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废水利用高效节能反应釜

发布时间:2017-12-16 10:24:2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06.15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IPC分类号B01J19/1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 废水利用高效节能反应釜,包括釜体和釜顶,在釜体底部设置有废料出口,在所述釜体周围设置有一圈夹套,夹套包括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包括一向所述流体入口供给恒温冷却液的供给水池,废料出口通过第一管路连接一废水处理池,在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热交换器,还包括水箱机构,所述水箱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一侧的第一水箱和设置在热交换器另一侧的第二水箱,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之间通过多跟纵向设置的水管连接,水管紧贴所述热交换器表面,水箱机构通过第二管路连接所述供给水池以提供换热后的热水。本发明用多根细水管与废液进行热量交换,利用废液的高温,能够将水加热用于再次利用,同时做到了节能环保。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废水利用高效节能反应釜,包括釜体(1)和釜顶(7),在所述釜顶(7)上固定设置驱动电机(100),所述驱动电机(100)的输出轴穿过所述釜顶(7)且伸入所述釜体(1)内部,在输出轴位于釜体(1)内部的部分上设置有搅拌桨(101),在所述釜体(1)底部设置有废料出口(1a),在所述釜体(1)周围设置有一圈夹套(200),所述夹套(200)包括流体入口(200a)和流体出口(200b),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向所述流体入口(200a)供给恒温冷却液的供给水池(28),所述废料出口(1a)通过第一管路(25)连接一废水处理池(23),在所述第一管路(25)上设置有热交换器(24),还包括水箱机构(26),所述水箱机构(26)包括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24)一侧的第一水箱(26a)和设置在热交换器另一侧的第二水箱(26b),所述第一水箱(26a)和第二水箱(26b)之间通过多跟纵向设置的水管(26c)连接,所述水管(26c)紧贴所述热交换器(24)表面,所述水箱机构(26)通过第二管路(27)连接所述供给水池(28)以提供换热后的热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利用高效节能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座(2),所述顶座(2)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活动杆(3),所述活动杆(3)的表面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4),且第一转动杆(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5),所述第二转动杆(5)的一端通过滑块(6)固定连接有釜顶(7),且两个第一转动杆(4)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块(8),所述转动块(8)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套管(9),所述套管(9)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0),且螺纹杆(10)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1),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1)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12),所述顶座(2)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16),所述卡块(16)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杆(17),所述釜体(1)上设置有卡紧块(18),且卡紧块(18)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9),所述弹簧(19)的一侧与连接杆(17)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卡块(16)的内部开设有卡槽(20),所述卡槽(20)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卡板(21),且卡板(21)的底部与连接杆(17)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利用高效节能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2)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转轴(14),所述转轴(14)的顶端贯穿顶座(2)且延伸至顶座(2)的外部,所述转轴(14)延伸至顶座(2)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15)。

  说明书

  一种废水利用高效节能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废水利用高效节能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和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以及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和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

  反应釜在日常化学反应中使用比较多,然而目前的反应釜并不能对废水进行有效利用,这大大浪费了资源,并且提高了反应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水利用高效节能反应釜。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废水利用高效节能反应釜,包括釜体和釜顶,在所述釜顶上固定设置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釜顶且伸入所述釜体内部,在输出轴位于釜体内部的部分上设置有搅拌桨,在所述釜体底部设置有废料出口,在所述釜体周围设置有一圈夹套,所述夹套包括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包括一向所述流体入口供给恒温冷却液的供给水池,所述废料出口通过第一管路连接一废水处理池,在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热交换器,还包括水箱机构,所述水箱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一侧的第一水箱和设置在热交换器另一侧的第二水箱,所述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之间通过多跟纵向设置的水管连接,所述水管紧贴所述热交换器表面,所述水箱机构通过第二管路连接所述供给水池以提供换热后的热水。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顶座,所述顶座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表面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且第一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通过滑块固定连接有釜顶,且两个第一转动杆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顶座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釜体上设置有卡紧块,且卡紧块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侧与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卡块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卡板,且卡板的底部与连接杆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贯穿顶座且延伸至顶座的外部,所述转轴延伸至顶座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用多根细水管与废液进行热量交换,利用废液的的高温,能够将水加热用于再次利用,同时做到了节能环保。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