,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在污水厂内新建“杭州市七格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提升工程”,设计污泥处理规模为1600t/d(含水率为80%),将污泥深度脱水至含水率50%以下,后外运焚烧处置。该工程于20187月开工建设,201912月投入运行。

2、设计泥质及工艺流程

2.1 设计泥质

设计进泥量1600t/d(含水率为80%),绝干污泥量320t/d;脱水后出泥量640t/d,污泥含水率50%以下。设计进泥量及进、出泥含水率见表1

1.jpg

2.2 污泥处理工艺及流程

采用化学调理/板框压滤的方式进行污泥深度脱水,主要包括污泥接收、污泥调理,最后对污泥进行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采用化学除臭与生物除臭滤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臭气处理,并配合离子送新风的空间预防除臭工艺。

七格污水处理厂一、二期脱水机房产生的含水率80%污泥首先贮存于一、二期的4座污泥仓内,通过螺杆泵送至A区污泥处理车间,加入转化剂、助滤剂、改性剂、稳定剂等调理药剂,混合均匀后泵送至调理污泥储仓,再泵送至板框压滤机进行深度脱水至含水率50%以下。

七格污水处理厂四期含水率99.2%的活性污泥通过管道泵送至B区污泥处理车间,浓缩至含水率95%左右后,与三期脱水机房产生的含水率80%污泥在B区污泥处理车间混合,加入转化剂、助滤剂、改性剂、稳定剂等调理药剂,混合均匀后先泵送至调理污泥储仓,再泵送至板框压滤机进行深度脱水至含水率50%以下。

AB两区的污泥深度脱水工艺流程见图1

2.jpg

3、主要建(构)筑物及设计参数

该工程的主要工艺建(构)筑物包括AB两区的污泥处理车间。A区污泥处理车间包括污泥接收系统、污泥调理系统、污泥脱水系统、干污泥输送系统、除臭系统,构筑物尺寸为22.0m×120.6m×19.0m,接收一、二期含水率80%的污泥,对污泥进行调理、深度脱水,储存脱水后含水率50%以下的污泥,并装车以便运至最终处置场所。

B区污泥处理车间包括应急污泥接收系统、三期和四期污泥接收系统、污泥调理系统、污泥脱水系统、药剂系统、干污泥输送系统、除臭系统,构筑物尺寸为65.0m×63.2m×18.5m,正常工况接收七格污水处理厂三期含水率80%的污泥、四期含水率99.2%的污泥,应急工况下也可接收由厂外汽车运输而来的含水率80%的污泥,对污泥进行调理、深度脱水,储存脱水后含水率50%以下的污泥,并装车以便运至最终处置场所。AB两区的污泥处理车间平面布置见图2

3.jpg

3.1 污泥接收系统

A区污泥处理车间设污泥接收釜2台,单台尺寸为Ø2800mm×3500mm,搅拌机功率22kW;污泥接收泵4台(22备),单台Q=25m3/hH=600kPaN=22kW

B区污泥处理车间设应急污泥接收池2座,单座尺寸为5500mm×4000mm×2500mm;应急污泥泵4台(22备),单台Q=65m3/hH=250kPaN=7.5kW;污泥接收釜2台,单台尺寸为Ø3000mm×4000mm,搅拌机功率15kW;污泥输送泵4台(22备),单台Q=45m3/hH=350kPaN=11kW

B区污泥处理车间设污泥浓缩罐4台,单台尺寸为Ø6000mm×8000mm,搅拌机功率22kW;浓缩污泥泵6台(33备),单台Q=80m3/hH=300kPaN=18.5kW

3.2 污泥调理系统

调理的作用主要是对污泥颗粒表面的有机物进行改性,降低污泥的水分结合容量,同时提高污泥的可压缩性能,使污泥满足高压力脱水过程的要求。

A区污泥处理车间设污泥转化调理釜2台,单台尺寸为Ø2800mm×4500mm,搅拌机功率22kW;转化污泥泵4台(22备),单台Q=45m3/hH=350kPaN=11kW;污泥改性调理釜3台,单台尺寸为Ø3200mm×4500mm,搅拌机功率22kW;改性污泥泵3台,单台Q=45m3/hH=350kPaN=11kW;污泥稳定调理釜3台,单台尺寸为Ø3200mm×4500mm,搅拌机功率22kW;稳定污泥泵3台,单台Q=45m3/hH=350kPaN=11kW;调理污泥储罐3台,单台尺寸为Ø3800mm×4500mm,搅拌机功率22kW。分别加入转化剂、改性剂、稳定剂等调理药剂,对污泥进行三次调理。

