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12.03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IPC分类号C02F3/2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碱消耗的硝化棉废水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调节池中的硝化棉废水调节pH值3~6,然后将调节pH值后的硝化棉废水送入一级厌氧池进行处理,一级厌氧池出水全部送入二级厌氧池进行处理,二级厌氧池出水部分回流至调节池用于调节硝化棉废水pH值,其余二级厌氧池的出水送入缺氧池进行处理。本发明方法可有效的减少废水处理中烧碱的消耗,体统平稳运行,出水达标,值得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书
1.减少碱消耗的硝化棉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池中的硝化棉废水调节pH值 3.0~6.0,然后将调节pH值后的硝化棉废水送入一级厌氧池进行处理,一级厌氧池出水全部 送入二级厌氧池进行处理,二级厌氧池出水部分回流至调节池用于调节硝化棉废水pH值,其 余二级厌氧池的出水送入缺氧池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碱消耗的硝化棉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池中的 硝化棉废水调节pH值4.0~5.0。
说明书
减少碱消耗的硝化棉废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处理过程中的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少碱消耗的硝化棉废水处 理方法。
背景技术
以棉短绒为原料的硝化棉的生产,首先是将棉短绒经开棉机梳解、除杂后,喷入一定浓 度、温度、数量的碱液浸润,经挤压混合,由螺旋输送机送入蒸煮锅内进行蒸煮。在一定的 温度及压力的蒸煮条件下,棉短绒中的脂肪、蜡质被皂化和乳化,含氮物质,低糖类及棉籽 皮壳等被破坏后溶于碱液中;纤维素聚合度较大的分子“降解”为聚合度较小的分子,经“降 解”作用后的棉纤维粘度相应降低。蒸煮后,将棉料用泵送至连续洗涤机进行洗涤,洗去棉 料中的残碱和可溶性杂质,洗涤后的棉料进行酸化和漂白,然后脱水烘干制成精制棉。精制 棉经在硝化工序与一定成份﹑温度﹑数量的硝硫混酸,发生硝化后反应生成硝化棉。硝化棉 经驱酸和煮洗,去除其中的残酸。硝化棉经煮洗安定处理和降粘后,进行脱水和驱水包装。 硝化工序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水,硝化棉酸性废水主要含有硝酸、硫酸,酸水经废水处理达标 后排放。
硝化棉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液,特别是硝化工序会产生的大量酸性废水,脱脂 过程也会产生的黑液,包括浓黑液和稀黑液,稀黑液排放至调节池,浓黑液进一步处理后产 生的废液也送入调节池。调节池内收集的各种废液统称为硝化棉废水,硝化棉废水呈酸性, 常规处理方式是先加入大量烧结调节pH至中性,然后送入生化系统进行处理。调节池内的硝 化棉废水由于其他废液的连续进入,pH值时时变化、不易控制,调节时间长,烧碱的投入大 大提高处理成本,给生产和经济效益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少碱消耗的硝化棉废水处理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减少碱消耗的硝化棉废水处理方法,调节 池中的硝化棉废水调节pH值3.0~6.0,然后将调节pH值后的硝化棉废水送入一级厌氧池进 行处理,一级厌氧池出水全部送入二级厌氧池进行处理,二级厌氧池出水部分回流至调节池 用于调节硝化棉废水pH值,其余二级厌氧池的出水送入缺氧池进行处理。
其中,上述方法调节池中的硝化棉废水调节pH值4.0~5.0。
进一步的,可将调节池中的硝化棉废水调节pH值4.0~4.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发明人发现进入生化处理系统的废水并非一定需将pH调节至中 性,因为生化系统中存在大量的缓冲物质,对酸、碱均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因此逐渐减少烧 碱的加入量,进入生化系统的废水pH也逐渐减低,由此最终可以将硝化棉废水pH值控制在 3~6仍然能够满足生化处理系统的要求,废水处理达标,实现硝化棉废水的处理基本不加烧 碱(突发情况下加入少量烧碱,即当大量酸性废水进入到调节池时才需要加入少量烧碱进行 调节)。同时,由于生化系统出水的回流,增加了pH的缓冲能力,有利于操作。按照本发明 方法实施后,没有出现因pH调节影响废水处理和生产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