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7.28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IPC分类号C02F1/44; C02F1/52; C02F103/30; C02F101/3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回用的化纤纺织染色废水处理系统,旨在解决混凝处理后印染废水通过传统沉淀池进行沉淀后无法达到排放回收标准的技术问题,包括废水处理机构、废水供水机构以及废水回用箱,利用斜板沉淀原理,将染色废水中的絮体状污泥沉淀,并通过不断旋转的分离辊,将沉淀的絮体状污泥立即排出处理仓,使小体积污泥不会随废水排出,实现处理后废水中不存在污泥,达到排放和回收利用的标准,再通过反渗透膜过滤掉大部分盐分和胶体、有机物,直接掺杂一定比例新鲜水就可再利用的技术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效回用的化纤纺织染色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废水处理机构(1),所述废水处理机构(1)用于对废水进行污泥分离处理工作,其包括安装架(11)、安装于该安装架(11)上部的处理仓(12)以及安装于该安装架(11)下部的处理组件(13),且该处理仓(12)位于处理组件(13)的正上方;
废水供水机构(2),所述废水供水机构(2)位于所述废水处理机构(1)的一侧,其与所述处理组件(13)连通,且其包括供水组件(21)以及设置于该供水组件(21)内部的搅拌组件(22);
废水回用箱(3),所述废水回用箱(3)位于所述废水处理机构(1)与废水供水机构(2)之间,其与所述处理组件(13)连通,且其内设置有反渗透膜(31),该废水回用箱(3)用于收集该处理组件(13)处理后的废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回用的化纤纺织染色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仓(12)为锥形设置,其顶部为开口设置,且其底部设置有月牙形的分离部(121),该处理仓(12)包括第一倾斜板(122)以及第二倾斜板(123),所述第一倾斜板(122)的底部设置有污泥出口(124),所述第二倾斜板(123)的下部设置有废水出口(125),且该废水出口(125)位于所述污泥出口(124)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高效回用的化纤纺织染色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组件(13)包括:
分离辊(131),所述分离辊(131)位于所述处理仓(12)的正下方,其与所述分离部(121)同心设置,且其两端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架(11)上;
污泥箱(132),所述污泥箱(132)位于所述分离辊(131)的正下方,其与所述安装架(11)可拆卸连接,且其顶部设置有半圆形开口部(1321),该半圆形开口部(1321)与所述分离辊(131)同心设置,且其底部设置有滤水网(1322);
废水斗(133),所述废水斗(133)连接设置于所述污泥箱(132)的底部,其为锥形设置,且其底部开设有出水口;
滤水输出管(134),所述滤水输出管(134)位于所述废水斗(133)的底部,其与所述废水斗(133)的底部出水口处连通;
驱动电机(135),所述驱动电机(135)设置于所述安装架(11)的一侧,其与所述分离辊(131)的一端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回用的化纤纺织染色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板(122)与所述第二倾斜板(123)的底部均设置于所述分离辊(131)的同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回用的化纤纺织染色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倾斜板(123)的底部与所述分离辊(131)连接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密封条(1231);所述分离辊(131)的两端与所述第二倾斜板(123)的两侧壁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条(131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回用的化纤纺织染色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箱(13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刮泥板(1323),该刮泥板(1323)位于半圆形开口部(1321)的下端,且该刮泥板(1323)与所述分离辊(131)抵触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回用的化纤纺织染色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箱(132)的顶部靠近所述第二倾斜板(123)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防水板(1324);所述污泥箱(132)的顶部远离所述第二倾斜板(123)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接料板(1235)。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回用的化纤纺织染色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箱(132)的底部设置有旋转打开的污泥输出门(1326)。
