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嘉兴市南湖区2013年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3-10-24 10:53:5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2013 年是水环境整治工作的攻坚之年,我们将按照区委八届五次全会和区八届二次人代会精神,深入推进以 “ 河长制 ” 为龙头的 “ 12345” 行动计划,实现水环境稳步趋好。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2013 年出境断面水质全面优于 2012 年,确保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合格,实现水环境整体逐步好转。

(二)具体目标

—— 断面水质考核合格

5 个出境断面的高锰酸盐、氨氮、总磷三大指标平均浓度比 2012 年下降(分别低于 7.51mg/L 、 3.80mg/L 、 0.379mg/L );劣 V 类水体下降 24.2% (劣 V 类水体控制在 48.4% 以内)。

2013 年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目标(单位: mg/L )

断面名称

高锰酸盐

氨氮

总磷

责任主体

基本

目标

力争

目标

基本

目标

力争

目标

基本

目标

力争

目标

柏树桥

9.20

9.01

6.40

5.40

0.330

0.305

大桥镇

白马水泥厂

8.50

8.25

6.00

5.11

0.680

0.627

新丰镇

七星

6.50

6.31

2.10

1.80

0.270

0.250

七星镇

杨庙大桥

6.60

6.45

2.00

1.70

0.300

0.282

七星镇

尤甪村

6.60

6.45

2.30

1.99

0.300

0.282

余新镇

凤桥镇

—— “河长制”强化落实

健全“河长制”责任体系,强化目标考核,实施“河长”保证金制度。河长(河长单位)全面履职,定期开展巡查,全年不少于 12 次。细化河道综合整治方案,指导、协调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 农业生态持续改善

有效运行“三废”收集服务平台,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建成使用,完成沼液入网 55 万吨,猪粪收集 35 万吨,生产有机肥 7 万吨,推广有机肥 2.3 万吨。拆除禁养区违章猪舍 65 万平方米以上,生猪存栏数压缩到 38 万头以内。深化畜禽养殖“一户一方案”,减少使用农药、化肥。全面落实农村环境卫生“四位一体”长效保洁机制。

—— 河道整治扎实推进

完善河道保洁机制,完成河道清淤 142 公里 ,河道保洁稳定在 1270 公里 ,保洁质量明显提高。实施王庙塘、伍子塘等中小河流整治工程。推进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工程。

—— 管网工程加快建设

建设城镇三期污水管网 34.27 公里 。 5 个镇完成污水支管网建设 17 公里 ,推进小区支管网建设 14.15 公里 ,雨污分流管网改造 17.7 公里 。全面推进 50 吨以下中小企业污水入网工程。新增生活废水收集 73 万吨,城镇污水处理率达 60% 。

—— 工业污染深入治理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力抓好电镀、化工、印染、制革、造纸等五大行业减排,关闭淘汰企业 13 家、改造提升 44 家。强化环境执法监管,加大水质监测和预警力度。

二、主要内容

(一)围绕“河长制”抓深化

1 .健全目标责任体系。 “河长”要担任好河道“监护人”,定期开展巡查,指导、协调治水工作,监护其水质持续改善;“河长单位”要协助“河长”督促属地单位抓好“一河一策”的组织落实;“分河长”要承担属地责任,具体实施各项治理措施,形成区级引领治水,镇级带头治水,村级带领群众治水的工作格局。

2 .深化“河长制”管理。 “河长”、“河长单位”要围绕水系对污染源进行深入调查,全面掌握情况。细化河道综合整治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分步治理措施,点上要分类分期加强排污口封堵,线上要加强工程建设,面上要做好岸上环境整治,实现精细化治理。实行项目化治水,做到“三定”(定具体项目、实施时间、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对重点项目和工程给予财政补助。动态管理治水档案,及时更新水环境综合整治电子管理系统。

3 .完善考核奖惩机制。 以水质改善为目标,实行“双考核”,即以“河长”为对象的“河长制”考核和以镇(街道)为对象的主要河流水质考核,动态通报考核结果,将属地管理制、主管部门责任制和“河长制”有机结合,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实施“河长”保证金制度,每位“河长”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参照市政府规定),实行月度、年度考核机制。

(二)围绕畜禽养殖抓整治

1 .有效运作“三废”收集公共服务平台。 依托各镇“三废”处理公司,扎实推动“三废”收集有偿服务,构建完善的病死猪、猪粪收集处理体系和沼液转运、利用与外调运作模式,实现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保持在 97% 以上,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全覆盖,沼液入网处理 55 万吨,沼液还田 20 万吨。加大有机肥产业的扶持力度,提升有机肥生产能力,全年收集猪粪 35 万吨,生产有机肥 7 万吨,推广有机肥 2.3 万吨。

2 .实施病死动物湿化法无害化处理。 建成病死动物湿化法无害化集中处理中心并投入运行,运营纳入“三废”处理公司,采取集中收集处理模式,年可处理病死动物 5800 余吨。严格病死畜禽管理措施,监管流向,禁止病死畜禽随意丢弃等行为。

3 .推动生猪产业减量提质转型发展。 严格执行禁、限养区政策,分年分步实施猪舍专项清理。 2013 年依法限期拆除禁养区违章猪舍 65 万平方米以上,全区生猪存栏数压缩到 38 万头以内。调整优化生猪养殖布局,探索推进公共牧业小区建设。严格执行“过路猪”备案制度。继续深化“一户一方案”,开展以地埋式管网建设、干粪收集、设施改造维修为重点的养殖污染整治。