B区污泥处理车间设污泥转化调理釜3台,单台尺寸为Ø3200mm×4500mm,搅拌机功率22kW;转化污泥泵3台,单台Q=45m3/hH=350kPaN=11kW;污泥改性调理釜3台,单台尺寸为Ø3200mm×4500mm,搅拌机功率22kW;改性污泥泵3台,单台Q=45m3/hH=350kPaN=11kW;污泥稳定调理釜4台,单台尺寸为Ø3600mm×4500mm,搅拌机功率22kW;稳定污泥泵4台,单台Q=60m3/hH=500kPaN=22kW;调理污泥储罐4台,单台尺寸为Ø3800mm×4500mm,搅拌机功率22kW。分别加入转化剂、改性剂、稳定剂等调理药剂,对污泥进行三次调理。

3.3 污泥脱水系统

AB两区的污泥处理车间分别设板框压滤机1014台,单台滤板尺寸为1500mm×1500mm,过滤面积500m2,功率15kW;压滤机进泥泵各8台,单台Q=70m3/hH=750kPaN=22kW;高压水泵分别为4台(22备)、6台(33备),单台Q=20m3/hH=1800kPaN=15kW;压榨水箱各1个,V=45m3;滤布清洗机分别为23台,功率11kW。两区均可将调理后的污泥深度脱水至含水率50%以下。

3.4 干污泥输送系统

A区污泥处理车间设干污泥输送机10台,单台尺寸为13000mm×800mm,输送能力20t/h,功率7.5kW;总干污泥输送机2台,单台尺寸为45000mm×800mm,输送能力40t/h,功率7.5kW

B区污泥处理车间设干污泥输送机14台,单台尺寸为18000mm×800mm,输送能力20t/h,功率7.5kW;总干污泥输送机1台,单台尺寸为13000mm×800mm,输送能力40t/h,功率7.5kW。两区分别将每台板框压滤机处理后的干污泥送至总干污泥输送机上,后运输到干泥库中。

3.5 药剂系统

B区污泥处理车间设药剂A原料储罐2台,单台尺寸为Ø4200mm×113000mm;管式螺旋输送器2台,电机功率4kW;药剂A配制釜Ⅰ共2台,单台尺寸为Ø2800mm×3000mm,搅拌机功率15kW;药剂A配制釜Ⅱ共2台,单台尺寸为Ø3000mm×4200mm,搅拌机功率15kW;药剂A输送泵4台,单台Q=40m3/hH=200kPaN=7.5kW

设药剂B原料储罐4台,单台尺寸为Ø4000mm×6000mm;药剂B-1输送泵4台(22备),单台Q=50m3/hH=320kPaN=7.5kW;药剂B-2输送泵4台(22备),单台Q=40m3/hH=200kPaN=7.5kW

设药剂C原料储罐2台,单台尺寸为Ø4600mm×8000mm;药剂C输送泵2台,单台Q=25m3/hH=320kPaN=7.5kW

3.6 除臭系统

该工程采用一级化学洗涤+二级生物处理的组合式臭气处理工艺,同时增加了离子送新风的主动预防除臭工艺。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臭气经管道收集后进入化学除臭塔,尾气进入生物除臭滤池,处理后排出;同时在人员经常出入的车间场所送入离子新风,从源头处降低臭气浓度,提高工作环境的舒适性。

A区污泥处理车间设化学除臭系统9座,总处理风量56000m3/h,配套化学吸收塔、离心风机、药剂循环泵;单台风机风量7000m3/h,单台淋洗风机风量28000m3/h;单台药剂循环泵Q=45m3/hH=280kPaN=5.5kW。设生物除臭设备2座,总处理风量56000m3/h,单台风机风量25000m3/h、风压3200Pa、功率60kW。设离子除臭设备2台,单台送风风机风量30000m3/h、风压3000Pa、功率37kW,离子发生器功率2kW

