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污泥专运系统及其方法

发布时间:2018-4-19 9:12:2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10.21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IPC分类号B65F3/26; B60P1/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专运系统及其方法。它包括污泥专运中心、分拆式污泥输送车、分拆式污泥输送车车头、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车间现场、分拆式污泥输送车车厢和污泥处理点;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车间设有现场①车厢、现场②车厢、现场③车厢、现场④车厢、或更多,每个污泥脱水车间现场至少配有两个分拆式污泥输送车的车厢,其中一个处于注装污泥发挥储存功能的工作状态,另一个处于待装污泥的状态,污泥处理点包括污泥处理点A、污泥处理点B、或更多。本发明为建立污泥专运权制度及其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持,不仅可以从源头控制污泥对生态环境的二次污染,而且保障了对污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行使有效的监管职责。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专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专运中心、分拆式污泥输送车、分拆式污泥输送车车头、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车间现场、分拆式污泥输送车车厢和污泥处理点;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车间设有现场①车厢、现场②车厢、现场③车厢、现场④车厢、或更多,每个污泥脱水车间现场至少配有两个分拆式污泥输送车的车厢,其中一个处于注装污泥发挥储存功能的工作状态,另一个处于待装污泥的状态,污泥处理点包括污泥处理点A、污泥处理点B、或更多,污泥专运中心采用分拆式污泥输送车车头,牵引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车间现场装满污泥的分拆式污泥输送车车厢,输送至污泥处理点,污泥专运中心可供调度的分拆式污泥输送车的车头数量,由当地污泥日产量、污泥脱水车间现场①车厢、现场②车厢、现场③车厢、现场④车厢与污泥处理点A、污泥处理点B之间往返的累积距离决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专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拆式污泥输送车的车头(1)设有驾驶室(30)和梁架(31),在驾驶室(30)中设有方向盘(3)、GPS跟踪定位系统(4)和污泥专运模式软件系统(5),在梁架(31)上设有升降器(6)、牵引钩(8),在升降器(6)上方设有球形顶器(7),分拆式污泥输车的车厢(2)设有厢体(9)和托架(32),在厢体(9)上方设有进泥口(10)和无线自动报警器(12),在进泥口(10)上设有进泥口盖板(11)、在厢体(9)后面的中部下方设有出泥口(13),出泥口(13)上设有出泥口插板(14),在出泥口(13)下方设有可拆装的接水箱(15),厢体(9)前面的中间底部设有开口朝下的半圆形顶盘(27),厢体(9)通过厢体活动连接装置(16)和托架活动连接装置(17)的相互结合,与托架(32)相连接,托架(32)上设有托架后横梁(18)、托架偏后横梁(19)、托架中横梁(20)、托架偏前横梁(21)、托架前横梁(22)、托架右边纵梁(23)、托架中纵梁(24)、托架左边纵梁(25),托架偏前横梁(21)和托架偏后横梁(19)的两边分别设有一组前轮(28)和后轮(29),每组轮子包括2~4个车轮,在托架前横梁(22)和托架中纵梁(24)的结合部设有牵引挂钩(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专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厢体(9)长为4.0~16.0m,宽为1.9~2.5m,高为1.8~2.7m,进泥口(10)为正方形,边长为0.6~1.0m,出泥口13长为0.4~0.8m,高为0.4~0.8m,出泥口插板14厚度为1.5~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专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泥口(13)的两边凹槽的宽度为2.05~5.05cm,长度为0.4~1.0m,深度为3~10cm,底边凹槽的宽度为2.05~5.05cm,长度为0.4~1.0m,深度为3~10cm,在每个凹槽的底面设有2~4个弹簧,在弹簧上面装有厚度为1.5~3.0cm的档板,弹簧在自然状态下的长度与档板的厚度之和为3~10cm,在两边的凹槽中,档板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0.4~1.0m和2.04~5.04cm,在底边的凹槽中,档板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0.4~1.0m和2.04~5.04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专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圆形顶盘(27)直径为15-40cm,球形顶器7直径为14-39cm。

