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碳氮比城市污水脱氮系统及处理工艺

发布时间:2018-5-11 13:26:35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4.07.08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1/16; C02F3/28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厌氧氨氧化的低碳氮比城市污水脱氮系统及处理工艺,包括生物吸附、厌氧氨氧化、亚硝化、膜技术和厌氧消化单元,其中生物吸附单元包括曝气池和沉淀池。曝气池与沉淀池连接,沉淀池与厌氧氨氧化池连接,厌氧氨氧化池与设置有膜组件的亚硝化池连接,厌氧消化单元为单独的污泥处理单元。本发明工艺流程短、系统启动时间短、脱氮性能稳定高效、出水总氮达标、运行能耗物耗低、剩余污泥产量低。利用生物吸附对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生物吸附去除,并对生物吸附段排放的富含有机物的污泥经中温厌氧消化处理产沼气,用于中温厌氧消化池自身和低温下厌氧氨氧化池的加热保温,既可实现城市污水有机物的资源化,又进一步降低工艺运行能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厌氧氨氧化的低碳氮比城市污水脱氮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依次设置的曝气池(1)、沉淀池(2)、厌氧氨氧化池(3)、亚硝化池(4)、中温污泥厌氧消化池(13),曝气池(1)的进口端与城市污水进水管道(7)连接,曝气池(1)的出口端与沉淀池(2)的进口端连接,沉淀池(2)的出口端与厌氧氨氧化池(3)的进口端连接,厌氧氨氧化池(3)的出口端与亚硝化池(4)的进口端连接,亚硝化池(4)中设置膜组件(5),膜组件(5)的出水端连接膜出水管道(8),在膜出水管道(8)上设置抽吸泵(6),亚硝化池(4)的出口端通过混合液回流管道(10)和剩余污泥管道(12)分别连接厌氧氨氧化池(3)和中温污泥厌氧消化池(13),中温污泥厌氧消化池(13)上连接沼气管道(14);所述沉淀池(2)底部的污泥出口分别通过污泥回流管道(9)和沉淀池排泥管道(11)连接曝气池(1)和中温污泥厌氧消化池(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厌氧氨氧化的低碳氮比城市污水脱氮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膜组件(5)采用中空纤维膜组件。

  3.一种基于厌氧氨氧化的低碳氮比城市污水脱氮处理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a、城市污水由城市污水进水管道(7)进入曝气池(1),在曝气池(1)内由来自沉淀池(2)的回流污泥对城市污水进行生物吸附,处理时间为20~40min,污泥回流比为20~50%;曝气池(1)排出的泥水混合液进入沉淀池(2)进行泥水分离,处理时间为1.5~2小时,曝气池1的MLSS为1.5~2.0g/L,DO浓度为0.2~0.4mg/L;

  b、沉淀池(2)排出的城市污水再与亚硝化池(4)的回流液混合后一起进入厌氧氨氧化池(3),回流液流量与城市污水流量的比例为200~400%,在厌氧氨氧化池(3)内在厌氧条件下进行3~4h的厌氧氨氧化反应;厌氧氨氧化池的MLSS为7~12g/L,SRT为50~60天,DO浓度宜不超过0.2mg/L;

  c、厌氧氨氧化池(3)的出水混合液进入亚硝化池(4)进行亚硝化反应,亚硝化池(4)的HRT为1~2h,MLSS为7~12g/L,DO浓度为1.5~2mg/L;

  d、亚硝化池(4)的混合液经设置在亚硝化池(4)中的膜组件(5)过滤后作为出水由膜出水管道(8)通过抽吸泵(6)排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厌氧氨氧化的低碳氮比城市污水脱氮处理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沉淀池(2)经沉淀池排泥管道(11)排放的污泥与亚硝化池(4)经剩余污泥管道(12)排入的剩余污泥一起进入中温厌氧消化池(13)进行约14~20天的污泥厌氧消化而产生沼气,沼气由沼气管道(14)排出。

  说明书

  基于厌氧氨氧化的低碳氮比城市污水脱氮系统及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厌氧氨氧化的低碳氮比城市污水脱氮系统及处理工艺,属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城市污水进水普遍具有碳氮比低的水质特征,据统计,2008年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BOD5/TN均值仅为3.49,60%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BOD5/TN低于4。

  对于低碳氮比城市污水的脱氮处理,通常采用传统的生物脱氮工艺,即硝化-反硝化工艺,包括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硝化反应是在好氧条件下,通过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作用,将氨氮氧化为硝酸盐氮,反硝化反应是在缺氧条件下,反硝化细菌以有机物为电子供体,将硝酸盐氮还原为氮气。但传统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存在运行能耗物耗高、需消耗有机碳源、剩余污泥产量大、碳排放量大、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不是一种可持续的污水处理工艺。

