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12.09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103/10
摘要
一种矿井污水自动处理循环利用系统,该矿井污水自动处理循环利用系统的沉淀池A和沉淀池B之间有隔离墙;沉淀池A和沉淀池B两端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装有箅子和闸门;沉淀池A,沉淀池B与矿井主水仓以及副水仓通过水沟相贯通;沉淀池A和沉淀池B中分别设有游动小车,游动小车上装有搅拌泵和排污泵,端头通过钢丝绳、改向轮与双向联动绞车相连;在沉淀池A和沉淀池B上方铺设轨道;药液箱中装有搅拌器;储存器的底部装有风阀和闸阀;储存器和混合器通过管路连接;提升容器与混合器通过管路相连,提升泵封装在提升容器中,提升泵与带式压滤机相连;带式压滤机下方有胶带输送机;该矿井污水自动处理循环利用系统经过科学分析和设计,清除了困扰矿井的清仓难题,实现了矿井污水自动处理循环利用。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矿井污水自动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包括:沉淀池A(1),沉淀池B(2),箅子(3~6),闸门(7~12),隔离墙板(13),主水仓(14),副水仓(15),排污泵(16~17),煤泥挡板(18~19),乳化泵(20),搅拌泵(21~22),排污泵(23~24),逆止阀(25~26),调节阀(27~28),混合器(29),游动小车(30~31),钢丝绳 (32~33),改向轮(34~35),双向联动绞车(36~37),轨道(38~39),搅拌器 (40),加药口(41),药液箱(42),储存器(43),螺杆泵(44),风阀(45),提升泵(46),提升容器(47),带式压滤机(48),胶带输送机(49),闸阀(50~62);其特征是:沉淀池A(1)和沉淀池B(2)之间有用混凝土浇筑的隔离墙(13);沉淀池A(1)和沉淀池B(2)两端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装有箅子(3~6)和闸门 (7~10);沉淀池A(1),沉淀池B(2)与矿井主水仓(14)以及副水仓(15) 通过水沟相贯通;在距矿井主水仓(14),副水仓(15)下边坡点挖深水沟并建煤泥挡板(18~19);沉淀池A(1)和沉淀池B(2)中分别设有游动小车(30~31),游动小车(30~31)上分别装有搅拌泵(21~22)和排污泵(23~24),两小车端头分别通过钢丝绳(32~33)、改向轮(34~35)与双向联动绞车(36~37)相连;乳化泵(20)与搅拌泵(21~22)通过管路相连;在排污泵(23~24)通过排污管连接到混合器(29);在沉淀池A(1)和沉淀池B(2)上方分别铺设轨道(38~39);加药口(41)位于药液箱(42)上;药液箱(42)中装有搅拌器(40);储存器 (43)的底部装有风阀(45)和闸阀(58);药液箱(42)和储存器(43)通过管路连接;储存器(43)和混合器(29)通过管路连接;提升容器(47)与混合器(29)通过管路相连,提升泵(46)封装在提升容器(47)中,提升泵(46) 与带式压滤机(48)相连;带式压滤机(48)下方有胶带输送机(4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污水自动处理循环利用系统,清理沉淀池A(1) 和B(2)的方法和工艺特征是:1.关闭沉淀池A(1)进水口闸门(7)与出水口闸门(9),开启乳化泵(20),打开闸阀(51),关闭闸阀(50),向搅拌泵(21) 供液,搅拌泵(21)的叶轮旋转将煤泥与水搅动,然后开启排污泵(23),排污泵(23)将煤泥水沿管路经逆止阀(25)、调节阀(27)输送到混合器(29);2. 打开闸阀(54),矿井自来水经过管路进入药液箱(42),药液箱(42)中絮凝剂与水的配合比例为1∶1000,并用搅拌器(40)搅拌均匀后,打开闸阀(55),通过管路将药液送入储存器(43),打开闸阀(56),(60),开启螺杆泵(44)将药液输送到混合器(29),与混合器(29)中的煤泥水混合后,由提升泵(16)将混合物沿管路输送到带式压滤机(48),经过滤、挤压后,形成两种产物,一是清水,进入清水池;二是泥饼,由胶带输送机(49)送入原煤生产系统回收利用; 3.每次排污工作完成后,为预防排污管路、带式压滤机(48)、提升容器(47)、混合器(29)有沉淀物堆积,打开清水闸阀(52),(53)反冲洗,水源取自矿井自来水。
说明书