(三)围绕清淤保洁抓提升

1 .加大环境长效保洁。 进一步完善区、镇、村三级河道分类保洁机制,确保每个行政村至少配备 2 艘专业保洁船,区级河道投入专业保洁船 5 艘,保洁长度 1270 公里,保洁质量明显提高。全面落实农村环境卫生“四位一体”长效保洁机制,集中开展清洁美化河岸等河道清洁行动。

2 .加大河道清淤力度。 加强河道轮疏步伐,对断头浜、小河小浜和大河支流的重点污染区域加密疏浚周期。改进清淤方式,尽可能采取绞吸式、泥浆泵等方式,全年完成河道清淤 142 公里,清淤土方 71.7 万方。

3 .加大河道综合整治。 推进王庙塘、伍子塘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治理长度 17.94 公里,新建堤防 26.16 公里,疏浚 18.6 万土方。此外,实施余新、大桥 2 个河道综合整治和陈良圩区建设工程。

(四)围绕截污纳管抓建设

1 .加快污水管网三期项目建设。 按照《南湖区污水管网建设规划》, 2013 年 6 月底完成 2012 年的续建工程,建设污水管网 24 公里 、泵站 9 座; 2013 年新开工建设污水管网 10.27 公里 、新建泵站 3 座,年底前完成三期项目总工程量的 75% 。

2 .加快推进污水支管网建设。 5 个镇要完成镇区 17 公里的污水支管网建设计划。同时,加快推进 14.15 公里的小区支管网,共接入 4 个集镇、 15 个小区,涉及入网居民 3390 户,入网企业 82 家。对出境断面有影响的集镇、小区优先入网,或沿河建立污水集中收集存放点。

3 .加快推进污水入网工作。 全面开展 50 吨以下中小企业入网工程,对各镇(街道)、各工业园区的未入网企业进行全面排摸,限期入网。有生产废水的,必须连同生活污水一并入网;无生产废水的,目前处于污水管网覆盖范围内或处于“十二五”污水管网范围内的生活污水企业必须入网,未在管网规划范围内的企业应限期搬迁至管网覆盖区域,实现纳管达标排放。改造雨污分流管网 17.7 公里,其中镇级 雨污分流改造 7.7 公里, 市区老住宅区 雨污分流 改造 10 公里 。 2013 年比 2012 年新增生活污水收集 2000 吨 / 天,即 73 万吨,城镇污水处理率达 60% 。

(五)围绕工业污染抓减排

1 .深化重点行业整治。 结合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实施一批“两退两进”项目。全力抓好电镀、化工、印染、制革、造纸等行业的环境监管和污染整治。分阶段组织开展地毯式执法检查,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逐户梳理环境问题,坚决淘汰提升治理无望的企业和生产线,实现重点行业污染状况有效改善。全年关闭淘汰企业 13 家、整治提升 44 家。

2 .强化源头控制。 提高新批项目准入门槛,对无法达到污水入网条件的新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停止审批增加 CODMn 、氨氮、总磷排放的建设项目。完善重点行业、支柱产业转型升级规划。

(六)围绕水体提质抓监管

1 .强化环保执法。 将 4 个区级长效监管督查组和 3 个区级环保联动执法组的常态执法与公安、环保、水利、农经、安监、城管、工商等多部门联合执法有效结合,严厉打击各类偷排漏排、拒不入网、随意倾倒固体废物等环境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采取限产停产、限期整改、追究当事人行政、刑事责任等措施,震慑违法行为。

2 .强化体系建设。 强化对出入境水域、主干河道及规模养殖场、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水体质量的监测,加大监测范围和频次,剖析每条河流污染成因,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建立交接断面水环境质量月度监测、“河长制”河道半月度监测结果通报和点评制度,对责任单位进行分级预警。

(七)围绕科学治水抓探索

1 .试点“换水活水”工程。 把水环境综合整治与平湖塘延伸拓竣工程和扩大杭嘉湖南排工程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流域水环境质量的改善。统筹规划、科学推进小河支流、断头浜整治,打通水系微循环,促进水体流动。以镇(街道)为单元,调整优化河网布局,提高河道通畅水平。

2 .加大河道生态修复。 结合“四边三化”行动,扎实推进河道绿化,全年完成河道绿化 43.26 公里。对严重影响交接断面水质考核的河道,种植水生植物、建设生态护坡、开展微生物技术修复等人工强化手段,加快恢复其自净能力。

3 .研究多元化治污模式。 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快研究和引进先进适用技术,探索多渠道、多方式的科技治理模式,在新丰、凤桥等重点镇进行试点,促进污染源头削减、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河道生态修复为重点,推广农牧结合、生态循环的养殖模式。

(八)围绕全民治水抓氛围

1 .加强宣传引导。 加强媒体宣传力度,增强水环境综治整治新闻报道的丰富性,在嘉兴日报开设生态文明专栏。定期编辑《南湖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简报》,及时更新“南湖治水网”,在各镇制作标识、标语,营造全区上下联动、部门相互配合、群众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2 .健全公众监督。 发挥水环境志愿者和监督员作用,各镇组建水环境治理宣讲队、护河队、巡河队,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水环境保护。健全违法排污曝光举报机制,通过媒体对违法排污行为予以曝光。开通治水热线,畅通群众监督渠道,收集社情民意,及时释疑解惑。(南湖区人民政府)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