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新旧地下建筑接头施工缝防水处理工艺

发布时间:2017-12-22 15:37:2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著录项目全文文本全文图像​CN106638710A[中文]CN106638710A[英文]​发明名称---新旧地下建筑接头施工缝防水处理工艺申请号­CN201710086030.2

  申请日2017.02.17

  公开(公告)号­CN10663871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IPC分类号E02D29/16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第六建筑有限公司;

  发明人周勇;杨超;祝群;孙强;夏勇和;

  优先权号

  优先权日

  申请人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星辉中路16号;

  申请人邮编610000;

  CPC分类号E02D29/1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旧地下建筑接头施工缝防水处理工艺,进行基层清理后并在旧混凝土面上剔槽;在槽中打胶,沿槽以鱼鳞状的形状打出均匀的胶条;预埋IT管及出浆注浆导管,IT管在胶下口紧贴混凝土接缝表面布置,并将出浆注浆导管一端与IT管连通;检验合格后混凝土浇筑。该工艺能够形成三重防水体系,能够有效对施工缝进行堵塞与密封,防止渗漏,即使后期新旧地下室连接部位施工缝因不均匀沉降导致渗漏,能够通过向漏水点位就近的注浆管注浆,注浆液与SM胶条形成隔断层,彻底杜绝渗漏。

  摘要

  摘要附图

 

​  权利要求书

  1.新旧地下建筑接头施工缝防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进行基层清理后并在旧混凝土面上剔槽;

  (2)在槽中打胶,沿槽以鱼鳞状的形状打出均匀的胶条;

  (3)预埋IT管(8)及出浆注浆导管(3),IT管(8)在胶下口紧贴混凝土接缝表面布置,并将出浆注浆导管(3)一端与IT管(8)连通;

  (4)混凝土浇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地下建筑接头施工缝防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槽为V型槽,其沿旧混凝土面的上部钢筋下口20mm、下部钢筋上口20mm弹线后剔除形成,V型槽深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地下建筑接头施工缝防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IT管(8)和出浆注浆导管(3)之间设置有连接装置,且连接装置同时与IT管(8)和出浆注浆导管(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旧地下建筑接头施工缝防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管(6)和连接头(5),连接头(5)中设置有阶梯通孔(9),连接管(6)一端插入阶梯通孔(9)中并与阶梯通孔(9)旋合固定,另一端与IT管(8)密封连接,出浆注浆导管(3)插入到连接管(6)插入的阶梯通孔(9)中并与该阶梯通孔(9)旋合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旧地下建筑接头施工缝防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浆注浆导管(3)弯曲为弧形,且出浆注浆导管(3)的竖剖面为喇叭状结构,其端面较大的一端插入到连接管(6)插入的阶梯通孔(9)中并与该阶梯通孔(9)旋合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地下建筑接头施工缝防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IT管(8)主要由保护管(12)、过滤管(11)和弹簧(10)构成,过滤管(11)设置在保护管(12)和弹簧(10)之间,弹簧(10)沿着过滤管(11)的轴线布置在过滤管(11)中并与过滤管(11)的内壁贴合,过滤管(11)沿着保护管(12)的轴线布置并与保护管(12)的内壁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新旧地下建筑接头施工缝防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IT管(8)每段回路长度设置为4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旧地下建筑接头施工缝防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IT管(8)每隔250mm用固定夹固定,相邻的两个IT管回路连接采用紧压搭接,搭接长度为20~30mm。

  说明书

  新旧地下建筑接头施工缝防水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工艺,具体涉及一种新旧地下建筑接头施工缝防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城市建筑的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复杂化、系统化,而城市用地的规划利用率也随之攀升,导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出现新建建筑与已建成建筑连通的情况。随之带来的就是一项又一项的技术难题,其中地下防水工程渗漏率居高不下,特别是新旧建筑物不均匀沉降造成的防水问题特别突出,给结构安全和建筑物耐久性带来隐患。究其根源,新、旧混凝土接头处施工缝的防水处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施工缝防水处理措施为安装橡胶止水条,即采用高强度锚钉将橡胶止水条固定在旧混凝土表面,但橡胶止水条与混凝土表面无法紧密贴合,且耐久性差,导致渗漏现象频发。后期补救时,常规处理方式为大面积钻孔灌浆方式处理,但因无法准确定位渗漏点位,通常需要二次甚至多次钻孔灌浆方能完全奏效,耗时长,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地下建筑接头施工缝在处理防水时容易造成渗漏,而且后期补救时因无法准确定位渗漏点位,通常需要二次甚至多次钻孔灌浆方能完全奏效,耗时长,效率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旧地下建筑接头施工缝防水处理工艺,该工艺能够形成三重防水体系,能够有效对施工缝进行堵塞与密封,防止渗漏,即使后期新旧地下室连接部位施工缝因不均匀沉降导致渗漏,能够通过向漏水点位就近的注浆管注浆,注浆液与SM胶条形成隔断层,彻底杜绝渗漏。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新旧地下建筑接头施工缝防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进行基层清理后并在旧混凝土面上剔槽,其中槽优选为V型槽,使得剔槽时更加方便,效率高,其沿旧混凝土面的上部钢筋下口20mm、下部钢筋上口20mm弹线后剔除形成,V型槽深50mm,并用钢丝刷、油灰刀、毛刷将槽内及旧混凝土接缝面已硬化的水泥浮浆、杂物及灰尘清理干净,确保施工接缝面无明水流动。

