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新型多相微纳米气泡臭氧污水处理设备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1-31 9:29:46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08.29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101/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多相微纳米气泡臭氧污水处理设备,包括集水罐、臭氧氧化处理设备、沉淀罐、膜渗透罐、污泥处理装置、清水罐、集气罐、空气泵、紫外催化氧化罐和臭氧过滤器,所述臭氧氧化处理设备包括臭氧发生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压缩泵、增压室、气流调节阀和臭氧氧化罐,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包括壳体、隔板、气液混合真空泵、真空水射器和曝气头。本实用新型既可以提高水处理速度且能够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快速氧化分解又可以将污水挥发出来的物质进行除臭和杀毒灭菌,利用臭氧微纳米气泡快速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并且可以利用对水体进行氧化处理后的混合气体中的臭氧对污水中挥发性有害气体及细菌病毒进行有效去除和杀灭。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新型多相微纳米气泡臭氧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罐(1)、臭氧氧化处理设备、沉淀罐(3)、膜渗透罐(4)、污泥处理装置(7)、清水罐(5)、集气罐(9)、空气泵(10)、紫外催化氧化罐(11)和臭氧过滤器(12),所述臭氧氧化处理设备包括臭氧发生器(13)、微纳米气泡发生器(18)、压缩泵(14)、增压室(15)、气流调节阀(16)和臭氧氧化罐(2),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18)包括壳体(20)、隔板(22)、气液混合真空泵(24)、真空水射器(25)和曝气头(27),所述隔板(22)设在所述壳体(20)内并将所述壳体(20)内空腔分隔为依次首尾连接的溶气室(28),所述气液混合真空泵(24)的进液端设在所述壳体(20)内,所述气液混合真空泵(24)的出液端与所述真空水射器(25)的进液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真空水射器(25)的出液端与所述曝气头(27)的进液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曝气头(27)的出液端设在所述臭氧氧化罐(2)内;所述臭氧发生器(13)的出气端与所述压缩泵(14)的进气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压缩泵(14)的出气端与所述增压室(15)的进气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增压室(15)的出气端与所述壳体(20)的进气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壳体(20)的进气端设在所述溶气室(28)内,所述气流调节阀(16)设在所述增压室(15)的出气端上;所述集水罐(1)的出液端与所述臭氧氧化罐(2)的进液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臭氧氧化罐(2)的出液端与所述沉淀罐(3)的进液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沉淀罐(3)的出液端与所述膜渗透罐(4)的进液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膜渗透罐(4)的出液端与所述清水罐(5)的进液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清水罐(5)的出液端与达标废水排放管路(6)流体导通连接;所述集水罐(1)的污泥输出端和所述沉淀罐(3)的污泥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污泥处理装置(7)的污泥输入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集水罐(1)的出气端、所述臭氧氧化罐(2)的出气端、所述沉淀罐(3)的出气端和所述膜渗透罐(4)的出气端分别与所述集气罐(9)的进气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集气罐(9)的出气端与所述空气泵(10)的进气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空气泵(10)的出气端与所述紫外催化氧化罐(11)的进气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紫外催化氧化罐(11)的出气端与所述臭氧过滤器(12)的进气端流体导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相微纳米气泡臭氧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室(15)与所述壳体(20)之间设有一个安全罐(17),所述增压室(15)的出气端与所述安全罐(17)的进气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安全罐(17)的出气端与所述壳体(20)的进气端流体导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多相微纳米气泡臭氧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罐(1)的进液端上设有格栅装置(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多相微纳米气泡臭氧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 在于,所述曝气头(27)的进液端设有流量调节阀(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多相微纳米气泡臭氧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罐(9)的进气端设有缓冲罐(8),所述集水罐(1)的出气端、所述臭氧氧化罐(2)的出气端、所述沉淀罐(3)的出气端和所述膜渗透罐(4)的出气端分别与所述缓冲罐(8)的进气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缓冲罐(8)的进气端与所述集气罐(9)的进气端流体导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新型多相微纳米气泡臭氧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2)上设有扰流板(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多相微纳米气泡臭氧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0)的进气端设在所述壳体(20)的底部。

