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2.29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3/32; C02F3/34; C02F101/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池、生物反应池和鼓风装置,预处理池和生物反应池均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预处理池的入水口处设有格栅,预处理池的出水口与生物反应池的入水口相连,生物反应池包括池体、多块隔板和曝气装置,隔板和曝气装置设于池体内,隔板将生物反应池分隔成至少8个分区,隔板上设有过水孔,通过过水孔在生物反应池内形成一条S形的水流通道,水流通道依次流经每个分区,分区内包括微生物和/或浮游动物,分区内设有作为微生物的附着载体的填料。随着污水流经的分区个数增加,污水中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不断减少,模拟自然食物链,浮游动物可以吞食微生物,最终少排泥或不排泥。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池、生物反应池和鼓风装置,所述预处理池和所述生物反应池均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预处理池的入水口处设有格栅,所述预处理池的出水口与所述生物反应池的入水口相连,所述生物反应池包括池体、多块隔板和曝气装置,所述隔板和所述曝气装置设于所述池体内,所述曝气装置与所述鼓风装置相连,所述隔板将所述生物反应池分隔成至少8个分区,所述隔板上设有过水孔,通过所述过水孔在所述生物反应池内形成一条曲折的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依次流经每个所述分区,所述分区内包括微生物和/或浮游动物,所述分区内设有作为微生物的附着载体的填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反应池的入水口和出水口设于所述池体的相对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生物反应池的入水口的1-7个分区为净化分区,所述净化分区内存在微生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生物反应池的出水口的1-5个分区为浮游动物分区,所述浮游动物分区内存在浮游动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反应池中包括多块隔板,所述隔板包括平行于所述池体长度方向的长隔板和多个垂直于所述长隔板的短隔板,所述短隔板与所述长隔板的侧壁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由层状填料片组装而成的模块式填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池和生物反应池为一体式厢体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池为沉砂池,所述格栅设置于所述沉砂池的入水口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保温装置。
说明书
一种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城市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率有了极大的提高,城市的污水收集及处理设施已经相当完善。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长期没有受到重视,除某些重要水源保护区建有简单的污水处理装置外,绝大部分的村镇生活污水处于直接排放的状态。农村污水处理效率很低,缺乏配套的污水处理设备。由于村镇生活污水具有排水量小而分散、水质波动比较大等特点,村镇生活污水的性质与城市生活污水有较大不同,此外,城市生活污水厂的处理和运营成本较高,不适宜村镇使用。因为污水性质、社会、经济和技术等条件上的差异,在村镇生活污水不宜采用城市污水工艺,而一些如人工湿地等生态型处理工艺往往因土地资源等限制因素,不能满足处理要求。
目前,针对村镇污水(每天10m3-2000m3排水量)分散式处理,国内外主要采用三大类技术和工艺。
第一类是借鉴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处理的成功经验,将一些传统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处理工艺小型化,应用于村镇分散式污水处理。如SBR、氧化沟、A/O,甚至A2/O,甚至MBR等等,这些技术和工艺通常都比较复杂,需要的设备也比较多。因此,投资相对较大、系统维护管理较为复杂、能耗及运行管理费用高,并且还可能产生一些二次污染问题。
第二类是采用一些相对简单的生态污水处理技术,包括人工湿地、氧化塘、土地处理系统等。这类技术的优点是工艺简单、投资小、低能耗、维护简便、环境友好等,缺点是处理效率较低,通常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取得稳定的处理效果和维持系统的长期正常运行,如较低的水力负荷和有机负荷及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这就要求有较大的可以利用的场地,管理不善容易导致系统堵塞,影响处理效果。
第三类是厌氧处理技术,与传统的好氧生物技术相比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具有工艺简单、能耗低、产泥量小、营养需求少、对水源的适应范围广等优点,因而厌氧技术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由于厌氧技术受到气温的影响极大,且存在大量副产物-沼渣,处理不善容易导致二次污染,此外,仅用厌氧工艺处理后污水难以达到回用标准。
目前处理效果稳定的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均存在污泥量大,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而污泥的处理成本较高,使得目前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工艺难以推广应用,开发一种不仅能有效处理污水而且低排泥量甚至是零排泥量的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在国内的村镇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池、生物反应池和鼓风装置,所述预处理池和所述生物反应池均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预处理池的入水口处设有格栅,所述预处理池的出水口与所述生物反应池的入水口相连,所述生物反应池包括池体、多块隔板和曝气装置,所述隔板和所述曝气装置设于所述池体内,所述曝气装置与所述鼓风装置相连,所述隔板将所述生物反应池分隔成至少8个分区,所述隔板上设有过水孔,通过所述过水孔在所述生物反应池内形成一条曲折的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依次流经每个所述分区,所述分区内包括微生物和/或浮游动物,所述分区内设有作为微生物的附着载体的填料。
优选地,所述生物反应池的入水口和出水口设于所述池体的相对的两端。
进一步优选地,靠近所述生物反应池的入水口的1-7个分区为净化分区,所述净化分区内存在微生物。
进一步优选地,靠近所述生物反应池的出水口的1-5个分区为浮游动物分区,所述浮游动物分区内存在浮游动物。
优选地,所述生物反应池中包括多块隔板,所述隔板包括平行于所述池体长度方向的长隔板和多个垂直于所述长隔板的短隔板,所述短隔板与所述长隔板的侧壁相连。
优选地,所述填料为由层状填料片组装而成的模块式填料。
优选地,所述预处理池和生物反应池为一体式厢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预处理池为沉砂池,所述格栅设置于所述沉砂池的入水口处。
优选地,所述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保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池、生物反应池和鼓风装置,通过在生物反应池内设置多块隔板,将所述生物反应池分隔成至少8个分区,所述隔板上设有过水孔,通过所述过水孔在所述生物反应池内形成一条曲折的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依次流经每个所述分区,所述分区内包括微生物和/或浮游动物,所述分区内设有作为微生物的附着载体的填料。当污水依次流入各个分区时,微生物以污水中的有机物为营养物质,进行同化异化,将有机物转化为微生物自身活动的能量,并利用有机物作为原料合成新的细胞,从而去除水中的有机物。随着污水流经的分区个数增加,污水中的有机物浓度不断降低,而浮游动物可以吞食微生物,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环境,使各种生物成为食物链中上一级生物的食物。随着水流经各个分区,有机污染物含量不断降低,食物不断减少,产生新细胞数目(生物数量)将比该阶段里被氧化的原始有机物质少,转移到下个营养级的能量只有一小部分被转化到新的生物质里,剩下的都经过代谢作用消耗。在这个过程中,营养物质不断减小,从而在没有有机污泥过剩和形成的情况下减少生物群,产出高质量水流,并最终达到极少污泥排放甚至没有污泥产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