B区污泥处理车间设化学除臭系统10座,总处理风量80000m3/h,配套化学吸收塔、离心风机、药剂循环泵;单台风机风量9000m3/h,单台淋洗风机风量40000m3/h;单台药剂循环泵Q=45m3/hH=280kPaN=5.5kW。设生物除臭设备2座,总处理风量80000m3/h,单台风机风量40000m3/h、风压3200Pa、功率75kW。设离子除臭设备3台,单台送风风机风量40000m3/h、风压3000Pa、功率45kW,离子发生器功率2kW

采取各种除臭措施后,排气筒处的废气排放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厂界处的废气排放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二级标准。

4、工程特色及亮点

①节约用地。该工程利用七格污水处理厂内闲置用地改造建设污泥处理项目,灵活布置污泥接收、调理、脱水、干泥库房等设施,总占地面积8500m2,单位污泥建设用地约5.31m2/t,与其他污泥处理技术相比,大幅节约建设用地。

②节省投资。该工程设计污泥处理规模为1600t/d(含水率为80%),投资约2.69亿元,单位污泥建设投资约16.81万元/t。相较于单位投资约30~40万元/t(含水率为80%)的其他污泥干化工艺,该工程可节省投资40%~60%

③浓缩污泥直接脱水。七格污水处理厂四期含水率99.2%的污泥通过泵与管道直接输送至污泥接收系统,实现浓缩污泥一次脱水至含水率50%以下,省却了离心脱水机的投资与运行成本。

④常温低压脱水。该工程污泥深度脱水技术可以在常温低压(<0.6MPa)条件下,将每吨含水率80%湿污泥中的水分离75%以上,脱水干泥含水率降至50%以下,即1t含水率80%污泥可减量至500kg以下,从而实现污泥的大幅减量化。

⑤降低污泥处理处置成本。工程实施前,将离心脱水后含水率80%的污泥外运焚烧处置,总成本约348/t;工程实施后,将深度脱水后含水率50%的污泥外运焚烧处置,总成本约316.2/t,污泥处理处置总成本降低9.14%,同时污泥的深度脱水和大幅减量有效减轻了污泥运输压力,有利于污泥协同焚烧。

5、运行情况

七格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提升工程自建成投运以来,运行情况良好,实际污泥处理量可达1350t/d(含水率为80%),一~三期进泥含水率为80.59%~86.38%,四期进泥含水率为96.43%~99.26%;脱水后平均出泥量为670t/d,出泥含水率为45.10%~49.50%;排气筒处和厂界处的废气排放浓度均优于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厂实际进、出污泥理化性质见表2

4.jpg

深度脱水后污泥的平均含水率为47.17%,总镉、总汞、总铅、总铬、总砷、总铜、总锌、总镍、矿物油、挥发酚含量分别为6.581.2936.7663.3311.8472.94282.9420.667871.36mg/kg,各项指标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泥质》(GB24188200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单独焚烧用泥质》(GB/T246022009)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制砖用泥质》(GB/T250312010)的要求,可采用焚烧、建材利用等处置方式,实现污泥的无害化与资源化。

经监测,排气筒处臭气浓度为63,硫化氢浓度<6.45×10-3mg/m3,氨浓度为0.447mg/m3,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厂界处臭气浓度<10,硫化氢浓度<1.58×10-3mg/m3,氨浓度为0.027mg/m3,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二级标准。

6、结语

①该工程采用化学调理/板框压滤的方式将污泥深度脱水至含水率50%以下,含水率80%的污泥可减量50%以上,脱水后污泥可通过焚烧、建材利用等处置方式,有效实现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

②该工程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条件,合理规划功能布局,分块建设6001000t/d(含水率为80%)的污泥深度脱水设施,与其他污泥处理技术相比,大幅节约建设用地。

③该工程位于七格污水处理厂内,污泥脱水过程产生的废水可直接排入污水处理厂进水管道,通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无需单独设置污水处理装置。

④该工程所有设备均采用全封闭设计、负压运行,对集中收集的臭气进行一级化学洗涤+二级生物处理,并增加离子送新风的空间预防除臭工艺,有效控制了臭气排放,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来源:杭州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相关推荐
技术工艺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