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3.12.19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回用装置,设于水解酸化池和生化反应池之间,包括连接二者的回流管路,回流管路设有污泥循环泵;还包括调节板,水解酸化池和生化反应池内分别至少设置一个调节板,回流管路的支路连接调节板的连通孔;回流管路还设有取样支路。该污泥回用装置可以对水解酸化池或生化反应池内调节板所在水层取样,通过取样污泥判断调节板所在位置的菌类浓度是否能够满足污水的降解需求,然后根据水解酸化池内不同水层对污泥的需求程度补充污泥,也可以根据生化反应池内不同水层的污泥浓度提供污泥,能够使污泥分布的更均匀,提高污泥中的菌类对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程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污泥回用装置的光伏污水处理系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回用装置,设于水解酸化池(1)和生化反应池(2) 之间,包括连接二者的回流管路(4),所述回流管路(4)设有污泥循 环泵(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板(6),所述调节板(6)内部为 空腔,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布多个连通所述空腔的孔洞(61),侧面具有 连通所述空腔的连通孔(62);所述水解酸化池(1)和所述生化反应 池(2)内分别至少设置一个所述调节板(6),所述回流管路(4)的 支路(41)连接所述连通孔(62),所述支路(41)上设有开关阀(7); 所述回流管路(4)还设有取样支路(4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 化池(1)和所述生化反应池(2)的竖直方向分别分布多个所述调节 板(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生 化反应池(2)分别通过所述回流管路(4)与一个所述水解酸化池(1) 连通,所述水解酸化池(1)和所述生化反应池(2)内分别设有三个 所述调节板(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生 化反应池(2)的所述回流管路(4)通过一个总管路与所述水解酸化 池(1)连通,所述污泥循环泵(5)和所述取样支路(42)均设置在 所述总管路上。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污泥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解酸化池(1)内的所述调节板(6)的面积等于所述水解酸化 池(1)的面积;所述生化反应池(2)内所述调节板(6)的面积等于 所述生化反应池(2)的面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 (6)的所述孔洞(61)布满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
7.一种光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水解酸化池(1)和生化反应池 (2)及设置在二者之间的污泥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回用 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污泥回用装置。
说明书
一种光伏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污泥回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污水处理系统及 其污泥回用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制造过程中,光伏污水主要为硅片车间的线锯、带锯和 清洗等工序产生的废弃切割液,含有碳化硅和聚乙二醇等有机物质。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光伏污水处理系统的流程图,图2为 一种典型的光伏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泥回用装置的结构简图。
光伏污水处理过程如图1所示,污水先经栅格进入调节池,然后 依次经絮凝反应池、平流式沉淀池、水解酸化池、生化反应池,处理 达标后才可排放,处理过程中,各步骤的作用如下:
格栅:拦截污水中粗大悬浮或漂浮状态污染物,保护后续处理设 施;
调节池:对有机物负荷进行缓冲,防止处理系统的负荷急剧增大; 控制pH值,保证后续物理化学作用阶段化学品用量的稳定;平衡水 温,减少对生化反应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冲击;
絮凝反应池:投加Ca(OH)2药剂和混凝剂,Ca(OH)2调节废水的 pH值,为后续生物反应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混凝剂能够使水中难以 沉淀的硅粉及胶体颗粒能互相聚合,长大至能自然沉淀的程度;
平流式沉淀池:污水从池的一端流入,水平方向流过池子,从池 的另一端流出;在进口处底部设贮泥斗,收集污水中的沉淀物;其它 部位池底的坡度均倾向贮泥斗;
水解酸化池:池内添加污泥,污泥为微生物载体,含有降解有机 污染物的各种菌类;池内严格厌氧,有机污水进入水解酸化池后,厌 氧菌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
生化反应池:水解酸化池内的污泥在推流器作用下流动,通过主 管路进入生化反应池,生化反应池为设有曝气装置的好氧段,好氧菌 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
