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5.11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3/28
摘要
本发明涉及造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造纸中段污水处理工艺。现有技术中造纸中段污水比较难处理,处理过程耗费大。本发明对污水进行多重处理,第一阶段将污水处理至符合厂内工业使用标准,第二阶段对超过厂内自用部分的污水进行深度处理让后自用或排出,本发明将水处理成为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是生产过程的连续和延伸。从车间排出的废水,收集后由水泵送入HWP高效净化塔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净化后的水及细小纤维又分别送回生产车间连续回用,废水资源回用率高、运行费用低、且占地面积少。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造纸中段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 污水初步过滤除杂;
(2) 对步骤(1)中的初步过滤的污水进行絮凝净化;
(3) 对步骤(2)中经过絮凝净化后的污水水解酸化;
(4) 对步骤(3)中水解完的污水进行曝气以及生化处理;
(5) 对步骤(4)中曝气处理完毕的水引入沉淀池沉淀;
(6) 将步骤(5)中曝气完毕得到的合乎标准的净水引出;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的初步净化过程先采用格栅过滤,后采用沉沙井去除砂石;所述的步骤(2)的絮凝净化的絮凝剂采用聚丙烯酰胺;所述的步骤(4)曝气处理过程采用曝气生物滤池。
2.根据权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中段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处理后的水体内悬浮物不超过100mg/L。
3.根据权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中段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处理后的水体内悬浮物不超过60mg/L。
4.根据权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中段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生物滤池采用轻质悬浮填料,悬浮填料粒径的大小为4~5mm。
5.根据权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中段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加入前先制备成微乳液。
6.根据权要求5所述的一种造纸中段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每升污水中加入聚丙烯酰胺含量为0.05%的微乳液3ml~20mml。
7.根据权要求6所述的一种造纸中段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每升污水中加入聚丙烯酰胺含量为0.05%的微乳液10mml。
8.根据权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中段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的水解酸化池内,采用仿生水草作为人工生态基。
9.根据权要求1至权利要求8所述的任意一种造纸中段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絮凝净化完毕的清水,导回造纸碎浆机使用。
10.根据权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中段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根据权要求1至权利要求8所述的任意一种造纸中段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产生的污泥经浓缩后加入污泥脱水絮凝剂,然后将污泥压滤处理,最后将得到污泥块外运。
说明书
一种造纸中段污水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造纸中段污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造纸中段废水是指浆料经蒸煮、黑液提取后在筛选、洗涤和漂白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其排放量大,溶出的木质素及其衍生物使废水具有一系列从浅棕到深褐的颜色。由于这些化合物的生物降解很慢,生化处理效果较差,据文献报道,二级生化法中最多可去除废水中30%的色度,也有一些生物处理法实际上还会增大废水的色度。有色废水给人以不愉快感,色度成分表明废水中含有许多溶解成分,排出环境后又使天然水着色,减弱水体的透光性,影响水底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水生动物的生长繁殖,因而有效地进行脱色处理是造纸废水达标排放的关键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纸中段污水处理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造纸中段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 污水初步过滤除杂;
(2) 对步骤(1)中的初步过滤的污水进行絮凝净化;
(3) 对步骤(2)中经过絮凝净化后的污水水解酸化;
(4) 对步骤(3)中水解完的污水进行曝气以及生化处理;
(5) 对步骤(4)中曝气处理完毕的水引入沉淀池沉淀;
(6) 将步骤(5)中曝气完毕得到的合乎标准的净水引出;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的初步净化过程先采用格栅过滤,后采用沉砂井去除砂石;所述的步骤(2)的絮凝净化的絮凝剂采用聚丙烯酰胺;所述的步骤(4)曝气处理过程采用曝气生物滤池。
本发明把水处理与生产过程相结合,它把水处理成为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是生产过程的连续和延伸。从车间排出的废水,收集后由水泵送入HWP高效净化塔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净化后的水及细小纤维又分别送回生产车间连续回用,废水资源回用率高、运行费用低、且占地面积少。
优选的,控制步骤(3)水解酸化后的水体内悬浮物不超过100mg/L。进一步优选的,控制步骤(3)水解酸化后的水体内悬浮物不超过60mg/L。曝气生物滤池具有有机负荷高、占地面积小、不会产生污泥膨胀、氧传输效率高、出水水质好等优点,但它对进水SS(悬浮物)要求较严,步骤(3)为曝气生物滤池供水,上述浓度范围可确保曝气生物滤池的使用效率。
优选的,所述的曝气生物滤池采用轻质悬浮填料,悬浮填料粒径的大小为4~5mm。悬浮填料的生物作用与表面积有关,表面积与体积的比越大,生物作用越明显。悬浮填料也需要一定的形体体积来保证其不会穿越过滤层流失,因此综合考虑,悬浮填料粒径的大小为4~5mm时,可以避免穿越滤层流失又可以确保较大的表面积比。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2)中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加入前先制备成微乳液。絮凝剂的目的是使水中胶体颗粒能通过聚集作用而形成可分离的大颗粒,从而使水质得到净化。微乳液聚合产物能克服水溶液聚合产物的溶解速度慢、溶解后有“鱼眼”等缺点。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2)中,每升污水中加入聚丙烯酰胺含量为0.05%的溶液3ml~20mml。进一步优选的,步骤(2)中,每升污水中加入聚丙烯酰胺含量为0.05%的溶液10mml。上述范围的加入量可以使得造纸废水中的悬浮物充分聚合。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2)的水解酸化池内,采用仿生水草作为人工生态基。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2)絮凝净化完毕的清水,优先导回造纸碎浆机使用。纸浆制作需要大量的水,步骤(2)中制得的水符合纸浆制作的要求。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2)中产生的污泥经浓缩后加入污泥脱水絮凝剂,然后将污泥压滤处理,最后得到污泥块外运。污泥脱水后便于运输。
综上,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的优点如下:把水处理成为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是生产过程的连续和延伸。从车间排出的废水,收集后由水泵送入HWP高效净化塔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净化后的水及细小纤维又分别送回生产车间连续回用,废水资源回用率高、运行费用低、且占地面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