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菌生产过程中污水处理设备

发布时间:2018-4-29 12:40:2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4.11.13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56; C02F1/5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菌生产过程中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流化床床体、污水提升泵、管道增压泵以及鼓风系统,所述污水处理设备前端设置有储水箱1,所述储水箱1的后端为污水提升泵2,所述污水提升泵2的下端与第一加药机5、第二加药机6;所述混合箱9连接在管道增压泵12上,再通过管道直接连接到流化床4上;所述流化床4分别通过流水管13、污泥排放管通14向外部;所述流化床采用自动与手动相结合,底部为倒锥形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混凝造粒,生物降解,固液分离来达成污水净化的目的。它有机地结合了污水的物化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是菌类生产过程中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的扩展。

  权利要求书

  1.菌生产过程中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流化床床体、污水提升泵、管道增 压泵以及鼓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设备前端设置有储水箱(1), 所述储水箱(1)的后端为污水提升泵(2),所述污水提升泵(2)上端通过 水管(3)连接到流化床(4),所述污水提升泵(2)的下端与第一加药机(5) 相连,第一加药机(5)的右端连接第二加药机(6),所述第一加药机(5)、 第二加药机(6)分别通过第一加药管(7)、第二加药管(8)与混合箱(9) 相连,所述污水提升泵(2)、第一加药机(5)、第二加药机(6)的重心在一 个水平线上;所述第二加药机(6)的另一端分别通过鼓风机(10)、爆气管 (11)连接到所述流化床(4)上;所述混合箱(9)连接在管道增压泵(12) 上,再通过管道直接连接到流化床(4)上;所述流化床(4)分别通过流水 管(13)、污泥排放管通(14)向外部;所述流化床(4)包括有内筒(15)、 外筒(16)和泥筒(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生产过程中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述流化床采用自动与手动相结合,底部为倒锥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生产过程中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述内筒顶部设有搅拌电机,带动中心轴上的搅拌叶片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生产过程中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述加药管中分别投入PAM与PAC。

  说明书

  菌生产过程中的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设备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菌生产过程中的污水处 理设备。

  背景技术

  药用菌,一般意义是指那些用于医药的大型真菌(蕈菌)。我国古代以其 菇菌子实体、菌核等入药,现代科技不仅实现许多药用菌的人工驯化栽培,还 能通过生物发酵、萃取等生物技术,利用其菌丝体及其代谢产物。我国利用真 菌作为药物治病至少已有2500年历史。我国最早的药物书《神农本草经》及历 代本草书中记载有:灵芝、茯苓、猪苓、冬虫夏草等药用真菌。我国药用真菌 资源丰富,已查明的就有200多种,对药用真菌系统的研究是从20世纪60年 代开始的。早期的工作着重于人工栽培研究,如茯苓、猴头、灵芝等人工栽培 研究。70年代以来,对药用真菌的开发利用已从早期的使用子实体配伍入药发 展到工业深层发酵,物理、化学方法提取有效成分,改造结构成分,给药途径 除了口服外,还发展了针剂。同时,在药理、药化、临床实验、制药工艺等方 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药用菌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设备往往十分庞大,而产生 的污水也很难处理,不符合现代的环保观念,同时效率较低,因此实践中,一 直在探索一种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污染较少的污水处理设备。虽然这些年我 国经济已经有了飞跃式的发展,但是由于基础薄弱,相对于很多发达国家经济 还落后很多,其高昂的运行管理费用也难以长期维持,导致污水处理率低下。 据调查,污水的实际处理率远低于设施的处理能力。另外,污水处理技术相对 复杂,很多工作人员缺乏过硬的技术素质,不能保证污水设备的正常运行。另 外,我国长期沿袭西方国家的处理技术,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发展了一些 自有技术,但相比国外仍然落后很多,污水技术选择时没有结合菌类生产的实 际情况,导致处理效率低下,能耗高,设备维修率高,自动化程度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菌生产过程中的污水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菌生产过程中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流化床床体、污水提升泵、管道增压 泵以及鼓风系统,所述污水处理设备前端设置有储水箱1,所述储水箱1的后端 为污水提升泵2,所述污水提升泵2上端通过水管3连接到流化床4,所述污水 提升泵2的下端与第一加药机5相连,第一加药机5的右端连接第二加药机6, 所述第一加药机5、第二加药机6分别通过第一加药管7、第二加药管8与混合 箱9相连,所述污水提升泵2、第一加药机5、第二加药机6的重心在一个水平 线上;所述第二加药机6的另一端分别通过鼓风机10、爆气管11连接到所述流 化床4上;所述混合箱9连接在管道增压泵12上,再通过管道直接连接到流化 床4上;所述流化床4分别通过流水管13、污泥排放管通14向外部;所述流化 床4包括有内筒15、外筒16和泥筒17。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流化床采用自动与手动相结合,底部为倒锥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筒顶部设有搅拌电机,带动中心轴上的搅拌叶片转 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加药管中分别投入PAM与PAC。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混凝造粒,生物降解,固液分离来达成污 水净化的目的。它有机地结合了污水的物化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是菌类生产 过程中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的扩展,且工艺流程短,占地面积小,设备投资小, 使用灵活,适用于处理小规模分散污水,针对菌类生产实际。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