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3.24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IPC分类号C02F11/14; C02F11/00; C02F11/1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清淤用污泥脱水系统,污泥脱水系统包括加药装置、进泥装置、混合装置、脱水装置和泥饼输送装置,加药装置包括絮凝剂搅拌箱、絮凝剂储存箱和加药泵,絮凝剂储存箱的下端设置有出药口,出药口通过输送管与加药泵相连接,进泥装置包括污泥池、污泥出口阀、破碎装置、进泥泵和计量槽,计量槽上设置有液位调节计和回流口,混合装置包括絮凝混合槽,脱水装置包括离心脱水机,离心脱水机的下方设置有出液口和出泥口,出泥口的下方设置有烘干箱,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不仅提高了污泥脱水系统的脱水效果,而且延长了污泥脱水系统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也更加安全方便,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综合利用效率。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河道清淤用污泥脱水系统,所述污泥脱水系统包括加药装置、进泥装 置、混合装置、脱水装置和泥饼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装置包 括絮凝剂搅拌箱、絮凝剂储存箱和加药泵,所述絮凝剂搅拌箱内设置有第 二搅拌机,所述絮凝剂储存箱位于所述絮凝剂搅拌箱的下方,所述絮凝剂 储存箱的下端设置有出药口,所述出药口通过输送管与所述加药泵相连接, 所述进泥装置包括污泥池、污泥出口阀、破碎装置、进泥泵和计量槽,所 述污泥池内设置有第一搅拌机,所述破碎装置位于所述污泥出口阀与所述 进泥泵之间的所述输送管上,所述计量槽上设置有液位调节计和回流口, 所述回流口通过所述输送管与所述污泥池相通,所述混合装置包括絮凝混 合槽,所述絮凝混合槽上设置有混合液进口,所述混合液进口通过所述输 送管与所述加药装置和所述进泥装置相连接,所述絮凝混合槽内设置有第 三搅拌机,所述第三搅拌机上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桨 与搅拌叶,所述搅拌桨位于所述搅拌叶的上方,所述脱水装置包括离心脱 水机,所述离心脱水机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通过所述输送管与所 述混合装置相连接,所述离心脱水机的下方设置有出液口和出泥口,所述 出液口通过出液管与蓄水池相通,所述出泥口的下方设置有烘干箱,所述 泥饼输送装置位于所述烘干箱的下方,所述泥饼输送装置通过皮带输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用污泥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出药口与所述加药泵之间的所述输送管上设置有絮凝剂出口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用污泥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加药泵与所述混合液进口之间的所述输送管上设置有计量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用污泥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出液管内设置有过滤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用污泥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絮凝混合槽与所述进料口之间的所述输送管上设置有混合液出口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用污泥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搅拌桨与所述搅拌轴之间通过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用污泥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离心脱水机上设置有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进水口和加水泵。
说明书
一种河道清淤用污泥脱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河道清淤用污泥脱水系统。
背景技术
河道淤积已日益影响到防洪、排涝、灌溉、供水、通航等各项功能的正常 发挥,为恢复河道正常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必须进行河道清 淤疏浚工程。通过河道清淤工程,可以使河道变深、变宽,使得河水变得更加 清澈,水资源的质量也得到提高,而且还能够促进其防洪、防涝等正常功能发 挥,减少洪水危害。而河道清淤中对污泥的处理又尤为的重要,如果处理不当, 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目前,堆肥、填埋和焚烧是污泥处置常用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对污泥的 含水量有一定的要求。