9.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回用的化纤纺织染色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组件(21)包括:
供水仓(211),所述供水仓(211)设置于所述处理仓(12)的后侧,其底部设置有供水口(2111),且其侧壁上设置有进水管(2112);
供水管(212),所述供水管(212)的一端与所述供水口(2111)连通,其另一端架设于所述处理仓(12)内;
供水龙头(213),所述供水龙头(213)架设于所述处理仓(12)内,其与所述供水管(212)连通,且其末端面正对所述第一倾斜板(122),该末端面上均布有若干出水口(2131);
供水泵(214),所述供水泵(214)位于所述供水仓(211)与所述处理仓(12)之间,其安装于所述供水管(212)上。
10.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高效回用的化纤纺织染色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22)包括:
支架(221),所述支架(221)设置于所述供水口(2111)的正上方,其与该供水口(2111)同轴线设置;
搅拌桨(222),所述搅拌桨(222)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架(221)上,其正对所述供水口(2111)设置,且沿其周向等距设置有若干第一搅拌桨叶(2221)与第二搅拌桨叶(2222),所述第一搅拌桨叶(2221)位于所述支架(221)的内部,所述第二搅拌桨叶(2222)位于所述支架(221)的外部。
说明书
一种高效回用的化纤纺织染色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回用的化纤纺织染色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纺织染整工艺水资源消耗量大,是用水大户之一。纺织染整工业园区集中废水处理厂或大型的纺织染整企业废水处理站在现有废水处理量的基础上,必须加强废水深度处理,提高中水回用率,减少排水量,才能解决扩能的问题。纺织染整废水的深度处理及回用,不仅能够提高水的回收利用率,减少水资源的消耗,缓解供水压力,还能减轻对受纳水体的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这是纺织染整行业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纺织染整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重要方向。
目前,纺织染整废水处理普遍采用“预处理-厌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混凝法”,该法运行成本低廉,但是难以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特别是生产过程中合成浆料和新型有机助剂的大量使用,使处理后出水存在着可生化处理性能差,COD偏高,色度深等问题,达不到排放和回用的要求,制约着生产过程对回用水的需求。经过预处理-厌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混凝法处理过的的尾水水质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特别是在混凝发处理过程中,传统的混凝沉淀池,沉淀速度慢,且污泥沉淀后无法及时输出,导致输出的废水上清液远中含有大量小体积的污泥,使输出废水达不到排放和回用标准。
此外,专利号为CN205367840U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斜管沉淀装置,包括絮凝反应区、斜管区、斜管沉淀区和清水区,虽然采用此专利技术方案可以去除废水中的大量污泥,但是不论通过斜管沉淀,还是斜板沉淀其均无法将沉淀污泥立即输出,使输出废水中含有小体积污泥无法达到排放与回用标准。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回用的化纤纺织染色废水处理系统,利用斜板沉淀原理,将染色废水中的絮体状污泥沉淀,并通过不断旋转的分离辊,将沉淀的絮体状污泥立即排出处理仓,避免小体积污泥随废水排出,随后通过反渗透膜过滤掉大部分盐分和胶体、有机物,解决了废水中污泥沉淀后立即输出去除的技术问题,提高废水中小体积污泥的去除率,实现了输出废水的合格达标,利于后续的回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回用的化纤纺织染色废水处理系统,包括:
