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分拆式污泥输送车及其方法

发布时间:2018-4-19 9:10:1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10.21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IPC分类号B62D63/06; B60P3/00; B60P1/2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拆式污泥输送车及其方法。它包括车头、车厢、方向盘、GPS跟踪定位系统、污泥专运模式软件系统、升降器、球形顶器、牵引钩,厢体、进泥口、进泥口盖板、无线自动报警器、出泥口、出泥口插板、接水箱、厢体活动连接装置、托架活动连接装置、托架后横梁、托架偏后横梁、托架中横梁、托架偏前横梁、托架前横梁、托架右边纵梁、托架中纵梁、托架左边纵梁、牵引挂钩、半圆形顶盘、前轮、后轮、驾驶室、梁架、托架。本发明将污泥输送车的车头与车厢分拆,使一个车头可以分别牵引多个车厢,减少了污泥输送基本设备投资和操作人员,从而在大大提高污泥输送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污泥输送成本,也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分拆式污泥输送车,其特征在于:车头(1)设有驾驶室(30)和梁架(31),在驾驶室(30)中设有方向盘(3)、GPS跟踪定位系统(4)和污泥专运模式软件系统(5),在梁架(31)上设有升降器(6)、牵引钩(8),在升降器(6)上方设有球形顶器(7),分拆式污泥输车的车厢(2)设有厢体(9)和托架(32),在厢体(9)上方设有进泥口(10)和无线自动报警器(12),在进泥口(10)上设有进泥口盖板(11)、在厢体(9)后面的中部下方设有出泥口(13),出泥口(13)上设有出泥口插板(14),在出泥口(13)下方设有可拆装的接水箱(15),厢体(9)通过厢体活动连接装置(16)和托架活动连接装置(17)的相互结合,与托架(32)相连接,托架(32)上设有托架后横梁(18)、托架偏后横梁(19)、托架中横梁(20)、托架偏前横梁(21)、托架前横梁(22)、托架右边纵梁(23)、托架中纵梁(24)、托架左边纵梁(25),托架偏前横梁(21)和托架偏后横梁(19)的两边分别设有一组前轮(28)和后轮(29),每组轮子包括2~4个车轮,在托架前横梁(22)和托架中纵梁(24)的结合部设有牵引挂钩(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拆式污泥输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厢体(9)长为4.0~16.0m,宽为1.9~2.5m,高为1.8~2.7m,进泥口(10)为正方形,边长为0.6~1.0m,出泥口13长为0.4~0.8m,高为0.4~0.8m,出泥口插板14厚度为1.5~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拆式污泥输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泥口(13)的两边凹槽的宽度为2.05~5.05cm,长度为0.4~1.0m,深度为3~10cm,底边凹槽的宽度为2.05~5.05cm,长度为0.4~1.0m,深度为3~10cm,在每个凹槽的底面设有2~4个弹簧,在弹簧上面装有厚度为1.5~3.0cm的档板,弹簧在自然状态下的长度与档板的厚度之和为3~10cm,在两边的凹槽中,档板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0.4~1.0m和2.04~5.04cm,在底边的凹槽中,档板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0.4~1.0m和2.04~5.04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拆式污泥输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圆形顶盘(27)直径为15-40cm,球形顶器7直径为14-39cm。

  5.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输送车的分拆式污泥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机械脱水的污泥通过传送设备,直接送入进泥口(10)注入车厢(2)的厢体(9)内,在污泥即将注满厢体(9)时,无线自动报警器(12)亮起红色警示灯并发出警示声,污泥脱水车间的现场工作人员得到警示信号后,将污泥传送方向切换至待装状态的空厢体(9)进泥口(10),当厢体(9)装满污泥后,牵引挂钩(26)与在梁架(31)上设有的牵引钩(8)相连接,与此同时,在厢体(9)前面的中部下方设有的半圆形顶盘(27)与在升降器(6)上方设有的球形顶器(7)相接触,当污泥被输送至目的地,同时开启出泥口插板(14)和启动升降器(6),球形顶器(7)通过半圆形顶盘(27),将厢体(9)慢慢顶起,使厢体(9)向后倾斜,污泥在因倾斜而产生的重力作用下从出泥口(13)迅速流出,卸完污泥后,升降器(6)恢复水平状态,空车厢(2)被送回污泥脱水车间现场,将牵引挂钩(26)与牵引钩(8)分开,使车头(1)与车厢(2)分拆,车头(1)继续执行下一个牵引任务,车厢(2)继续履行污泥储存的功能,定期检查接水箱(15),按期清理污泥渗漏污水送污水处理厂处理。

  说明书

  分拆式污泥输送车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污泥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拆式污泥输送车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至2014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4400多座,污水处

  理量已达到1.57亿立方米/天,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在得到净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由此相伴而产生的污泥量(含水率80%)达4000万吨/年,并每年以10~15%的增长率而增加。

  污水处理厂污泥是一种含有病源微生物、多种有机和无机污染物以及重金属的固液混合体,是一类危害性极大的固体废弃物,如果不加以彻底地处理与控制,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如何安全经济地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环境难题。

  污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是国内外共同努力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国正在努力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各种污泥处理处置途径,然而,不论采用哪种具体的处理处置途径,污泥通常需要经过一定距离的输送至集中处理点的过程。从污水处理厂出来的污泥经过机械脱水后,含水率一般在80%左右,此时的污泥由于含有大量的游离水而呈半流体状态,加上体积庞大,以及污泥中的挥发物质会释放出异味气体,污泥的这些基本特性给长距离输送带来技术上的困难,特别是在污泥输送途中,从污泥中渗漏的泥浆给沿途的交通带来安全隐患,从污泥中散发的异味气体给周边的大气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在污水处理厂,通过带式压滤或板框压滤或螺旋脱水机等机械脱水的方式,可以将污泥中的部分游离水去除。传统的污泥输送方式是,当经过机械脱水的污泥积累到一定数量后,才被输送至污泥集中处理的地点,因此,在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脱水车间通常设有一定的污泥储存空间,然后再通过驳运工具输出,储存的污泥因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下而连续地散发出异味气体,这不仅使得操作人员不得不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工作,而且影响周边大气环境质量。另外,一般的污泥输送车一个车头带一个装载污泥的车厢,这样不仅造成污泥输送的基本设备投资增大,而且投入的人力资源成本也高。

