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1.06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漂浮式污水处理器,包括外壳,外壳的一端开设有若干滤孔,外壳内部开设有呈螺旋状、并与滤孔连通的通道,外壳的另一端可拆卸设置有与通道连通的加药装置,加药装置包括一进水口和一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上均设置有过滤网,外壳远离滤孔的一端设置有与加药装置连通的水泵叶轮组件,外壳上还设置有用于提供浮力的漂浮组件。滤孔进行第一次过滤,活性炭纤维层进行第二次过滤,加药装置进行第三次过滤,多层设置的过滤使得污水能够干净排出进入水体中;另外,螺旋通道的设置在使得气液充分接触的基础上缩短了外壳的长度;浮力杆能够转动,方便了该设备的携带运输。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漂浮式污水处理器,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一端开设有若干滤孔(2),所述外壳(1)内部开设有呈螺旋状、并与所述滤孔(2)连通的通道(3),所述外壳(1)的另一端可拆卸设置有与所述通道(3)连通的加药装置(4),所述加药装置(4)包括一进水口和一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上均设置有过滤网(10),所述外壳(1)远离滤孔(2)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加药装置(4)连通的水泵叶轮组件,所述外壳(1)上还设置有用于提供浮力的漂浮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式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3)内壁上设置有活性炭纤维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漂浮式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叶轮组件包括与所述外壳(1)连通的保护罩(6)、以及设置于所述保护罩(6)内的水泵叶轮(5),所述保护罩(6)上开设有若干出水孔(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漂浮式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与保护罩(6)之间设置有收紧口(11),所述收紧口(11)的直径小于外壳(1)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漂浮式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口(11)外侧缠绕有锚绳(12),所述锚绳(12)远离外壳(1)的一端连接有锚体(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漂浮式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组件包括若干连接于外壳(1)靠近滤孔(2)一端的浮力杆(8),所述浮力杆(8)上可拆卸设置有浮力件(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漂浮式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靠近滤孔(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架(7),所述浮力杆(8)铰接设置于所述支架(7)远离外壳(1)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漂浮式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杆(8)上设置有卡条(9),所述浮力件(15)上设置有与卡条(9)连接的连接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漂浮式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浮力杆(8)上的与所述浮力件(15)间隔设置的种植网(16)。
说明书
漂浮式污水处理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漂浮式污水处理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水是地球上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当今世界,经济在高速发展,人类对于水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我们却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水危机,各种生活污水、垃圾和一些工农业生产污水的肆意排放,全国各大江河湖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呈发展趋势。而有些园林中湖水为死水,自净能力差,一旦污染,整治困难。当河流、湖泊等水域污染加重,也严重的危及到居民的生活与健康。
现阶段人工打捞,投药很难实现水质的快速治理,河湖边的污水厂以及处理基站以排放点为圆心,难以覆盖大面积的水体,基站建设成本高,位置固定单一,而园林内死水还需要提高含氧量。针对上述问题,专利公告号为CN204138454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漂浮式污水处理器,包括内部中空的芯轴;所述芯轴上设置有轮盘;所述轮盘上设置有一组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净化装置;所述芯轴内设置有水泵和出水口,所述轮盘与水泵间设置有一组集流管;所述轮盘内设置有密闭漂浮区。该实用新型不受场地限制可自由移动,进水口的高度低于出水口设置,此种结构使得净化后的水喷射进水面形成一张保护网,同时用来提高水体含氧量。
但是上述专利中的装置进水口低于出水口,工作时净化的水大部分来源于出水口刚净化的水,导致处理效果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处理器工作时净化的水大部分来源于出水口刚净化的水,导致处理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漂浮式污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漂浮式污水处理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开设有若干滤孔,所述外壳内部开设有呈螺旋状、并与所述滤孔连通的通道,所述外壳的另一端可拆卸设置有与所述通道连通的加药装置,所述加药装置包括一进水口和一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上均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外壳远离滤孔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加药装置连通的水泵叶轮组件,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用于提供浮力的漂浮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孔将水体上大的漂浮物如树枝、塑料袋等格挡在外侧,污水进入滤孔进入后,通过呈螺旋状的通道后进入加药装置中进行处理;加药装置是一种自动的将絮凝剂、阻垢剂、脱水剂等水处理药剂投加的装置,污水经过该装置的处理后,将污水中的污染性物质留在加药装置中,处理后水在水泵叶轮组件的作用下排至水体内部中,实现了污染性水体的有效处理;同时,由于通道呈螺旋状,污水通过通道时可以与空气进行充分的接触,气液接触时间延长,能大大增加氧气利用率,提高液体含氧量。
进一步的,所述通道内壁上设置有活性炭纤维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性炭纤维层表面有微孔,可以将含氮、磷元素有机物进行过滤。
进一步的,所述水泵叶轮组件包括与所述外壳连通的保护罩、以及设置于所述保护罩内的水泵叶轮,所述保护罩上开设有若干出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罩的设置可以防止鱼类靠近水泵叶轮,也可防止渔网、绳索等缠绕住水泵叶轮;同时起到了固定水泵叶轮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与保护罩之间设置有收紧口,所述收紧口的直径小于外壳的内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通道中汇集的水进入狭窄入口将加快水流速度,提高水泵叶轮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收紧口外侧缠绕有锚绳,所述锚绳远离外壳的一端连接有锚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体可在流动水内可以提供重力,从而将漂浮式污水处理器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其随波逐流。
进一步的,所述漂浮组件包括若干连接于外壳靠近滤孔一端的浮力杆,所述浮力杆上可拆卸设置有浮力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浮力件可拆卸设在浮力杆上,方便对浮力件的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靠近滤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架,所述浮力杆铰接设置于所述支架远离外壳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浮力杆可以转动,减小运输的体积。
进一步的,所述浮力杆上设置有卡条,所述浮力件上设置有与卡条连接的连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浮力件上的连接件与卡条连接,拆卸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污水处理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浮力杆上的与所述浮力件间隔设置的种植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种植网内可种植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可加速污水的净化,同时可阻挡污水中较大的漂浮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滤孔进行第一次过滤,活性炭纤维层进行第二次过滤,加药装置进行第三次过滤,多层设置的过滤使得污水能够干净排出进入水体中;另外,螺旋通道的设置在使得气液充分接触的基础上缩短了外壳的长度;浮力杆能够转动,方便了该设备的携带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