  6.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的污泥专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污泥专运中心,通过网络上传污泥输送的全部过程和最终处理的所有相关信息,GBS跟踪定位系统和污泥专运模式软件系统可以使每一车污泥的真实去向和最终处理结果,每时每刻均能显示,在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现场,经过机械脱水含水率为75-85%的污泥通过传送设备,直接送入进泥口注入分拆式污泥输送车车厢的厢体内,在污泥即将注满车厢时,无线自动报警器亮起红色警示灯并发出警示声,现场工作人员得到警示信号后,将污泥传送方向切换至待装状态的空车厢进泥口,警示信号同时传至污泥专运中心,污泥专运中心接收到来自现场信号后,车头将已卸完污泥的空车厢拉到现场等待装泥,同时将装满污泥的车厢牵引挂钩与车头梁架上的牵引钩相连接,在此同时,车头梁架上的球形顶器正好顶入车厢的半圆形顶盘中,车头通过牵引钩牵引装满污泥的车厢拉至相关的污泥处理点,当污泥被输送至目的地,通过开关开启出泥口插板,出泥口两边和底边凹槽内的弹簧将挡板顶出填满凹槽空间,与凹槽的边缘组成一个平面,使污泥能够顺利从厢体内排出,同时开启车头梁架上的升降器,球形顶器通过半圆形顶盘将厢体的前部缓慢顶起,使厢体内的污泥向后部流动,并从出泥口迅速被卸清,当卸清完厢体内的污泥后,升降器使厢体回到水平状态,同时关闭出泥口插板,车头将空车厢送至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车间现场,在储存和输送途中,从污泥中渗出的少量泥浆水沿出泥口的凹槽与插板之间的空隙,通过底边凹槽底面的漏水孔,被收集在接水箱中,当接水箱接满泥浆水后,现场工作人员将泥浆水取出,送污水处理厂处理。

  说明书

  污泥专运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污泥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泥专运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至2014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4400多座,污水处

  理量达到1.57亿立方米/天,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在得到净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由此相伴而产生的污泥量(含水率80%)达4000万吨/年,并每年以10~15%的增长率而增加。

  污水处理厂污泥是一种含有病源微生物、多种有机和无机污染物以及重金属的固液混合体,是一类危害性极大的固体废弃物,如果不加以彻底地处理与控制,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如何安全经济地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环境难题。

  污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是国内外共同努力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国正在努力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各种污泥处理处置途径,然而,不论采用哪种具体的处理处置途径,污泥从污水处理厂至集中处理点,通常需要经过一定距离的输送过程。在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车间,污泥经过机械脱水后,含水率一般在80%左右,此时污泥的物性,由于含有大量的游离水而呈半流体状态,加上体积庞大,以及污泥中的挥发物质会释放出异味气体,污泥的这些基本特性给长距离安全输送带来技术上的困难,特别是在污泥输送途中,从污泥中渗漏的泥浆给沿途的交通带来隐患,从污泥中散发的异味气体给周边的大气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传统的污泥输送方式是,污水处理厂污泥通过带式压滤或板框压滤或螺旋脱水机等机械脱水后,先在污泥脱水车间所设有的污泥储存空间堆放,当积累到一定数量后,通过驳运工具,装入污泥运输车,被输送至污泥集中处置的地点,由于污泥在堆放期间因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下会连续地散发出异味气体,因此,这不仅使得现场操作人员不得不在恶劣的生产环境下工作,而且影响周边大气环境质量。

  目前我国的污泥处理现状是,在由污泥产生——污泥输送——污泥处理等环节所组成的污泥处理系统中,由于没有实现从污泥输送就开始着手的源头控制,因此,当污泥从污水处理厂产生后,除少部分进行专业处理外,大部分处于无序状态,这使得各级地方职能部门无法监控污泥的真实去向,难以对污泥无害化处理真正履行监管职责,从而导致大量污泥随意倾倒,造成局部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抵消了污水处理带来的环境效益,更严重的是污泥中的污水下渗,造成地下水资源难以复原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污泥专运系统及其方法。

  一种污泥专运系统包括污泥专运中心、分拆式污泥输送车、分拆式污泥输送车车头、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车间现场、分拆式污泥输送车车厢和污泥处理点;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车间设有现场①车厢、现场②车厢、现场③车厢、现场④车厢、或更多,每个污泥脱水车间现场至少配有两个分拆式污泥输送车的车厢,其中一个处于注装污泥发挥储存功能的工作状态,另一个处于待装污泥的状态,污泥处理点包括污泥处理点A、污泥处理点B、或更多,污泥专运中心采用分拆式污泥输送车车头,牵引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车间现场装满污泥的分拆式污泥输送车车厢,输送至污泥处理点,污泥专运中心可供调度的分拆式污泥输送车的车头数量,由当地污泥日产量、污泥脱水车间现场①车厢、现场②车厢、现场③车厢、现场④车厢与污泥处理点A、污泥处理点B之间往返的累积距离决定。

