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污水处理用斜管沉淀池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3-6 16:21:08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05.13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IPC分类号B01D21/02; B01D21/28; B01D21/2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斜管沉淀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由搅拌区和沉淀区组成,搅拌区设置在池体的左侧,搅拌区内中心位置竖直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上等间距安装有多根搅拌杆,搅拌轴上一体式设置有螺旋叶片,搅拌轴底端设置有搅拌框,搅拌框上设置有侧面刮板和底部刮板;所述沉淀区设置在池体的右边,沉淀区底端设置有泥斗,泥斗上方正中心位置设置有倒置的喇叭形吸泥斗,吸泥斗通过排污管与排泥阀连接;所述沉淀区内设置有一级蜂窝斜管和二级蜂窝斜管,本实用新型污水在搅拌区内与药剂混合充分,利于后面的沉淀作用,在沉淀池内,泥水分离率高,同时泥斗内的排泥效率高,泥斗不易堵塞。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用斜管沉淀池,包括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由搅拌区和沉淀区组成,搅拌区设置在池体的左侧,搅拌区的上侧壁设置有进水口,搅拌区内中心位置竖直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通过减速机与设置在搅拌区顶部的电机连接;所述搅拌轴上等间距安装有多根搅拌杆,搅拌轴上一体式设置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为涡轮结构;所述搅拌轴底端通过轴套固定设置有搅拌框,搅拌框呈U型结构,搅拌框两侧设置有侧面刮板,搅拌框底部设置有底部刮板;所述沉淀区设置在池体的右边,沉淀区和搅拌区通过通孔连通,通孔上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与设在池体外部的PLC控制器电接;所述沉淀区底端设置有泥斗,泥斗上方正中心位置设置有倒置的喇叭形吸泥斗,吸泥斗通过排污管与排泥阀连接,排泥阀出口处连接有排泥口;所述沉淀区上设置有一级蜂窝斜管,一级蜂窝斜管通过连接筋连接,连接筋设置在一级蜂窝斜管的上端;所述一级蜂窝斜管上方设置有一组二级蜂窝斜管,二级蜂窝斜管上设有连接筋;所述沉淀区上部设置有溢流堰,溢流堰内设置有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用斜管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刮板和底部刮板与搅拌区内壁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用斜管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蜂窝斜管下端设置有阻流板。

  说明书

  一种污水处理用斜管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淀池,具体是一种污水处理用斜管沉淀池。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人们为了保护环境,在排出污水之前一般都会进行处理。污水在处理前一般都会进行沉淀,这是由于污水内一般含有大量的污泥,污泥会对污水的后处理较大的影响,所以需要出去污水中大量的污泥。但是现代的沉淀池一般采用一级斜管沉降层,这样沉淀效果不尽人意,而且污水经过沉降后,其中的污泥会沉降到沉淀池内的泥斗内,在利用污泥自身的重力从泥斗内排出,但是这种传统的排泥方式,容易造成泥斗排泥阀的堵塞,排泥效率不高,针对上述问题,需要一种新型的沉淀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斜管沉淀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处理用斜管沉淀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由搅拌区和沉淀区组成,搅拌区设置在池体的左侧,搅拌区的上侧壁设置有进水口,搅拌区内中心位置竖直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通过减速机与设置在搅拌区顶部的电机连接;所述搅拌轴上等间距安装有多根搅拌杆,搅拌轴上一体式设置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为涡轮结构;所述搅拌轴底端通过轴套固定设置有搅拌框,搅拌框呈U型结构,搅拌框两侧设置有侧面刮板,搅拌框底部设置有底部刮板;所述沉淀区设置在池体的右边,沉淀区和搅拌区通过通孔连通,通孔上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与设在池体外部的PLC控制器电接;所述沉淀区底端设置有泥斗,泥斗上方正中心位置设置有倒置的喇叭形吸泥斗,吸泥斗通过排污管与排泥阀连接,排泥阀出口处连接有排泥口;所述沉淀区上设置有一级蜂窝斜管,一级蜂窝斜管通过连接筋连接,连接筋设置在一级蜂窝斜管的上端;所述一级蜂窝斜管上方设置有一组二级蜂窝斜管,二级蜂窝斜管上设有连接筋;所述沉淀区上部设置有溢流堰,溢流堰内设置有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侧面刮板和底部刮板与搅拌区内壁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蜂窝斜管下端设置有阻流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污水由管道混合器加药后通过进水口进入搅拌区内,搅拌区内设置的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杆、螺旋叶片、侧面刮板和底部刮板,搅拌效率高,污水和药剂混合更加充分,防止污泥沉降在搅拌区的内侧壁上;在沉淀区设置有一级蜂窝斜管和二级蜂窝斜管,泥水分离效率更高,污泥被吸泥斗洗出,改变了传统的排泥方法,排泥效率更高,防止泥斗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