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9.06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IPC分类号C02F3/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户用污水处理设备,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圆筒状的罐体,罐体的中心设有中心空腔,中心空腔周围圆周分布有多个外围空腔,池内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水流在外围空腔之间、中心空腔与外围空腔之间流动的连通组件,中心空腔底部设置有用于曝气的曝气管路,中心空腔内设置有供微生物繁殖的填料。罐体结构紧凑、内部空间利用率高;后续对内部的维护、检修较为的方便;一体化结构生产起来效率高、成本低。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户用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是:包括圆筒状的罐体(1),所述罐体(1)的中心设有中心空腔(11),所述中心空腔(11)周围圆周分布有多个外围空腔,池内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水流在外围空腔之间、中心空腔(11)与外围空腔之间流动的连通组件,所述罐体(1)内壁设置有多个用于分割形成中心空腔(11)、外围空腔的隔板(21),所述隔板(21)与罐体(1)由塑料一体注塑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用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中心空腔(11)底部设置有用于曝气的曝气管路(5),所述中心空腔(11)内设置有供微生物繁殖的填料(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户用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连通组件包括与隔板(21)一体连接且供水上下流动导流罩(22),所述导流罩(22)的顶部和/或底部设有供水流入的导流口(23),所述隔板(21)上设置有供水流从一侧流向另一侧的开孔(24),且所述开孔(24)连通导流罩(22)内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用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填料(3)包括多根由塑料制成且相互之间通过热焊连接的网格管(31),所述网格管(31)为中空且上面分布有网眼(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户用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网格管(31)为中空棱柱形状或者中空圆柱形,所述网格管(31)上用于固定的热焊部位为网格管(31)的两管口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户用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中心空腔(11)内壁底部或者侧壁上一体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填料(3)的支撑筋(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用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外围空腔包括供水流进入的第一空腔(12)、供水流流出的第二空腔(13),所述第一空腔(12)与第二空腔(13)相邻,所述第二空腔(13)底部设有供污泥流向一侧的斜面(19),所述第一空腔(12)与第二空腔(13)之间设置有供污泥从第二空腔(13)回流至第一空腔(12)的污泥回流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户用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外围空腔还包括有第三空腔(14)与第四空腔(15),水流在罐体(1)内依次流过第一空腔(12)、第三空腔(14)、第四空腔(15)、中心空腔(11)、第二空腔(13),所述第一空腔(12)与第三空腔(14)之间的连通点位于水面高度的1/3~1/2处,所述第三空腔(14)与第四空腔(15)之间通过连通组件让第三空腔(14)内底部的水流进入到第四空腔(15)内水面高度的1/2~2/3处,所述第四空腔(15)与中心空腔(11)之间通过连通组件让第四空腔(15)表面的水流进入到中心空腔(11)底部,所述中心空腔(11)与第四空腔(15)之间通过连通组件驱动中心空腔(11)表面的水流进入到第四空腔(15)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用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中心空腔(11)呈圆形的,所述外围空腔均呈扇环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用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将罐体(1)顶部密封的顶盖(7),所述顶盖(7)上面设置有人孔(71),且人孔(71)的竖直方向的正投影将中心空腔(11)覆盖。
说明书
户用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户用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广大农村厕所改造的进展,一改之前排泄物及污水随意排放的现象,大量的农村厕所建设起来,生活污水纳管排放,在对农村污水的处理方面,在田间大量的运用小型化一体化的化粪设备,使得处理完毕的污水能够满足国家排放标准能够直接的进行排放。
现有公告号为CN104671408A的公开了一种农村分散式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罐体内部设有初沉池、用于厌氧发酵的厌氧池、用于好氧发酵的曝气池和沉淀池,但是其内部隔板相互垂直,不均匀的平行分布,埋在土地当中时候,外部传播进来的压力不均匀分散,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容易存在结构不稳定的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户用污水处理设备,其结构稳定、受力分散均匀。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户用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圆筒状的罐体,所述罐体的中心设有中心空腔,所述中心空腔周围圆周分布有多个外围空腔,池内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水流在外围空腔之间、中心空腔与外围空腔之间流动的连通组件,所述罐体内壁设置有多个用于分割形成中心空腔、外围空腔的隔板,所述隔板与罐体由塑料一体注塑而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整个罐体埋入地下的时候,其各个面受到的压力能够均匀沿着径向往内的传递到中心空腔的隔板上,中心位置的空腔均匀承载四周的压力,也能够将压力分散开来,内部各个空腔不易出现局部受力严重的情况。