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速公路用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发布时间:2017-12-25 15:02:14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01.05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IPC分类号C02F1/00; B01D36/04; C02F11/1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用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初沉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MBR生物膜处理池、以及紫外消毒系统,二沉池包括一体成型的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下腔体具有排泥口,进水口连接进水管,进水管的一端设有喷头;阻挡组件包括固定架、多个圆台形外罩体、多个上下均为开口状的圆柱形内罩体;沉淀组件,由多个沉淀单元呈蜂窝状排列组成的圆盘状结构;过滤器,其水平固设于所述上腔体内。本实用新型具有使到达二沉池的污水中的杂质和水得到有效的分离,并通过过滤器得到二次净化,且通过驱动装置和沉淀组件的配合使用能够使污泥得到一定程度的浓缩的有益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速公路用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初沉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MBR生物膜处理池、以及紫外消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沉池包括:

  一体成型的中空圆柱形上腔体和上大下小的圆锥形下腔体,所述下腔体与所述上腔体连通,所述上腔体侧壁上端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下腔体最底端具有一排泥口,其中,所述进水口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上腔体内的一端沿竖直方向设有喷头,所述喷头为中空圆柱形结构,其侧壁间距设置有多个通孔;

  阻挡组件,其包括固定架、多个上下均为开口状的圆台形外罩体、以及多个上下均为开口状的圆柱形内罩体;其中,所述固定架由至少三个固定杆构成,至少三个固定杆的一端间距固设于所述喷头顶面端部,另一端水平朝向所述上腔体内壁,以组合形成发散状结构;多个外罩体由内而外同轴设置,每个外罩体的顶端均固设于所述固定架下侧,多个外罩体的斜度相同,上端面直径和垂直高度朝远离喷头的方向均依次增加,每个所述外罩体的内壁均竖直固结一个内罩体,每个所述内罩体的高度等于与其固结的外罩体高度的三分之二,每个所述内罩体的下端面与与其固结的外罩体下端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最远离所述喷头的外罩体的下端面的端部不与所述上腔体内壁相接触;

  沉淀组件,其水平设于所述喷头的下表面,所述沉淀组件为由多个沉淀单元呈蜂窝状排列组成的圆盘状结构,所述沉淀单元为上下均为开口状的倒置六棱台结构,所述沉淀单元每个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15-45°;

  过滤器,其水平固设于所述上腔体内,使所述上腔体分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其中,所述喷头位于下部空间,且与下部空间的中心轴线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公路用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的侧面的穿孔率为15-2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公路用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体的个数为四个,最靠近所述喷头的外罩体的垂直高度等于所述喷头高度的四分之一,最远离所述喷头的外罩体的垂直高度等于所述喷头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公路用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单元每个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15-17°,所述沉淀单元的侧面由钢丝滤网,和敷设于所述钢丝滤网两侧面的滤布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公路用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沉淀组件通过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喷头的下表面,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沉淀组件上下移动,其包括至少三个竖直设置的伸缩杆,每个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喷头的底面,以形成正多边形,且正多边形的中心与所述喷头的底面中心重合,其中,所述沉淀组件的端面直径为所述上腔体直径的五分之三至四分之三,当所述驱动装置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沉淀组件位于所述上腔体内且底面与所述上腔体底面重合,当所述驱动装置处于拉伸的最大状态时,所述沉淀组件位于所述下腔体内且底面与所述下腔体内壁相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速公路用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三个伸缩杆,且三个伸缩杆所形成的三角形内接于所述喷头下表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公路用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磁铁矿层、石英砂层、无烟煤层和承托层。

