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11.27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IPC分类号F23G7/00; F22B1/18; F23L15/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焚烧余热锅炉,包括烟道,烟道为立式U形结构,烟道一侧的顶端设置有烟气进口,另一侧的顶端设置有烟气出口,两侧底端通过过渡连接段连通;按照烟气流向依次在烟道内设置水冷屏、蒸汽过热器、蒸发管组、省煤器及空气预热器,所述烟道上方设置有汽包,所述汽包通过管系分别与水冷屏、蒸汽过热器、蒸发管组及省煤器连接,所述水冷屏、蒸发管组及汽包通过管系组成汽水循环回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污泥焚烧高温烟气热能浪费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焚烧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烟道,烟道为立式U形结构,烟道一侧的顶端设置有烟气进口,另一侧的顶端设置有烟气出口,两侧底端通过过渡连接段连通;按照烟气流向依次在烟道内设置水冷屏、蒸汽过热器、蒸发管组、省煤器及空气预热器,所述烟道上方设置有汽包,所述汽包通过管系分别与水冷屏、蒸汽过热器、蒸发管组及省煤器连接,所述水冷屏、蒸发管组及汽包通过管系组成汽水循环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污泥焚烧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屏、蒸汽过热器、蒸发管组、省煤器及空气预热器为模块化管箱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污泥焚烧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屏、蒸汽过热器、蒸发管组、省煤器及空气预热器的传热面管为光管,所述传热面管顺列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污泥焚烧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过热器包括低温蒸汽过热器及高温蒸汽过热器,所述低温蒸汽过热器与高温蒸汽过热器间设置有调节过热蒸汽温度的喷水减温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污泥焚烧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预热器包括低温空气预热器及高温空气预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污泥焚烧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连接段底端设置有排灰口。
说明书
一种污泥焚烧余热锅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锅炉,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污泥焚烧余热锅炉。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入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工业生产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长,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剧增,污泥的综合治理问题已经十分突出。
为了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通常要进行求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目前常用技术手段是先进行焚烧处理,后再进行综合利用。
污泥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焚烧烟气为高温烟气,烟气中含有大量热能,若不加以回收利用直接排入大气,会造成其中热能的大量流失,有悖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本理念。因此,开发出适应上述烟气热能回收需求的新型余热锅炉,对于目前污水处理行业来说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泥焚烧余热锅炉,该污泥焚烧余热锅炉解决了污泥焚烧高温烟气热能浪费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泥焚烧余热锅炉,包括烟道,烟道为立式U形结构,烟道一侧的顶端设置有烟气进口,另一侧的顶端设置有烟气出口,两侧底端通过过渡连接段连通;按照烟气流向依次在烟道内设置水冷屏、蒸汽过热器、蒸发管组、省煤器及空气预热器,所述烟道上方设置有汽包,所述汽包通过管系分别与水冷屏、蒸汽过热器、蒸发管组及省煤器连接,所述水冷屏、蒸发管组及汽包通过管系组成汽水循环回路。
所述水冷屏、蒸汽过热器、蒸发管组、省煤器及空气预热器为模块化管箱结构。
所述水冷屏、蒸汽过热器、蒸发管组、省煤器及空气预热器的传热面管为光管,所述传热面管顺列布置。
所述蒸汽过热器包括低温蒸汽过热器及高温蒸汽过热器,所述低温蒸汽过热器与高温蒸汽过热器间设置有调节过热蒸汽温度的喷水减温器。
所述空气预热器包括低温空气预热器及高温空气预热器。
所述过渡连接段底端设置有排灰口。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污泥焚烧余热锅炉,污泥焚烧后的高温烟气自烟气进口进入烟道,依次经过水冷屏、蒸汽过热器、蒸发管组、省煤器及空气预热器,高温烟气经余热锅炉换热降温,最后通过烟气出口排出。污泥焚烧系统需要的空气经空气进口进入空气预热器,经烟气加热达到一定温度后从空气出口输出至污泥焚烧系统参加焚烧。余热锅炉给水经省煤器加热后进入汽包,水冷屏及蒸发管组所产生的汽水混合物通过管系与汽包构成汽水循环回路,汽包内的饱和蒸汽再经蒸汽过热器产生过热蒸汽。
本实用新型用于回收污泥焚烧后的高温烟气能量,在实现对进入污泥焚烧系统的空气进行预热的同时实现副产过热蒸汽,降低了污水企业运营成本。本实用新型的污泥焚烧余热锅炉用于回收污泥焚烧后的高温烟气能量,不但稳定高效的利用能量,还实现了对环境的长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