所以污泥的脱水是污泥处理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而现有 的污泥脱水方式大多采用热干化的方法,但是热干化过程中产生的能耗较大, 成本较高,而且污泥脱水的效果一般,效率也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河道清淤用污 泥脱水系统的技术方案,显著提高了污泥脱水系统的脱水效果,使用时也更加 安全且方便,降低了能耗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延长了其使用寿命,提高 了综合利用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河道清淤用污泥脱水系统,污泥脱水系统包括加药装置、进泥装置、 混合装置、脱水装置和泥饼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加药装置包括絮凝剂搅拌 箱、絮凝剂储存箱和加药泵,絮凝剂搅拌箱内设置有第二搅拌机,絮凝剂储存 箱位于絮凝剂搅拌箱的下方,絮凝剂储存箱的下端设置有出药口,出药口通过 输送管与加药泵相连接,进泥装置包括污泥池、污泥出口阀、破碎装置、进泥 泵和计量槽,污泥池内设置有第一搅拌机,破碎装置位于污泥出口阀与进泥泵 之间的输送管上,计量槽上设置有液位调节计和回流口,回流口通过输送管与 污泥池相通,混合装置包括絮凝混合槽,絮凝混合槽上设置有混合液进口,混 合液进口通过输送管与加药装置和进泥装置相连接,絮凝混合槽内设置有第三 搅拌机,第三搅拌机上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桨与搅拌叶,搅拌 桨位于搅拌叶的上方,脱水装置包括离心脱水机,离心脱水机上设置有进料口, 进料口通过输送管与混合装置相连接,离心脱水机的下方设置有出液口和出泥 口,出液口通过出液管与蓄水池相通,出泥口的下方设置有烘干箱,泥饼输送 装置位于烘干箱的下方,泥饼输送装置通过皮带输送;絮凝剂储存箱的设计, 可以将搅拌好的絮凝剂储存在絮凝剂储存箱中,加快了污泥脱水系统的工作速 度,提高了污泥脱水系统的工作效率,污泥出口阀的设计,使得污泥脱水系统 的使用更加的安全方便,提高了安全性能,破碎装置的设计,可以将污泥中大 的颗粒杂质切碎,有利于污泥的脱水,而且对于污泥脱水机起到了很好的保护 作用,避免大颗粒杂质堵塞脱水机,影响污泥脱水系统的工作效率,同时提高 了污泥脱水系统的使用寿命,使用也更加的安全方便,节约了成本,降低了能 耗,计量槽的设计可以有效的计量每次脱水的污泥量,使得污泥的脱水效果更 好,计量槽上的液位调节计和回流口的设计,可以通过调节液位调节计使得计 量槽中的污泥量得到控制,从而调节进泥量,而回流口可以将计量槽中多余的 污泥回流到污泥池中,提高了污泥脱水系统的工作效率和脱水效果,降低了资 源的浪费和能耗的损失,提高了整个系统的使用寿命,搅拌桨与搅拌叶的设计, 使得混合液的搅拌更加的充分完全,提高了污泥脱水的效率,脱水效果也更好, 降低了能耗,节约了成本,延长了使用寿命,烘干箱的设计,可以将泥饼中的 水分进一步的烘干,严格控制污泥的含水量,使得污泥脱水效果更好,降低了 能耗,泥饼输送装置可以通过皮带输送,将成品的泥饼输送带到下一个加工过 程,无需人工操作,实现自动化,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出药口与加药泵之间的输送管上设置有絮凝剂出口阀,絮凝剂出 口阀的设计,可以严格控制絮凝剂的输出,使用更加的安全方便,延长了使用 寿命。
进一步,加药泵与混合液进口之间的输送管上设置有计量计,计量计可以 计量絮凝剂的输送量,当输送量足够时,将絮凝剂出口阀关闭,提高了系统的 工作效率和安全性能,污泥脱水的效果也更好,降低了能耗,节约了成本。
进一步,出液管内设置有过滤层,过滤层可以将污泥脱出的水分中的细小 杂质进一步的过滤,避免水源的污染,也避免杂质堵塞,延长了使用寿命,节 约了成本。
进一步,絮凝混合槽与进料口之间的输送管上设置有混合液出口阀,混合 液出口阀可以控制混合液的输出,当混合液的输出量达到离心脱水机一次脱水 的量时,关闭混合液出口阀,等待下一次的命令,降低了能耗,提高了工作效 率和安全性能,脱水效果也更好。
进一步,搅拌桨与搅拌轴之间通过键连接,键连接使得搅拌桨与搅拌轴的 连接更加的牢固,也便于拆卸清洗,延长了使用寿命。
进一步,离心脱水机上设置有清洗装置,清洗装置包括进水口和加水泵, 清洗装置可以定时的清洗离心脱水机的内部,避免污泥堵塞情况的出现,提高 了污泥脱水机的工作效率,延长了离心脱水机的使用寿命,降节了成本,减少 了维修费。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破碎装置的设计,可以将污泥中大的颗粒杂质切碎,有利于污泥的脱水, 而且对于污泥脱水机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避免大颗粒杂质堵塞脱水机,影 响污泥脱水系统的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污泥脱水系统的使用寿命,使用也更 加的安全方便,节约了成本,降低了能耗;
2、离心脱水机上设置有清洗装置,清洗装置包括进水口和加水泵,清洗装 置可以定时的清洗离心脱水机的内部,避免污泥堵塞情况的出现,提高了污泥 脱水机的工作效率,延长了离心脱水机的使用寿命,降节了成本,减少了维修 费;
3、计量槽的设计可以有效的计量每次脱水的污泥量,使得污泥的脱水效果 更好,计量槽上的液位调节计和回流口的设计,可以通过调节液位调节计使得 计量槽中的污泥量得到控制,从而调节进泥量,而回流口可以将计量槽中多余 的污泥回流到污泥池中,提高了污泥脱水系统的工作效率和脱水效果,降低了 资源的浪费和能耗的损失,提高了整个系统的使用寿命;
4、烘干箱的设计,可以将泥饼中的水分进一步的烘干,严格控制了污泥的 含水量,使得污泥脱水效果更好,降低了能耗。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不仅提高了污泥脱水系统的脱水效果, 而且延长了污泥脱水系统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也更加安全方便, 降低了能耗,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综合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