  说明书

  高速公路用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公路用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公路服务区的污水具有氮磷浓度高的特点,其中,氨氮的浓度可达100mg/L,磷的浓度可达10mg/L,普通生活污水中氨氮的浓度一般为20mg/L,磷的浓度一般为5mg/L。公路服务区的污水依次经过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的处理后能够有效地脱氮除磷,但相较与普通的生活污水,其到达二沉池的污水含有更大量的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如何经过二沉池使泥和水更为有效地分离,且使污泥得到一定程度的浓缩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公路用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通过阻挡组件和沉淀组件使到达二沉池的污水中的杂质和水得到有效的分离,经过初步分离的水过滤器得到二次净化,从而在减少人力物力的情况下提高污水分离效率,且通过驱动装置和沉淀组件的配合使用能够使污泥得到一定程度的浓缩。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高速公路用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初沉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MBR生物膜处理池、以及紫外消毒系统,所述二沉池包括:

  一体成型的中空圆柱形上腔体和上大下小的圆锥形下腔体,所述下腔体与所述上腔体连通,所述上腔体侧壁上端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下腔体最底端具有一排泥口,其中,所述进水口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上腔体内的一端沿竖直方向设有喷头,所述喷头为中空圆柱形结构,其侧壁间距设置有多个通孔;

  阻挡组件,其包括固定架、多个上下均为开口状的圆台形外罩体、以及多个上下均为开口状的圆柱形内罩体;其中,所述固定架由至少三个固定杆构成,至少三个固定杆的一端间距固设于所述喷头顶面端部,另一端水平朝向所述上腔体内壁,以组合形成发散状结构;多个外罩体由内而外同轴设置,每个外罩体的顶端均固设于所述固定架下侧,多个外罩体的斜度相同,上端面直径和垂直高度朝远离喷头的方向均依次增加,每个所述外罩体的内壁均竖直固结一个内罩体,每个所述内罩体的高度等于与其固结的外罩体高度的三分之二,每个所述内罩体的下端面与与其固结的外罩体下端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最远离所述喷头的外罩体的下端面的端部不与所述上腔体内壁相接触;

  沉淀组件,其水平设于所述喷头的下表面,所述沉淀组件为由多个沉淀单元呈蜂窝状排列组成的圆盘状结构,所述沉淀单元为上下均为开口状的倒置六棱台结构,所述沉淀单元每个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15-45°;

  过滤器,其水平固设于所述上腔体内,使所述上腔体分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其中,所述喷头位于下部空间,且与下部空间的中心轴线重合。

  优选的是,所述喷头的侧面的穿孔率为15-20%。

  优选的是,所述外罩体的个数为四个,最靠近所述喷头的外罩体的垂直高度等于所述喷头高度的四分之一,最远离所述喷头的外罩体的垂直高度等于所述喷头的高度。

  优选的是,所述沉淀单元每个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15-17°,所述沉淀单元的侧面由钢丝滤网,和敷设于所述钢丝滤网两侧面的滤布组成。

  优选的是,所述的高速公路用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沉淀组件通过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喷头的下表面,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沉淀组件上下移动,其包括至少三个竖直设置的伸缩杆,每个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喷头的底面,以形成正多边形,且正多边形的中心与所述喷头的底面中心重合,其中,所述沉淀组件的端面直径为所述上腔体直径的五分之三至四分之三,当所述驱动装置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沉淀组件位于所述上腔体内且底面与所述上腔体底面重合,当所述驱动装置处于拉伸的最大状态时,所述沉淀组件位于所述下腔体内且底面与所述下腔体内壁相接触。

  优选的是,所述驱动装置为三个伸缩杆,且三个伸缩杆所形成的三角形内接于所述喷头下表面。

  优选的是,所述过滤器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磁铁矿层、石英砂层、无烟煤层和承托层。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速公路用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通过阻挡组件和沉淀组件使到达二沉池的污水中的杂质和水得到有效的分离,经过初步分离的水过滤器得到二次净化,且通过驱动装置和沉淀组件的配合使用能够使污泥得到一定程度的浓缩,减少了污泥上浮的不良影响,与传统的二沉池相比在减少人力物力的情况下提高污水分离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