同时,罐体内部全部都是被水流充满,其内部的水压也能够均匀的往外扩散,进而抵消一部分外界土壤过来的压力,进而提升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再者,隔板与罐体都是塑料一体注塑形成的结构,这样在生产的时候就较为的快捷方便,能够利用模具一次性直接注塑而成,大大提高的生产效率,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心空腔底部设置有用于曝气的曝气管路,所述中心空腔内设置有供微生物繁殖的填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填料、用于曝气管路直接设置在中间位置,便于后续的直接维护。盖子上面的人孔能够有效的将中间位置的中心空腔全部都形成覆盖,人们直接对内部的填料、曝气管路上的曝气盘进行更换、拆卸。如果设置在旁边位置,侧边开孔的结构很难将整体整个罐体覆盖完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通组件包括与隔板一体连接且供水上下流动导流罩,所述导流罩的顶部和/或底部设有供水流入的导流口,所述隔板上设置有供水流从一侧流向另一侧的开孔,且所述开孔连通导流罩内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通组件的导流罩直接一体设置在隔板上面,其就可以通过注塑一次性的注塑出来,避免后续在进行通水管等结构的安装固定,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人工安装环节,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导流罩上导流口的开设可以决定前一个空腔内需要进入下个空腔的水流是位于表层的还是底部的,开口的位置也决定了前一个空腔水流流入到下一个空腔内的位置。这种连通组件可以根据水流的工序需要进行相应的预设,进而一次性的注塑出来,结构稳定,不易松动,后续免于维护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填料包括多根由塑料制成且相互之间通过热焊连接的网格管,所述网格管为中空且上面分布有网眼。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网格管状的结构较为稳定,且不易出现堵塞的情况,而且这种填料的结构直接将填料塞入到中心空腔,填料能够形成较大的微生物着床面积。填料自身有支撑结构,填料直接塞入便可形成对空腔的填充,避免了固定填料等这类的人工安装繁琐,以及悬浮填料的泄漏。后续对填料需要维护的时候直接抽出即可,较为的方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网格管为中空棱柱形状或者中空圆柱形,所述网格管上用于固定的热焊部位为网格管的两管口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棱柱形状或者圆柱的结构,能够让网格管网面在中心空腔内分布均匀。把热焊的部位设置在管口面上,这样能够方便焊接的加工,如果对着棱边一条一条的热焊过去,工作量会非常的大,造成加工效率不高。而将热焊面设置在管口上,在焊接的时候,只需要将网格管叠加在一起,然后利用两个端面直接热焊起来整体就保持固定了,生产非常的快捷方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心空腔内壁底部或者侧壁上一体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填料的支撑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筋的结构能够让填料与中心空腔留出一段空间出来,可以用于容纳曝气管路,防止填料直接压到曝气管路。支撑筋结构简单,效果明显,再生产时候可以直接的注塑出来,较为的方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围空腔包括供水流进入的第一空腔、供水流流出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相邻,所述第二空腔底部设有供污泥流向一侧的斜面,所述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之间设置有供污泥从第二空腔回流至第一空腔的污泥回流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用于出水的与用于进水的空腔设置在相邻位置,能够让第二空腔内的污泥利用最短的管路直接回流到第一空腔内,也提高了污泥回流的速度,减少用于驱动污泥回流的能耗。
同时,斜面能够让第二空腔内的污泥全部都汇集到一侧,便于污泥回流过程中的彻底。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围空腔还包括有第三空腔与第四空腔,水流在罐体内依次流过第一空腔、第三空腔、第四空腔、中心空腔、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第三空腔之间的连通点位于水面高度的1/3~1/2处,所述第三空腔与第四空腔之间通过连通组件让第三空腔内底部的水流进入到第四空腔内水面高度的1/2~2/3处,所述第四空腔与中心空腔之间通过连通组件让第四空腔表面的水流进入到中心空腔底部,所述中心空腔与第四空腔之间通过连通组件驱动中心空腔表面的水流进入到第四空腔底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利用五个腔体的结构让该污水处理设备在处理污水的时候,能够利用A/O工艺进行处理,特别在处理农村厕所污水的时候,经过第一空腔的缓冲调节,第三空腔与第四空腔能够进行生物的厌氧反应,最后进入到中心空腔内进行好氧反应,稳定的将生物进行降解。在最后的第二空腔内进行沉淀,上层清液能够排出,污水处理效率高、成本低。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心空腔呈圆形的,所述外围空腔均呈扇环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圆形的中心空腔以及扇环状的外围空腔,这样中心空腔与外围空腔在罐体内部能够让外界传递过来的压力沿着隔板等均匀分散开来,中心为圆形的结构不易出现形变的情况。而外围空腔是扇环的结构,其空腔截面均匀,水流在环形流动过程中不易出现堵塞的情况。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将罐体顶部密封的顶盖,所述顶盖上面设置有人孔,且人孔的竖直方向的正投影将中心空腔覆盖。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人孔直接将中心空腔覆盖,人们对罐体内部进行维护的时候,直接将人孔盖打开就能够完成填料的清洗、曝气管路的维护等工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罐体结构紧凑、内部空间利用率高;后续对内部的维护、检修较为的方便;一体化结构生产起来效率高、成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