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4.27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IPC分类号C02F1/28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RO浓水的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装置、搅拌装置、活性炭填加装置、控制装置和排出装置;进水装置包括提升泵及与废水池连通的进水管,提升泵连接进水管,进水管上设第一电动阀;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容器、液位检测器和搅拌器,液位检测器和搅拌头位于搅拌容器内,搅拌容器分别连通提升泵、活性炭填加装置;排出装置包括电机、排水管和具有第二电动阀的沉积物排出管,电机连接沉积物排出管,沉积物排出管连通搅拌容器的沉淀物排出口,排水管连接搅拌容器的出水口;控制装置分别连接提升泵、第一电动阀、搅拌器、活性炭填加装置、第二电动阀和电机。该装置既能有效吸附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又能减少活性炭投入量、提高处理后的水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RO浓水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装置、搅拌装置、活性 炭填加装置、控制装置和排出装置;所述进水装置包括提升泵以及与废水池连通的进水 管,提升泵连接进水管,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电动阀;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容器、液 位检测器和具有搅拌头的搅拌器,液位检测器和搅拌头位于搅拌容器内,所述搅拌容器 与提升泵、活性炭填加装置分别通过第一输入管路、第二输入管路连通;所述排出装置 包括电机、排水管和设有第二电动阀的沉积物排出管,所述电机连接沉积物排出管,所 述沉积物排出管连通搅拌容器的沉淀物排出口,所述排水管连接搅拌容器的出水口;所 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提升泵、第一电动阀、搅拌器、活性炭填加装置、第二电动阀和电机 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O浓水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容器 为圆柱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RO浓水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 物排出口位于搅拌容器的底部,所述搅拌容器的底部呈倒立的锥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O浓水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 为PLC控制器。
说明书
一种RO浓水的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RO浓水的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加深,工业废水排放愈来愈烈,工业废水严重地污染了地表水和 地下水,成为影响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隐患。其中,RO浓水处理是工业废水 处理中的一大难题。
RO浓水,又称反渗透的水,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具有能耗高、处理效果不佳的问 题,历来是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的难题。作为处理废水的有效手段,活性炭吸附技术成为 去除难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有效方法。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污 染物吸附、沉淀下来,从而获得对环境污染小的水后排出。然而,传统的活性炭吸附处 理技术需要在工业废水中投入较大量的活性炭,严重地制约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既能够有效地吸附 废水中的有机物、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又能够减少活性炭投入量、提高处理后水质及稳 定性的RO浓水的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RO浓水的废水处理装置,其 特征在于,包括进水装置、搅拌装置、活性炭填加装置、控制装置和排出装置;所述进 水装置包括提升泵以及与废水池连通的进水管,提升泵连接进水管,进水管上设置有第 一电动阀;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容器、液位检测器和具有搅拌头的搅拌器,液位检测 器和搅拌头位于搅拌容器内,所述搅拌容器与提升泵、活性炭填加装置分别通过第一输 入管路、第二输入管路连通;所述排出装置包括电机、排水管和设有第二电动阀的沉积 物排出管,所述电机连接沉积物排出管,所述沉积物排出管连通搅拌容器的沉淀物排出 口,所述排水管连接搅拌容器的出水口;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提升泵、第一电动阀、搅 拌器、活性炭填加装置、第二电动阀和电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容器为圆柱体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沉淀物排出口位于搅拌容器的底部,所述搅拌容器的底部呈倒立的 锥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为PLC控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控制装置命令提升泵启动工作,将废水 池中的废水输送进搅拌容器内,同时活性炭填加装置向搅拌容器内加入活性炭,并由搅 拌器进行搅拌;当搅拌容器内的液位达到高液位时,则命令提升泵、搅拌器和活性炭填 加装置停止工作,并将搅拌后的废水经出水管排出,而吸附了有机污染物的活性炭沉淀 物则累积至搅拌容器的底部,然后循环执行废水进入、填加活性炭、搅拌和排废水过程, 以最终搅拌容器内活性炭的吸附量至饱和为止,然后将累积的活性炭沉淀物排出,从而 既有效地吸附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又减少了活性炭投入量、提 高了处理后的水质及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