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应用于综合管廊雨的设置方法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2-6 11:03:23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07.29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IPC分类号E03F5/02; E03F3/02; E02D29/04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综合管廊的雨、污水检查井的设置方法,综合管廊下部为雨、污水通道,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沿综合管廊每隔一定距离设有通向地面的检查井,检查井设置在综合管廊的一侧,检查井的进出口直接向上通向地面;所述的综合管廊内的雨、污水通道和检查井底部过流通道之间通过倾斜设置的导流渠道进行衔接。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综合管廊的雨、污水检查井工艺具有以下优点:检查井不会影响上方管线的布设,上方管线布设简洁顺畅。检查井不会影响上方管线的布设,使得同侧上方管线可为重力管渠。检查井进出口与过水流道上下垂直连通,便于检修、清通。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应用于综合管廊的雨、污水检查井的设置方法,综合管廊下部为雨、污水通道,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沿综合管廊每隔一定距离设有通向地面的检查井,检查井设置在综合管廊的一侧,检查井的进出口直接向上通向地面;所述的综合管廊内的雨、污水通道和检查井底部过流通道之间通过倾斜设置的导流渠道进行衔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综合管廊的雨、污水检查井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雨、污水通道是雨水通道或污水通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综合管廊的雨、污水检查井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雨、污水通道采用管道形式,或者采用渠道形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综合管廊的雨、污水检查井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导流渠道与雨、污水管夹角为a, a优选为不大于45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综合管廊的雨、污水检查井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渠道过流面积应接近或大于雨、污水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综合管廊的雨、污水检查井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渠道底部设置流槽,检查井的过流通道底部也设置流槽。

  说明书

  一种应用于综合管廊的雨、污水检查井的设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综合管廊的雨、污水排水检查井的设置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城市综合管廊下方雨、污水管(渠),不影响综合管廊上方管线布设的检查井的设置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明确雨水等城市工程管线可纳入综合管廊,且污水管入廊宜设于其他管线下方。但雨、污水入廊在管廊下方布置时面临一些难题:雨、污水管(渠)每隔一定距离需要设置检查井,用于接入雨水或污水,以及清通检修。为便于检修,检查井通常要求出入口直接通向地面。当雨、污水管(渠)上方也设有管线,就需要避让检查井。如果上方管线不具备避让条件(如重力管线),就会给下方雨、污水管(渠)的检查井设置带来困难。

  因此,提出一种应用于综合管廊的排水检查井工艺,通过调整检查井水平布置位置的方式,以解决雨、污水入廊在管廊下方布置时存在的上述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综合管廊的雨、污水检查井的设置方法,当雨、污水管入廊且位于综合管廊其他管线下方时,避让雨、污水管上方管线,解决雨、污水入廊在管廊下方布置时检查井与上方管线的相互矛盾。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应用于综合管廊的雨、污水检查井的设置方法,综合管廊下部为雨、污水通道,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沿综合管廊每隔一定距离设有通向地面的检查井,检查井设置在综合管廊的一侧,检查井的进出口直接向上通向地面;所述的综合管廊内的雨、污水通道和检查井底部过流通道之间通过倾斜设置的导流渠道进行衔接。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雨、污水通道是雨水通道或污水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雨、污水通道采用管道形式,或者采用渠道形式。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导流渠道与雨、污水管夹角为a, a优选为不大于45度。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导流渠道过流面积应接近或大于雨、污水管。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导流渠道底部设置流槽,检查井的过流通道底部也设置流槽。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检查井内设置液位探测设施,用于监控雨、污水系统的液位是否处于正常范围,当探测到水位异常,向管廊监控系统或雨、污水系统运营方发出报警信号。

  传统的检查井与雨、污水管(渠)是位于同一直线的,本发明的检查井沿雨、污水管(渠)径向水平移动,在水平位置上避让雨、污水管(渠)及其上方管线,其进出口直接向上通向地面。检查井与雨、污水管(渠)错开的水平距离,经由与雨、污水管(渠)夹角为a的导流渠道进行借转衔接。为保证过水能力及过流效果,导流渠道过流面积应接近或大于雨、污水管(渠),并在导流渠道底部可设置半圆或其他形状的流槽。

  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综合管廊的雨、污水检查井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1.当雨、污水管(渠)入廊,且位于管廊下方时,检查井不会影响上方管线的布设,上方管线布设简洁顺畅。

  2. 当雨、污水管(渠)入廊,检查井不会影响上方管线的布设,使得同侧上方管线可为重力管渠。

  3. 检查井进出口与过水流道上下垂直连通,便于检修、清通。

  4. 导流渠道的设置可根据实际条件取用合适的夹角a,并可设置流槽,水力条件较好,不易淤堵。

  5. 通过设置液位探测设施,可对雨、污水系统开展智能监控,在发生堵塞、水位异常升高的情况下进行报警,提示进行检修,实现雨、污水系统的管理升级,加快故障工况下的响应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