污泥为微生物载体,含有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各种菌类,各种菌类 在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同时也会自我繁殖,生化反应池内的污泥可以回 收利用,为水解酸化池补充菌类,如图2所示,生化反应池2'和水解 酸化池1'之间设有主管路3'和污泥回用装置,污泥回用装置包括回流 管路4',回流管路4上设有污泥循环泵5',定期的开启污泥循环泵 5',将污泥泵回水解酸化池1'中重复利用。
水解酸化池1'和生化反应池2'中不同水层中污泥的浓度不同, 使得不同位置菌类的含量不同,对有机物的降解程度也不同。污泥回 用装置开启时,将生化反应池2'中的污泥直接泵回水解酸化池1'中, 使得水解酸化池1'中污泥浓度的分布更不均匀,污水通过后,不同位 置的有机物被降解的程度不同,影响了菌类对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程 度,进而影响了污水的处理进度。
因此,如何提高污泥中的菌类对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程度,是本 领域技术人员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泥回用装置,该污泥回用装置能够使 污泥的分布均匀,提高污泥中的菌类对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程度。本 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污泥回用装置的光伏污水处理 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泥回用装置,设于 水解酸化池和生化反应池之间,包括连接二者的回流管路,所述回流 管路设有污泥循环泵;还包括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内部为空腔,上表 面和下表面分布多个连通所述空腔的孔洞,侧面具有连通所述空腔的 连通孔;所述水解酸化池和所述生化反应池内分别至少设置一个所述 调节板,所述回流管路的支路连接所述连通孔,所述支路上设有开关 阀;所述回流管路还设有取样支路。
优选地,所述水解酸化池和所述生化反应池的竖直方向分别分布 多个所述调节板。
优选地,两个所述生化反应池分别通过所述回流管路与一个所述 水解酸化池连通,所述水解酸化池和所述生化反应池内分别设有三个 所述调节板。
优选地,两个所述生化反应池的所述回流管路通过一个总管路与 所述水解酸化池连通,所述污泥循环泵和所述取样支路均设置在所述 总管路上。
优选地,所述水解酸化池内的所述调节板的面积等于所述水解酸 化池的面积;所述生化反应池内所述调节板的面积等于所述生化反应 池的面积。
优选地,所述调节板的所述孔洞布满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光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水解酸化池和生化 反应池及设置在二者之间的污泥回用装置,所述污泥回用装置为上述 任一项所述的污泥回用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污泥回用装置,设于水解酸化池和生化反应池之间, 包括连接二者的回流管路,回流管路设有污泥循环泵;还包括调节板, 调节板内部为空腔,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布多个连通空腔的孔洞,侧面 具有连通空腔的连通孔;水解酸化池和生化反应池内分别至少设置一 个调节板,回流管路的支路连接连通孔,支路上设有开关阀;回流管 路还设有取样支路。
在水解酸化池或生化反应池内,污泥量较多的位置,菌类较多, 污泥量较少的位置,菌类较少,能够通过污泥量判断菌类的浓度。该 污泥回用装置的回流管路通过调节板与水解酸化池和生化反应池连 通,通过取样支路和调节板的结构可以对调节板所在的水层进行取样, 通过取样污泥的状态能够获得调节板所在位置的菌类浓度,并判断菌 类浓度是否能够满足对污水的降解需求。
当水解酸化池内调节板所在位置的污泥量不够时,可以通过污泥 回用装置对此处补充污泥,开启污泥循环泵和相应的开关阀,生化反 应池内的污泥通过回流管路进入水解酸化池内调节板的空腔,然后通 过孔洞进入水解酸化池。
该污泥回用装置能够根据水解酸化池内调节板所在水层对污泥 的需求程度提供需要补给的污泥;同时也可以根据生化反应池内调节 板所在水层的污泥浓度提供回用的污泥,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使水 解酸化池和生化反应池内的污泥分布的更均匀,提高污泥中的菌类对 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程度。
具体的,水解酸化池和生化反应池的竖直方向分别分布多个调节 板。多个调节板分布在不同的水层内,可以对不同水层进行取样,获 得各水层的污泥含量,判断水解酸化池内各水层是否需要补给污泥, 还能够判断生化反应池内那个水层的污泥含量较多,适合提供回用的 污泥。
一种具体的方式中,两个生化反应池分别通过回流管路与一个水 解酸化池连通,水解酸化池和生化反应池内分别设有三个调节板。两 个生化反应池的回流管路通过一个总管路与水解酸化池连通,污泥循 环泵和取样支路均设置在总管路上。
进一步具体的方式中,水解酸化池内的调节板的面积等于水解酸 化池的面积;生化反应池内调节板的面积等于生化反应池的面积,调 节板的面积等于其所在反应池的面积。
优选地,调节板的孔洞布满上表面和下表面。调节板的结构有助 于污泥的取样和回用,通过调节板抽取或补给的污泥均分布在整个水 层上,有助于污泥的均匀分布。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光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水解酸化池和生化 反应池及设置在二者之间的污泥回用装置,所述污泥回用装置为上述 任一项所述的污泥回用装置。
上述污泥回用装置能够使污泥的分布均匀,提高污泥中的菌类对 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程度,则具有上述污泥回用装置的光伏污水处理 系统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同时提高了该光伏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