  (2)在槽中打胶,沿槽以鱼鳞状的形状打出均匀的胶条,胶采用SM胶,鱼鳞状的胶条能够形成完整的封闭,防止由于推动胶枪过程中产生抖动或者间隙使得胶条出现断裂,槽体的侧壁不平整,而鱼鳞状则能够使得胶条接头处实现交叉覆盖,其增大了胶条的宽度,实现完全覆盖槽腔;

  (3)预埋IT管及出浆注浆导管,IT管在胶下口紧贴混凝土接缝表面布置,并将出浆注浆导管一端与IT管连通;

  (4)验收合格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并最好出浆注浆导管成品保护。

  目前建筑施工中,其新旧地下建筑接头施工缝的防水措施为安装橡胶止水条,即采用高强度锚钉将橡胶止水条固定在旧混凝土表面,但橡胶止水条与混凝土表面无法紧密贴合,且耐久性差,导致渗漏现象频发。后期补救时,常规处理方式为大面积钻孔灌浆方式处理,但因无法准确定位渗漏点位,通常需要二次甚至多次钻孔灌浆方能完全奏效,耗时长,效率低,甚至还会影响施工缝本身的质量稳定性。本方案则是采用三重防水体系,是被动防水措施与预防水系统结合的一种新型防水体系,适用于新、旧地下建筑物接头处施工缝防水处理。SM是遇水膨胀嵌缝胶的简称,是第一道防水措施,IT为全断面出浆注浆管,是预防水系统,通过遇水膨胀嵌缝胶的两次膨胀及全断面出浆注浆管预防水系统的结合,形成一个具有三重防水效果的体系。其工作思路为:在旧混凝土表面打嵌缝胶胶条,预埋全断面出浆注浆管,胶条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第一次缓膨胀,使胶条与新旧混凝土紧密贴合,发生渗漏后遇水第二次膨胀、彻底固化,堵塞渗水路线。如后期新旧地下室连接部位施工缝因不均匀沉降导致渗漏,通过向漏水点位就近的注浆管注浆,注浆液与SM胶条形成隔断层,彻底杜绝渗漏。

  为了维护出浆注浆导管和IT管端头的完整性以及不变形,需要设计专门的连接装置来进行连接,同时也要保证连接后形成密封,在IT管和出浆注浆导管之间设置有连接装置,且连接装置同时与IT管和出浆注浆导管连接。连接装置包括连接管和连接头,连接头中设置有阶梯通孔,连接管一端插入阶梯通孔中并与阶梯通孔旋合固定,另一端与IT管密封连接,出浆注浆导管插入到连接管插入的阶梯通孔中并与该阶梯通孔旋合固定。出浆注浆导管优选采用PVC制成,其韧性和成本都满足要求,PVC又称聚氯乙烯,曾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通用塑料,应用非常广泛。在建筑材料、工业制品、日用品、地板革、地板砖、人造革、管材、电线电缆、包装膜、瓶、发泡材料、密封材料、纤维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出浆注浆导管弯曲为弧形,且出浆注浆导管的竖剖面为喇叭状结构,其端面较大的一端插入到连接管插入的阶梯通孔中并与该阶梯通孔旋合固定。出浆注浆导管插入连接头的部分端面尺寸大,所以要设置阶梯通孔来进行容纳固定,利用孔壁形成密封防止桨液泄漏。从结构稳定以及成本上考虑,出浆注浆导管采用部分弯曲和部分喇叭状即可满足要求。

  IT管也称全断面出浆注浆管,简称IT管,其由能防止浇捣混凝土时管子被压变形的增强弹簧钢丝层、能阻止混凝土浇捣时水泥细小颗粒渗入管内而在注浆时能使灌浆树脂完全流出的非编织过滤管及外层织物保护管组成,过滤管设置在保护管和弹簧之间,弹簧沿着过滤管的轴线布置在过滤管中并与过滤管的内壁贴合,过滤管沿着保护管的轴线布置并与保护管的内壁贴合。

  为了将IT管和出浆注浆导管进行固定而防止浇注混凝土时造成移动而产生变形,在钢筋笼上安装有若干个连接扣一和连接扣二,连接扣一均与IT管连接,且相邻的连接扣一之间的距离相等,连接扣二与出浆注浆导管连接。IT管每段回路长度设置为4m或4m以上,所以其需要多点固定。具体优选设计是在IT管每隔250mm用固定夹固定,相邻的两个IT管回路连接采用紧压搭接,搭接长度为20~30m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该工艺能够形成三重防水体系,能够有效对施工缝进行堵塞与密封,防止渗漏,即使后期新旧地下室连接部位施工缝因不均匀沉降导致渗漏,能够通过向漏水点位就近的注浆管注浆,注浆液与SM胶条形成隔断层,彻底杜绝渗漏。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