  说明书

  新型多相微纳米气泡臭氧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多相微纳米气泡臭氧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水处理包括污水处理和饮用水处理两种,是为了适用于特定的用途而对水进行的沉降、过滤、混凝、絮凝,以及缓蚀、阻垢等水质调理的过程。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排放的污水中有机物和难以沉降的物质越来越多,单靠现有水处理设备的处理速度已不能满足需求,而且现有水处理设备为了保证处理后的污水能够达到排放标准就必须延长污水在各个环节中停留的时间,而对于源源不断流出的污水,如果降低水处理速度,就必然导致污水积聚。而且现有污水中多含有挥发性物质有恶臭气体,这些恶臭性气体直接挥发到空气中也会给人们造成不适,尤其是带有细菌病毒的废气,而现有水处理设备无法对污水中挥发性物质进行有效除臭和杀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是提供一种既可以提高水处理速度且能够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快速氧化分解又可以将污水挥发出来的物质进行除臭和杀毒灭菌的新型多相微纳米气泡臭氧污水处理设备,利用臭氧微纳米气泡快速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在不降低水处理速度的前提下,可以保证处理后的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达到排放标准,并且可以利用对水体进行氧化处理后的混合气体中的臭氧对污水中挥发性有害气体及细菌病毒进行有效去除和杀灭。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新型多相微纳米气泡臭氧污水处理设备,包括集水罐、臭氧氧化处理设备、沉淀罐、膜渗透罐、污泥处理装置、清水罐、集气罐、空气泵、紫外催化氧化罐和臭氧过滤器,所述臭氧氧化处理设备包括臭氧发生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压缩泵、增压室、气流调节阀和臭氧氧化罐,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包括壳体、隔板、气液混合真空泵、真空水射器和曝气头,所述隔板设在所述壳体内并将所述壳体内空腔分隔为依次首尾连接的溶气室,所述气液混合真空泵的进液端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气液混合真空泵的出液端与所述真空水射器的进液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真空水射器的出液端与所述曝气头的进液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曝气头的出液端设在所述臭氧氧化罐内;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出气端与所述压缩泵的进气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压缩泵的出气端与所述增压室的进气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增压室的出气端与所述壳体的进气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壳体的进气端设在所述溶气室内,所述气流调节阀设在所述增压室的出气端上;所述集水罐的出液端与所述臭氧氧化罐的进液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臭氧氧化罐的出液端与所述沉淀罐的进液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沉淀罐的出液端与所述膜渗透罐的进液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膜渗透罐的出液端与所述清水罐的进液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清水罐的出液端与达标废水排放管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集水罐的污泥输出端和所述沉淀罐的污泥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污泥处理装置的污泥输入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集水罐的出气端、所述臭氧氧化罐的出气端、所述沉淀罐的出气端和所述膜渗透罐的出气端分别与所述集气罐的进气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集气罐的出气端与所述空气泵的进气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空气泵的出气端与所述紫外催化氧化罐的进气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紫外催化氧化罐的出气端与所述臭氧过滤器的进气端流体导通连接。

  上述新型多相微纳米气泡臭氧污水处理设备,所述增压室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一个安全罐,所述增压室的出气端与所述安全罐的进气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安全罐的出气端与所述壳体的进气端流体导通连接。

  上述新型多相微纳米气泡臭氧污水处理设备,所述集水罐的进液端上设有格栅装置。

  上述新型多相微纳米气泡臭氧污水处理设备,所述曝气头的进液端设有流量调节阀。

  上述新型多相微纳米气泡臭氧污水处理设备,所述集气罐的进气端设有缓冲罐,所述集水罐的出气端、所述臭氧氧化罐的出气端、所述沉淀罐的出气端和所述膜渗透罐的出气端分别与所述缓冲罐的进气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缓冲罐的进气端与所述集气罐的进气端流体导通连接。

  上述新型多相微纳米气泡臭氧污水处理设备,所述隔板上设有扰流板。

  上述新型多相微纳米气泡臭氧污水处理设备,所述壳体的进气端设在所述壳体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利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中的溶气室使得溶气室内的臭氧水中的臭氧浓度在同等压力下得到最大的提高,从而使得利用臭氧水生成的臭氧微纳米气泡的氧化去污能力得到提高,从而确保了污水中的有机物在臭氧氧化罐中能够彻底氧化分解,有效降低了污水中的有机物的含量。

  2.本实用新型利用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强氧化能力对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去除,并对水中的细菌病毒进行杀灭,且不会造成水体污染,既高效又环保。

  3.本实用新型可以将臭氧氧化罐中排出的混合气体中的臭氧进行进一步利用,不仅可以节省资源,还可以将污水中挥发出来的物质进行氧化分解,并将其携带的细菌与病毒进行有效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