  厌氧氨氧化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荷兰Delft大学开发的一种新型生物脱氮技术,是指在厌氧或缺氧条件下,厌氧氨氧化细菌以NH4-N为电子供体,以NO2-N为电子受体,将NH4-N和NO2-N转化为N2的生物反应。与传统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相比,厌氧氨氧化技术具有节省能量、剩余污泥产量低、投资和运行费用低、可持续性等优点,在废水生物脱氮领域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目前,厌氧氨氧化已成功应用于污泥消化液、养猪场废水、焦化废水等高氨氮浓度废水的生物脱氮处理,但对于低氨氮浓度的城市污水的脱氮处理,由于存在倍增时间较长(11d)的厌氧氨氧化细菌难以富集、工艺系统启动时间长等技术问题,尚处于试验研究阶段。

  研究表明,膜技术可有效解决厌氧氨氧化细菌在反应器中的生物持留问题,可加速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还可提高系统污泥浓度,有利于提高厌氧氨氧化的脱氮效率。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膜技术的国产化,目前膜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领域,如MBR工艺,因此,借鉴膜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领域的成功应用经验,可为膜技术与厌氧氨氧化技术耦合应用于城市污水脱氮处理提供条件。

  一般来说,有机物是厌氧氨氧化反应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会对自养型厌氧氨氧化菌产生不利影响。为减缓进水有机物对厌氧氨氧化反应的不利影响,有研究认为可采取通过曝气池对有机物进行生物氧化的措施,但从污水资源化角度考虑,此种措施并不合理,应考虑污水中有机物的资源化利用,而污水处理工艺AB法的A段就可以实现污泥对进水大部分有机物的生物吸附,进而可为城市污水有机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厌氧氨氧化的低碳氮比城市污水脱氮系统及处理工艺,解决传统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存在的运行能耗物耗高、需消耗有机碳源、剩余污泥产量大、碳排放量大、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基于厌氧氨氧化的低碳氮比城市污水脱氮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依次设置的曝气池、沉淀池、厌氧氨氧化池、亚硝化池、中温污泥厌氧消化池,曝气池的进口端与城市污水进水管道连接,曝气池的出口端与沉淀池的进口端连接,沉淀池的出口端与厌氧氨氧化池的进口端连接,厌氧氨氧化池的出口端与亚硝化池的进口端连接,亚硝化池中设置膜组件,膜组件的出水端连接膜出水管道,在膜出水管道上设置抽吸泵,亚硝化池的出口端通过混合液回流管道和剩余污泥管道分别连接厌氧氨氧化池和中温污泥厌氧消化池,中温污泥厌氧消化池上连接沼气管道;所述沉淀池底部的污泥出口分别通过污泥回流管道和沉淀池排泥管道连接曝气池和中温污泥厌氧消化池。

  所述膜组件采用中空纤维膜组件。

  所述基于厌氧氨氧化的低碳氮比城市污水脱氮处理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a、城市污水由城市污水进水管道进入曝气池,在曝气池内由来自沉淀池的回流污泥对城市污水进行生物吸附,处理时间为20~40min,污泥回流比为20~50%;曝气池排出的泥水混合液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处理时间为1.5~2小时,曝气池1的MLSS为1.5~2.0g/L,DO浓度为0.2~0.4mg/L;

  b、沉淀池排出的城市污水再与亚硝化池的回流液混合后一起进入厌氧氨氧化池,回流液流量与城市污水流量的比例为200~400%,在厌氧氨氧化池内在厌氧条件下进行3~4h的厌氧氨氧化反应;厌氧氨氧化池的MLSS为7~12g/L,SRT为50~60天d,DO浓度宜不超过0.2mg/L;

  c、厌氧氨氧化池的出水混合液进入亚硝化池,亚硝化池的HRT为1~2h,MLSS为7~12g/L,DO浓度为1.5~2mg/L;

  d、亚硝化池的混合液经设置在亚硝化池中的膜组件过滤后作为出水由膜出水管道通过抽吸泵排出。

  所述沉淀池经沉淀池排泥管道排放的污泥与亚硝化池经剩余污泥管道排入的剩余污泥一起进入中温厌氧消化池进行约14~20天的污泥厌氧消化而产生沼气,沼气由沼气管道排出。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充分结合厌氧氨氧化技术、膜技术、AB法和厌氧消化技术的优点,工艺将厌氧氨氧化技术、膜技术、生物吸附技术和厌氧消化技术有机耦合,具有系统启动时间短、脱氮性能稳定高效、出水水质达标、剩余污泥产量低、污水有机物资源化利用率高、运行能耗物耗低、节省占地等优点;

  (2)膜技术与厌氧氨氧化技术耦合,可加速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启动,可提高系统污泥浓度,工艺系统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脱氮性能稳定高效,膜出水TN能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GB18918-2002);

  (3)采用该工艺对城市污水进行脱氮处理的同时,还可实现城市污水有机物的资源化利用,主要用于中温污泥厌氧消化池自身和低温下厌氧氨氧化单元的加热保温,可进一步降低工艺运行能耗;

  (4)该工艺是一种基于厌氧氨氧化的可持续生物脱氮工艺,适用于低氨氮浓度城市污水的脱氮处理,可为低碳氮比城市污水处理提供新思路。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