矿井污水自动处理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自动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尤其是一种矿井污水自动处理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矿井污水由少量的絮状物、塑料纸、油脂和大量的细小的煤炭颗粒与水混合所形成的混合物。进入矿井水仓后,不但造成水泵叶轮、冷缸、平衡盘等磨损加剧、而且极易堵塞吸水龙头,造成水泵不能运行而损坏甚至淹井事故的发生,大中型矿井主副水仓容积基本上在3000立方以上,如果采用传统的人工清理或采用机械进入水仓清理,不但增加职工的劳动强度,职工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而且机械设备在巷道的污水中行走不便利、空间有限、拆除与安装及布置管路困难、人员多、维修量大,因此必须采取科学的清理方法和工艺来保证矿井排水系统安全可靠。现有的矿井污水处理方法的效率还需提高,矿井的清仓难题依然存在,未能实现自动处理并循环利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当前矿井污水处理方法的效率不高,未能实现自动处理并循环利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矿井污水自动处理循环利用系统,该矿井污水自动处理循环利用系统经过科学分析和设计,完成对污水的吸取、输送、过滤、浓缩与脱水,清水排到地面绿化、泥饼进入原煤生产系统回收利用,清除了困扰矿井的清仓难题,实现了矿井污水自动处理循环利用,解决了安全隐患。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矿井污水自动处理循环利用系统结构包括:沉淀池A,沉淀池B,箅子,闸门,隔离墙板,主水仓,副水仓,排污泵,煤泥挡板,乳化泵,搅拌泵,排污泵,逆止阀,调节阀,混合器,游动小车,钢丝绳,改向轮,双向联动绞车,轨道,搅拌器,加药口,药液箱,储存器,螺杆泵,风阀,提升泵,提升容器,带式压滤机,胶带输送机,闸阀;沉淀池A和沉淀池B的尺寸均为长25000mm,宽1800mm,深2000mm,一用一备;沉淀池A和沉淀池B之间有用混凝土浇筑的隔离墙,隔离墙的宽度为 500mm;沉淀池A两端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装有箅子和闸门,同样,沉淀池 B两端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装有箅子和闸门;沉淀池A,沉淀池B与矿井主水仓以及副水仓通过水沟相贯通;在距矿井主水仓,副水仓下边坡点约10000mm 挖深水沟并建煤泥挡板,挡板高1800mm;在水沟中安装排污泵,根据煤泥量进行排污。箅子为进水口箅子,设在闸门外侧,以限制直径大于15mm的颗粒、絮状物、塑料纸进入沉淀池里;箅子为出水口箅子,设在闸门里侧,以限制直径大于0.5mm的颗粒进入矿井水仓;煤泥挡板作用是预防清理沉淀池A和沉淀池B 之前,0.5mm以上的煤炭颗粒进入矿井水仓。
沉淀池A和沉淀池B中分别设有游动小车,轨距为1800mm,长度为 1600mm,游动小车上分别装有搅拌泵和排污泵,两小车端头分别通过钢丝绳、改向轮与双向联动绞车相连,且由双向联动绞车牵引;乳化泵与搅拌泵通过管路相连,给搅拌泵供液,管路上安装闸阀;在排污泵的出口分别安装逆止阀,并通过排污管连接到混合器,在靠近混合器的入口处分别安装调节阀;混合器用直径 377mm钢管制作,钢管两端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封堵,安装高度距底板 1000mm,作为药液与污水的混合容器;闸阀为清水闸阀,水源取自矿井自来水,用于反冲洗;在沉淀池A和沉淀池B上方分别铺设轨道,轨道分别用于游动小车的行走。
药液箱和储存器用厚度为3mm的钢板加工而成,体积分别为1立方米和3 立方米;加药口位于药液箱上,用于向药液箱中加药;药液箱中装有搅拌器,用于将药液箱中的水和药物搅拌均匀;储存器的底部装有风阀和闸阀,风阀的风源引自矿井供风系统,当储存器中有沉淀物或药液结絮时,打开风阀冲散沉淀物或防止药液结絮,需要排污时,打开闸阀进行排污,保持药液箱清洁;药液箱和储存器通过管路连接,管路上安装闸阀;储存器和混合器通过管路连接,管路上安装闸阀,通过螺杆泵将药液输送到混合器中;混合器入口处的闸阀用于排污或反冲洗;提升容器与混合器通过管路相连,提升泵封装在提升容器中,提升泵与带式压滤机相连;带式压滤机下方有胶带输送机;在排污泵与混合器之间的排污管路上,安装闸阀,作用是反冲洗时,防止向主副水仓注入清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矿井污水自动处理循环利用系统经过科学分析和设计,完成对污水的吸取、输送、过滤、浓缩与脱水,清水排到地面绿化、泥饼进入原煤生产系统回收利用,清除了困扰矿井的清仓难题,实现了矿井污水自动处理循环利用,解决了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