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零排放式污水处理系统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3-4 13:47:16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7.10.10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IPC分类号C02F9/14; A01K63/04; C02F103/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排放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沉淀池,所述的沉淀池通过输水管与净化过滤环道连接,所述的沉淀池的结构,包括设置在沉淀池上的进水管,所述的沉淀池靠近输水管的位置设置有一个滗水器,所述的进水管的相对位置还设置有一个排空孔和排泥孔,所述的沉淀池及净化环道均布置在鱼池岸边。解决鱼池水质污染严重的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该处理系统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零排放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沉淀池(1),所述的沉淀池(1)通过输水管与净化过滤环道(6)连接,所述的沉淀池的结构,包括设置在沉淀池上的进水管(31),所述的沉淀池靠近输水管(5)的位置设置有一个滗水器(2),所述的进水管(31)的相对位置还设置有一个排空孔(32)和排泥孔(33),所述的沉淀池(1)及净化环道(6)均布置在鱼池岸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排放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化过滤环道(6)包括平行设置的四段廊道,这四段廊道依次连接,每段廊道中采用不同的过滤净化结构,所述的四段廊道分别为:水平潜流湿地廊道A(61),水平潜流湿地廊道B(62),水平潜流湿地廊道C(63),水平潜流湿地廊道D(6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排放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潜流湿地廊道A(61)为过滤毛刷区,在此区段内设置有过滤毛刷组(611),所述的过滤毛刷组(611)每隔10cm设置一组,每组10条毛刷,每组毛刷通过角铁或塑料管打孔悬挂在水平潜流湿地廊道A(61)的侧壁上,形成4米的毛刷过滤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零排放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过滤毛刷采用直径12cm的十字毛刷,长80cm,区域上覆盖黑色遮光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排放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潜流湿地廊道B(62)为生化棉净化区,在水平潜流湿地廊道B(62)的长度方向上每一米设置一块,间隔30cm,形成4米的生物棉过滤净化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零排放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化棉尺寸是1m*1m厚度20cm,分为透明生化棉和藤棉。在生物棉上定植形成硝化细菌菌膜净化水质,廊道底部铺设石英砂和陶粒。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排放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潜流湿地廊道C(63)为微生物浮布区,在该位置设置有多个微生物浮布,所述的微生物浮布(631)通过使用固定装置(632)悬挂固定于廊道内,所述的浮布的下端用塑料管内装沙土使之在水中垂直悬吊,所述的多个微生物浮布之间,间隔交错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零排放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物浮布的尺寸为宽0.8m,高60cm。所述的微生物浮布(631)使用透水土工布制成,所述的固定装置(632)为塑料管或角铁。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排放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潜流湿地廊道D(64)为陶粒挺水植物栽种区段,其中填充大规格和中规格混合水(641)陶粒,陶粒用空心砖砌墙隔断,底部铺设两层空心砖(642),上铺设50cm陶粒。

  10.利用简易零排放式鱼池污水处理系统进行的过滤方法,属于间接净化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利用抽水设备将水抽上岸,让污水进入图1中的沉淀池中进行沉淀,筛网过滤首先去除树叶、垃圾等较大的悬浮物,采用物理沉淀工艺进一步去除悬浮物;

  步骤2,经过沉淀后的污水流过净化环道,

  所述的净化环道包括四部分,依次为水平潜流湿地廊道A(61),水平潜流湿地廊道B(62),水平潜流湿地廊道C(63),水平潜流湿地廊道D(64),所述的净化环道采用粗大的塑料排水管,管子上部水平截掉1/3,在管道底部铺设石英砂,陶粒,并在管道上部水面上分段种植栽植根系发达的常绿水生植物。

  步骤3,经过处理的水从图1中水平潜流湿地廊道4的出水处重新流入鱼池中,完成对鱼池污水的净化过程。

  说明书

  一种零排放式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鱼池污染治理领域,涉及一种零排放式污水处理系统,本发明还涉及利用该处理系统进行水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箱式养鱼由于养殖量大,鱼类的排泄物与残饵大量积累,从而使腐生的细菌增长,造成水质的恶化,产生碳化物,使池水污浊不清,发绿变臭,影响观瞻、危害鱼类的健康。而且会造成绿藻的大量繁殖,消耗池中仅有的氧气,更容易使鱼缺氧。若频繁换水,会引起温度、酸碱度及溶解氧等经常改变,影响到有益的菌类的繁殖和硝化作用;水质及水温的过大变化都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及危害鱼类的健康。

