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移动式的污水处理设备

发布时间:2018-4-12 9:47:21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01.06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IPC分类号C02F9/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设备,其包括底部设有行走轮的车架、均安装于所述车架上的预处理装置、酸碱度处理装置、液相收集装置以及固相收集装置;该移动式污水处理设备整体设置在车架上,通过行走轮可随意移动,降低了设备的转场难度,提高了灵活性;同时,其通过设置预处理装置通过过滤和振打,进行较为彻底的固液分离,除去废水中的大部分固体成分,从而避免了大部分的固相成分进入酸碱处理装置,降低了固态成分对处理池的磨损,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了维修和维护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设有行走轮(11)的车架(1)、均安装于所述车架(1)上的预处理装置(2)、酸碱度处理装置(3)、液相收集装置(4)以及固相收集装置(5);

  所述预处理装置(2)包括箱体(21)、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箱体(21)内的过滤网(22),和用于间歇振打所述过滤网(22)的振打棒(23),所述振打棒(23)通过传动杆(24)与电机(25)传动连接,所述过滤网(22)在所述箱体(21)内以10°-15°的预设角度倾斜设置,且所述过滤网(22)的低端通过螺旋输送机(6)与所述固相收集装置(5)相连通;所述箱体(21)的顶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通过进水管路与水源相连通;所述箱体(21)的侧向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路与所述酸碱度处理装置(3)相连通;

  所述酸碱度处理装置(3)包括酸存储器(31)、碱存储器(32)、过滤器(33)和控制器(34);所述出水管路上按照废水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用于检测废水酸碱度的第一测量点和第二测量点,所述第一测量点和第二测量点均连接有酸碱度测量装置,所述出水管路在所述第一测量点和第二测量点之间还连通有酸碱度调节管组,所述酸碱度调节管组包括与所述酸存储器(31)连通的第一支路和与所述碱存储器(32)连通的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均设置有用于控制所在支路液体流量的泵,且与所述出水管路连通,所述控制器(34)与所述泵控制连接;所述过滤器(33)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煤粉,所述出水管路的出口与所述过滤器(33)的入口连通,所述过滤器(33)的出水口与液相收集装置(4)相连通;

  所述固相收集装置(5)包括锥形筒体、排污阀和排污管,所述锥形筒体的大径端向上敞开并与所述过滤网(22)的低端通过螺旋输送机(6)相连通,所述锥形筒体的小径端设有挡板,所述排污管的一端穿过所述挡板与所述锥形筒体的内侧连通,另一端与排污槽连通,所述排污阀设于所述挡板和所述排污管 之间,所述锥形筒体的侧壁上由下至上设有可视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三测量点,所述第三测量点设置在所述第二测量点之后,所述第三测量点也连接有酸碱度测量装置,且所述酸碱度调节管组为两组,第一组酸碱度调节管组与所述出水管路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测量点和第二测量点之间,第二组酸碱度调节管组与所述出水管路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二测量点和所述第三测量点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24)在所述过滤网(22)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且所述振打棒有多个,各所述振动板均布于所述传动杆(24)的延伸方向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架(1)上的絮凝剂存储器,所述絮凝剂存储器通过第三支路与所述出水管路连通,所述第三支路也设置有用于控制流量的与所述控制器(34)控制连接的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路与所述出水管路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二测量点和第三测量点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添加剂存储器,所述添加剂存储器与所述出水管路通过第四支路连通,所述第四支路也设置有用于控制流量的与所述控制器(34)控制连接的泵。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移动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11)包括万向轮和制动件。

  说明书

  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节能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环保部门对于企业污水处理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一般根据水质状况和处理后的水的去向来确定污水处理程度。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是短纤维,悬浮物去除率达95%出水效果好。三级处理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处理后的污水可回收再利用,属于深度处理。而现有的废水处理装置主要针对废水集中处理,设备复杂、投资大、占地面积大、施工时间长,且设备固定,不可移动,工作场所的灵活性较差,转场困难;另外,对于某些特殊企业来讲,其废水中可能存在较多固态成分,直接进入处理设备会对部件造成磨损,影响设备使用寿命。