  针对我国污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根据污泥的基本物性,结合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生的特点,我们发明了一种分拆式污泥输送车及其方法。这种分拆式污泥输送车,车厢与车头可以分拆,一个车头可以分别牵引多个车厢,从而不仅减少了污泥运输基本设备投资,而且因省略了污泥暴露式堆放过程和污泥驳运工序而减少了实际操作人员,从而大大节省了运输成本,运载污泥的车厢不仅能够确保污泥在长距离输送途中污水不渗漏、异味气体不外逸,而且具有污泥储存的功能,从而使污泥在经过机械脱水后不必暴露在空气下,而被直接送入污泥车厢内,减少了污泥输送的驳运工序,实现了清洁生产。

  分拆式污泥输送车上安装的GPS跟踪定位系统与污泥专运模式软件系统,通过网络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办公网相连接,可以使各级政府的职能部门,能够实时掌握了解每一车污泥所处的真实状况与最终的处理方式,从而为真正履行对污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有效监管职责提供了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分拆式污泥输送车及其方法。

  一种分拆式污泥输送车中的车头设有驾驶室和梁架,在驾驶室中设有方向盘、GPS跟踪定位系统和污泥专运模式软件系统,在梁架上设有升降器、牵引钩,在升降器上方设有球形顶器,分拆式污泥输车的车厢设有厢体和托架,在厢体上方设有进泥口和无线自动报警器,在进泥口上设有进泥口盖板、在厢体后面的中部下方设有出泥口,出泥口上设有出泥口插板,在出泥口下方设有可拆装的接水箱,厢体前面的中间底部设有开口朝下的半圆形顶盘,厢体通过厢体活动连接装置和托架活动连接装置的相互结合,与托架相连接,托架上设有托架后横梁、托架偏后横梁、托架中横梁、托架偏前横梁、托架前横梁、托架右边纵梁、托架中纵梁、托架左边纵梁,托架偏前横梁和托架偏后横梁的两边分别设有一组前轮和后轮,每组轮子包括2~4个车轮,在托架前横梁和托架中纵梁的结合部设有牵引挂钩。

  所述的厢体长为4.0~16.0m,宽为1.9~2.5m,高为1.8~2.7m,进泥口为正方形,边长为0.6~1.0m,出泥口13长为0.4~0.8m,高为0.4~0.8m,出泥口插板厚度为1.5~5cm。

  所述的出泥口的两边凹槽的宽度为2.05~5.05cm,长度为0.4~1.0m,深度为3~10cm,底边凹槽的宽度为2.05~5.05cm,长度为0.4~1.0m,深度为3~10cm,在每个凹槽的底面设有2~4个弹簧,在弹簧上面装有厚度为1.5~3.0cm的档板,弹簧在自然状态下的长度与档板的厚度之和为3~10cm,在两边的凹槽中,档板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0.4~1.0m和2.04~5.04cm,在底边的凹槽中,档板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0.4~1.0m和2.04~5.04cm。

  所述的半圆形顶盘直径为15-40cm,球形顶器直径为14-39cm。

  一种分拆式污泥输送方法是:经过机械脱水的污泥通过传送设备,直接送入进泥口注入车厢的厢体内,在污泥即将注满厢体时,无线自动报警器亮起红色警示灯并发出警示声,污泥脱水车间的现场工作人员得到警示信号后,将污泥传送方向切换至待装状态的空厢体进泥口,当厢体装满污泥后,牵引挂钩与在梁架上设有的牵引钩相连接,与此同时,在厢体前面的中部下方设有的半圆形顶盘与在升降器上方设有的球形顶器相接触,当污泥被输送至目的地,同时开启出泥口插板和启动升降器,球形顶器通过半圆形顶盘,将厢体慢慢顶起,使厢体向后倾斜,污泥在因倾斜而产生的重力作用下从出泥口迅速流出,卸完污泥后,升降器恢复水平状态,空车厢被送回污泥脱水车间现场,将牵引挂钩与牵引钩分开,使车头与车厢分拆,车头继续执行下一个牵引任务,车厢继续履行污泥储存的功能,定期检查接水箱,按期清理污泥渗漏污水送污水处理厂处理。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污泥输送车的车头与车厢分拆,使一个车头可以分别牵引多个车厢,减少了污泥输送基本设备投资和操作人员,从而在大大提高污泥输送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污泥输送成本,也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2)本发明可分拆的车厢同时具有污泥储存的作用,省略了传统的污泥暴露式堆放和驳运等工序,从而使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脱水车间实现清洁化生产。出泥口设计了接水装置,因此确保了污泥在储存和长距离输送途中,污水不渗漏,异味气体不外逸;

  3)本发明特别将升降器安装在车头,不仅便于操作,而且可以通过安装在厢体的半圆形顶盘灵活地使每个车厢的污泥迅速卸清,车头牵引钩通过与车厢牵引挂钩的连接,实现了一个车头牵引多个车厢的技术目标;

  4)本发明安装的GBS跟踪定位系统和污泥专运模式软件系统,可以使各级地方职能部门能够实时掌握了解每一车污泥所处的实际状态,从而为从源头开始对污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行使监管职责提供了保障。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