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8.29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IPC分类号C02F9/06; C02F103/06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预处理单元、高级氧化单元、膜处理单元及污泥处理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与膜处理单元之间设有管道,所述膜处理单元包括反洗模块,该反洗模块与预处理单元通过所述管道相连;所述膜处理单元产生的浓水通过所述管道返回预处理单元。本实用新型结构布局合理,处理效率高,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垃圾渗沥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预处理单元、高级氧化单元、膜处理单元及污泥处理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与膜处理单元之间设有管道(4),所述膜处理单元包括反洗模块,该反洗模块与预处理单元通过所述管道(4)相连;所述膜处理单元产生的浓水通过所述管道(4)返回预处理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单元设有旋转过滤组件(112),该旋转过滤组件(112)包括内层滤网、滚筒及设于滚筒上的外层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过滤组件(112)倾斜设置,其倾斜角度为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级氧化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pH调节罐(212)、微电解塔(22)、催化氧化塔(23)、絮凝池(251)、第二沉淀池(252)及清水箱(26),所述微电解塔(22)内设有高铁碳填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级氧化单元包括设有氧化剂的第一加药装置(241)、设有酸的第二加药装置(242)、设有液碱的第三加药装置(243)及设有絮凝剂的第四加药装置(244),所述第一加药装置(241)与催化氧化塔(23)相连,所述第二加药装置(242)与pH调节罐(212)相连,所述第三加药装置(243)、第四加药装置(244)均与絮凝池(251)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处理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浅层砂滤罐(311)、活性碳过滤罐(312)、第一精密过滤器(313)、第一管式超滤膜组件(32)、第一中间水箱(321)、第二精密过滤器(341)及第二管式纳滤膜组件(3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处理单元还包括与管道(4)相连的第二中间水箱(322),所述反洗模块产生的水进入该第二中间水箱(32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处理单元还包括与第二管式纳滤膜组件(35)相连的浓水箱(362),该浓水箱(362)与管道(4)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精密过滤器(341)上连有加药组件(352),该加药组件(352)内设有阻垢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处理单元包括污泥提升泵和板框压滤机,该板框压滤机产生的滤液返回预处理单元。
说明书
一种垃圾渗沥液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垃圾渗沥液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渗沥液是指来源于垃圾中转站或者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库,垃圾在收集过程中受到雨雪水的淋湿浸湿,及本身含有的水分在受挤压渗出、以及发酵后产生的沥出水。垃圾渗沥液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其中含有22种已被列入我国及美国国家环保署重点控制名单,并有6种物质是直接致癌物或者癌症诱发物;除此之外,垃圾渗沥液还含有大量重金属、细菌、病毒等。按浓度计算,1吨垃圾渗沥液相当于约300吨的市政污水,一般垃圾渗沥液化学需氧量(COD)范围为50000-90000mg/L,悬浮物(SS)范围为5000-10000mg/L,氨氮(NH3-N)范围为500-2000mg/L,pH一般为5.0左右,酸度(以HC l计)范围为0.5-2%。如果垃圾渗沥液不加以处理直接排入市政污水处理厂,不但会给污水处理厂造成巨大的冲击。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处理效率高、处理成本低、处理后的水达到纳管标准的垃圾渗沥液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渗沥液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预处理单元、高级氧化单元、膜处理单元及污泥处理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与膜处理单元之间设有管道,所述膜处理单元包括反洗模块,该反洗模块与预处理单元通过所述管道相连;所述膜处理单元产生的浓水通过所述管道返回预处理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预处理单元设有旋转过滤组件,该旋转过滤组件包括内层滤网、滚筒及设于滚筒上的外层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过滤组件倾斜设置,其倾斜角度为60°。
进一步的,所述高级氧化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pH调节罐、微电解塔、催化氧化塔、絮凝池、第二沉淀池及清水箱,所述微电解塔内设有高铁碳填料。
进一步的,所述高级氧化单元包括设有氧化剂的第一加药装置、设有酸的第二加药装置、设有液碱的第三加药装置及设有絮凝剂的第四加药装置,所述第一加药装置与催化氧化塔相连,所述第二加药装置与pH调节罐相连,所述第三加药装置、第四加药装置均与絮凝池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膜处理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浅层砂滤罐、活性碳过滤罐、第一精密过滤器、第一管式超滤膜组件、第一中间水箱、第二精密过滤器、及第二管式纳滤膜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膜处理单元还包括与管道相连的第二中间水箱,所述反洗模块产生的水进入该第二中间水箱。
进一步的,所述膜处理单元还包括与第二管式纳滤膜组件相连的浓水箱,该浓水箱与管道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精密过滤器上连有加药组件,该加药组件内设有阻垢剂。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处理单元包括污泥提升泵和板框压滤机,该板框压滤机产生的滤液返回预处理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无需将垃圾渗沥液通过罐车运输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节约了运输成本,而且避免了泄漏造成二次污染的情形,处理效率高,处理效果好,处理后的水达到纳管标准,可以直接排入下水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