废水处理机构,所述废水处理机构用于对废水进行污泥分离处理工作,其包括安装架、安装于该安装架上部的处理仓以及安装于该安装架下部的处理组件,且该处理仓位于处理组件的正上方;
废水供水机构,所述废水供水机构位于所述废水处理机构的一侧,其与所述处理组件连通,且其包括供水组件以及设置于该供水组件内部的搅拌组件;
废水回用箱,所述废水回用箱位于所述废水处理机构与废水供水机构之间,其与所述处理组件连通,且其内设置有反渗透膜,该废水回用箱用于收集该处理组件处理后的废水。
作为改进,所述处理仓为锥形设置,其顶部为开口设置,且其底部设置有月牙形的分离部,该处理仓包括第一倾斜板以及第二倾斜板,所述第一倾斜板的底部设置有污泥出口,所述第二倾斜板的下部设置有废水出口,且该废水出口位于所述污泥出口的下方。
作为改进,所述处理组件包括:
分离辊,所述分离辊位于所述处理仓的正下方,其与所述分离部同心设置,且其两端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
污泥箱,所述污泥箱位于所述分离辊的正下方,其与所述安装架可拆卸连接,且其顶部设置有半圆形开口部,该半圆形开口部与所述分离辊同心设置,且其底部设置有滤水网;
废水斗,所述废水斗连接设置于所述污泥箱的底部,其为锥形设置,且其底部开设有出水口;
滤水输出管,所述滤水输出管位于所述废水斗的底部,其与所述废水斗的底部出水口处连通;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其与所述分离辊的一端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倾斜板与所述第二倾斜板的底部均设置于所述分离辊的同一侧。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倾斜板的底部与所述分离辊连接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密封条;所述分离辊的两端与所述第二倾斜板的两侧壁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条。
作为改进,所述污泥箱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刮泥板,该刮泥板位于半圆形开口部的下端,且该刮泥板与所述分离辊抵触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污泥箱的顶部靠近所述第二倾斜板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防水板;所述污泥箱的顶部远离所述第二倾斜板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接料板。
作为改进,所述污泥箱的底部设置有旋转打开的污泥输出门。
作为改进,所述供水组件包括:
供水仓,所述供水仓设置于所述处理仓的后侧,其底部设置有供水口,且其侧壁上设置有进水管;
供水管,所述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供水口连通,其另一端架设于所述处理仓内;
供水龙头,所述供水龙头架设于所述处理仓内,其与所述供水管连通,且其末端面正对所述第一倾斜板,该末端面上均布有若干出水口;
供水泵,所述供水泵位于所述供水仓与所述处理仓之间,其安装于所述供水管上。
作为改进,所述搅拌组件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供水口的正上方,其与该供水口同轴线设置;
搅拌桨,所述搅拌桨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架上,其正对所述供水口设置,且沿其周向等距设置有若干第一搅拌桨叶与第二搅拌桨叶,所述第一搅拌桨叶位于所述支架的内部,所述第二搅拌桨叶位于所述支架的外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利用斜板沉淀原理,通过处理仓第一倾斜板将染色废水中的絮体状污泥沉淀,沉淀的污泥黏附分离辊上,分离辊不断旋转,立即将污泥输出到处理仓外,避免污泥堆积不立即输出,解决小体积污泥随废水排出的问题,随后通过反渗透膜截留废水中的大部分盐分和胶体、有机物,使透过反渗透膜的废水的各项指标均复合废水回用的标准,掺杂一定比例新鲜水就可回收使用;
(2)本发明在设置处理仓时,将第一倾斜板与第二倾斜板设置于分离辊的同一侧,且使第一倾斜板底部的污泥出口高于第二倾斜板上的污水出口,使输入到处理仓内的废水不会从污泥出口流出;
(3)本发明通过利用旋转的分离辊黏附污泥实现沉淀污泥的立即输出,且在污泥输出过程中,小体积污泥黏附在分离辊上输出时承受废水的冲击力小,可以快速输出,而大体积的污泥即使随废水冲刷回落到分离辊与第二倾斜板的夹角内,也不会随废水输出而流出,且可以快速的随分离辊进行二次的黏附输出;
(4)本发明在设置供水仓时,在供水仓的供水口处设置了搅拌组件,利用废水输出产生的漩涡带动搅拌桨,对供水仓内添加了混凝剂的废水进行搅拌,使废水内未混凝的杂质再次混凝成絮体污泥,同时位于支架内的第二桨叶会对大的絮体污泥进行分离,避免大的絮体堵塞供水管,同时小体积的絮体污泥利于后续分离辊的旋转输出;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结构巧妙,废水处理效率高,处理后废水可之间回收使用等优点,尤其适用于纺织废水处理技术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