  因此,提供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设备,以期降低设备的转场难度,提高灵活性,同时降低固态成分对处理池的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修和维护成本,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设备,以期降低设备的转场难度,提高灵活性,同时降低固态成分对处理池的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修和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式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底部设有行走轮的车架、均安装于所述车架上的预处理装置、酸碱度处理装置、液相收集装置以及固相收集装置;其中,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箱体内的过滤网,和用于间歇振打所述过滤网的振打棒,所述振打棒通过传动杆与电机传动连接,所述过滤网在所述箱体内以10°-15°的预设角度倾斜设置,且所述过滤网的低端通过螺旋输送机与所述固相收集装置相连通;所述箱体的顶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通过进水管路与水源相连通;所述箱体的侧向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路与所述酸碱度处理装置相连通;所述酸碱度处理装置包括酸存储器、碱存储器、过滤器和控制器;所述出水管路上按照废水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用于检测废水酸碱度的第一测量点和第二测量点,所述第一测量点和第二测量点均连接有酸碱度测量装置,所述出水管路在所述第一测量点和第二测量点之间还连通有酸碱度调节管组,所述酸碱度调节管组包括与所述酸存储器连通的第一支路和与所述碱存储器连通的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均设置有用于控制所在支路液体流量的泵,且与所述出水管路连通,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泵控制连接;所述过滤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煤粉,所述出水管路的出口与所述过滤器的入口连通,所述过滤器的出水口与液相收集装置相连通;所述固相收集装置包括锥形筒体、排污阀和排污管,所述锥形筒体的大径端向上敞开并与所述过滤网的低端通过螺旋输送机相连通,所述锥形筒体的小径端设有挡板,所述排污管的一端穿过所述挡板与所述锥形筒体的内侧连通,另一端与排污槽连通,所述排污阀设于所述挡板和所述排污管之间,所述锥形筒体的侧壁上由下至上设有可视窗。

  工作时,带有固相成分的废水经进水管路进入预处理装置的箱体内,废水经过过滤网时,大部分固相成分留在过滤网的网面上方,去除了大部分固相成 分的废水经过出水管路进入酸碱度处理装置,留在过滤网上的固相成分经振动与网面脱离,并通过螺旋输送机送入固相收集装置。废水进入酸碱度处理装置时,通过第一测量点获得废水的PH值,控制器通过酸碱度调节管组中的泵控制加入废水中酸或碱,从而调节废水的PH值,通过第二测量点获得第一次处理后废水的PH值,并对加入废水的酸或碱的量进行修正,使处理后的废水PH值达到预设标准,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液相收集装置进行排放或再利用。

  这样,该移动式污水处理设备整体设置在车架上,通过行走轮可随意移动,主要适用于临时性酸碱废水处理,降低了设备的转场难度,提高了灵活性;同时,其通过设置预处理装置通过过滤和振打,进行较为彻底的固液分离,除去废水中的大部分固体成分,从而避免了大部分的固相成分进入酸碱处理装置,降低了固态成分对处理池的磨损,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了维修和维护成本。同时,在过滤网处均设置有振打棒,通过振打棒在预定的时间内振打网面,将网面下方的废水或残渣及时振落,从而避免了发生过滤筛堵塞的状况。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三测量点,所述第三测量点设置在所述第二测量点之后,所述第三测量点也连接有酸碱度测量装置,且所述酸碱度调节管组为两组,第一组酸碱度调节管组与所述出水管路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测量点和第二测量点之间,第二组酸碱度调节管组与所述出水管路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二测量点和所述第三测量点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杆在所述过滤网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且所述振打棒有多个,各所述振动板均布于所述传动杆的延伸方向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絮凝剂存储器,所述絮凝剂存储器通过第三支路与所述出水管路连通,所述第三支路也设置有用于控制流量的与所述控制器控制连接的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支路与所述出水管路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二测量点和第三测量点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添加剂存储器,所述添加剂存储器与所述出水管路通过 第四支路连通,所述第四支路也设置有用于控制流量的与所述控制器控制连接的泵。

  进一步地,所述行走轮包括万向轮和制动件。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