  所述分拆式污泥输送车的车头设有驾驶室和梁架,在驾驶室中设有方向盘、GPS跟踪定位系统和污泥专运模式软件系统,在梁架上设有升降器、牵引钩,在升降器上方设有球形顶器,分拆式污泥输车的车厢设有厢体和托架,在厢体上方设有进泥口和无线自动报警器,在进泥口上设有进泥口盖板、在厢体后面的中部下方设有出泥口,出泥口上设有出泥口插板,在出泥口下方设有可拆装的接水箱,在厢体前面的中间底部设有开口朝下的半圆形顶盘,厢体通过厢体活动连接装置和托架活动连接装置的相互结合,与托架相连接,托架上设有托架后横梁、托架偏后横梁、托架中横梁、托架偏前横梁、托架前横梁、托架右边纵梁、托架中纵梁、托架左边纵梁,托架偏前横梁和托架偏后横梁的两边分别设有一组前轮后轮,每组轮子包括2~4个车轮,在托架前横梁和托架中纵梁的结合部设有牵引挂钩。

  所述的厢体长为4.0~16.0m,宽为1.9~2.5m,高为1.8~2.7m,进泥口为正方形,边长为0.6~1.0m,出泥口13长为0.4~0.8m,高为0.4~0.8m,出泥口插板14厚度为1.5~5cm。

  所述的出泥口的两边凹槽的宽度为2.05~5.05cm,长度为0.4~1.0m,深度为3~10cm,底边凹槽的宽度为2.05~5.05cm,长度为0.4~1.0m,深度为3~10cm,在每个凹槽的底面设有2~4个弹簧,在弹簧上面装有厚度为1.5~3.0cm的档板,弹簧在自然状态下的长度与档板的厚度之和为3~10cm,在两边的凹槽中,档板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0.4~1.0m和2.04~5.04cm,在底边的凹槽中,档板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0.4~1.0m和2.04~5.04cm。

  所述的半圆形顶盘径为15-40cm,球形顶器7直径为14-39cm。

  一种污泥专运方法是:污泥专运中心,通过网络上传污泥输送的全部过程和最终处理的所有相关信息,GBS跟踪定位系统和污泥专运模式软件系统可以使每一车污泥的真实去向和最终处理结果,每时每刻均能显示,在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现场,经过机械脱水含水率为75-85%的污泥通过传送设备,直接送入进泥口注入分拆式污泥输送车车厢的厢体内,在污泥即将注满车厢时,无线自动报警器亮起红色警示灯并发出警示声,现场工作人员得到警示信号后,将污泥传送方向切换至待装状态的空车厢进泥口,警示信号同时传至污泥专运中心,污泥专运中心接收到来自现场信号后,车头将已卸完污泥的空车厢拉到现场等待装泥,同时将装满污泥的车厢牵引挂钩与车头梁架上的牵引钩相连接,在此同时,车头梁架上的球形顶器正好顶入车厢的半圆形顶盘中,车头通过牵引钩牵引装满污泥的车厢拉至相关的污泥处理点,当污泥被输送至目的地,通过开关开启出泥口插板,出泥口两边和底边凹槽内的弹簧将挡板顶出填满凹槽空间,与凹槽的边缘组成一个平面,使污泥能够顺利从厢体内排出,同时开启车头梁架上的升降器,球形顶器通过半圆形顶盘将厢体的前部缓慢顶起,使厢体内的污泥向后部流动,并从出泥口迅速被卸清,当卸清完厢体内的污泥后,升降器使厢体回到水平状态,同时关闭出泥口插板,车头将空车厢送至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车间现场,在储存和输送途中,从污泥中渗出的少量泥浆水沿出泥口的凹槽与插板之间的空隙,通过底边凹槽底面的漏水孔,被收集在接水箱中,当接水箱接满泥浆水后,现场工作人员将泥浆水取出,送污水处理厂处理。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为建立污泥专运权制度及其实际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持,使各级地方政府的职能部门能够实时掌握了解每一车污泥最终的真实处理状态,从而不仅可以从源头控制污泥对环境的二次污染,而且保障了对污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行使有效的监督管理;

  2)本发明极大地提高了污泥输送效率,因而大大降低了污泥输送成本,同时也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3)本发明不仅使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车间实现清洁化生产,而且确保了污泥在储存和长距离输送途中的安全与环保。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