  常规高密度养殖方法,其氨态氮和活性磷酸盐的浓度比一般池塘增加7.3和10.3倍,引起池塘水质富营养化,水质cod超标,有害藻类和细菌的过度繁殖造成的水质恶化,残饵和粪便堆积在池塘底部不能有效分解氧化产生多种有害因子。水生养殖动物环境恶化引起的病菌感染和环境应激,给淡水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同时后期治理污染的费用较大。

  基于以上原因,遵循“节能、减排、减污、增效”的原则,项目拟对箱式养鱼粪水进行处理回用,改善鱼池水质,实现废水零排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零排放式污水处理系统,解决鱼池水质污染严重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零排放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沉淀池,所述的沉淀池通过输水管与净化过滤环道连接,所述的沉淀池的结构,包括设置在沉淀池上的进水管,所述的沉淀池靠近输水管的位置设置有一个滗水器,所述的进水管的相对位置还设置有一个排空孔和排泥孔,所述的沉淀池及净化环道均布置在鱼池岸边。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所述的净化过滤环道包括平行设置的四段廊道,这四段廊道依次连接,每段廊道中采用不同的过滤净化结构,所述的四段廊道分别为:水平潜流湿地廊道A,水平潜流湿地廊道B,水平潜流湿地廊道C,水平潜流湿地廊道D。

  水平潜流湿地廊道A为过滤毛刷区,其结构如图所示,在此区段内设置有过滤毛刷组,所述的过滤毛刷组每隔10cm设置一组,每组10条毛刷,每组毛刷通过角铁或塑料管打孔悬挂在水平潜流湿地廊道A的侧壁上,形成4米的毛刷过滤区。

  过滤毛刷采用直径12cm的十字毛刷,长80cm,区域上覆盖黑色遮光板。

  所述的水平潜流湿地廊道B为生化棉净化区,在水平潜流湿地廊道B的长度方向上每一米设置一块,间隔30cm,形成4米的生物棉过滤净化区。

  所述的生化棉尺寸是1m*1m厚度20cm,分为透明生化棉和藤棉。在生物棉上定植形成硝化细菌菌膜净化水质。廊道底部铺设石英砂和陶粒。

  所述的水平潜流湿地廊道C为微生物浮布区,在该位置设置有多个微生物浮布,所述的微生物浮布通过使用用角铁或塑料管悬挂固定于廊道内,所述的浮布的下端用塑料管内装沙土使之在水中垂直悬吊。所述的多个微生物浮布之间,间隔交错排列。

  所述的微生物浮布的尺寸为宽0.8m,高60cm。所述的微生物浮布使用透水土工布制成。

  所述的水平潜流湿地廊道D为陶粒挺水植物栽种区段,其中填充大规格和中规格混合陶粒,陶粒用空心砖砌墙隔断,底部铺设两层空心砖,上铺设50cm陶粒。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简易零排放式鱼池污水处理系统进行的过滤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利用简易零排放式鱼池污水处理系统进行的过滤方法,属于间接净化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利用抽水设备将水抽上岸,让污水进入图1中的沉淀池中进行沉淀,筛网过滤首先去除树叶、垃圾等较大的悬浮物,采用物理沉淀工艺进一步去除悬浮物;

  步骤2,经过沉淀后的污水流过净化环道,

  所述的净化环道包括四部分,依次为水平潜流湿地廊道A,水平潜流湿地廊道B,水平潜流湿地廊道C,水平潜流湿地廊道D,所述的净化环道采用粗大的塑料排水管,管子上部水平截掉1/3,在管道底部铺设石英砂,陶粒,并在管道上部水面上分段种植栽植根系发达的常绿水生植物。

  步骤3,经过处理的水从水平潜流湿地廊道的出水处重新流入鱼池中,完成对鱼池污水的净化过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零排放式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实用性很强。通过过滤法把水抽上岸,经过沉淀池,过滤环道对污水进行沉淀、过滤,使得污水经过滤处理后再重新回到水池中。形成半封闭节能减排的自净化体系的循环水养殖系统,解决了水产品养殖业长期以来存在的缺乏有效的鱼粪处理方法,从而导致水质污染严重的问题,并形成半封闭节能减排的自净化体系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实现了污水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