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余热发电车间中水、污水改进系统

发布时间:2018-6-3 13:23:1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4.01.03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IPC分类号C02F1/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回收利用的余热发电车间中水、污水改进系统,包括2#立磨和3#立磨,其特征在于3#立磨上设置有管线A,管线A上设置有一岔口,岔口分别与中水池和污水处理处相连,中水处理处通过管线A分别与中水池和制水车间相连,循环水池通过管线A与制水车间和中水处理处之间的管线A相连,相连处为连接点A,连接点A靠近制水车间一侧,5000t循环水池一端通过管线A与3#立磨相连,另一端通过管线B与3#立磨和岔口之间的管线A相连,中水池通过管线B与污水处理处和岔口之间的管线A相连,改造后的运行方式比较安全,提高了立磨的用水安全,减少运行人员的操作频次,同时也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余热发电车间中水、污水改进系统,包括2#立磨(1)和3#立磨(2),其特 征在于所述3#立磨(2)上设置有管线A(3),管线A(3)上设置有一岔口(4),所述 岔口(4)分别与中水池(5)和污水处理处(6)相连,中水处理处(7)通过管线A(3) 分别与中水池(5)和制水车间(8)相连,循环水池(9)通过管线A(3)与制水车间(8) 和中水处理处(7)之间的管线A(3)相连,相连处为连接点A(10),连接点A(10) 靠近制水车间(8)一侧,所述5000t循环水池(11)一端通过管线A(3)与3#立磨(2) 相连,另一端通过管线B(12)与3#立磨(2)和岔口(4)之间的管线A(3)相连,所 述中水池(5)通过管线B(12)与污水处理处(6)和岔口(4)之间的管线A(3)相连, 所述污水处理处(6)通过管线B(12)与制水车间(8)和中水处理处(7)之间的管线 A(3)相连,相连处为连接点B(13),所述连接点B(13)靠近中水处理处(7)一侧, 所述2#立磨(1)通过管线A(3)与3#立磨(2)并行相连。

  说明书

  一种余热发电车间中水、污水改进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发电车间中水、污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余热发 电车间中水、污水改进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发电行业是耗水大户,每天仅循环水补水大约1600吨左右,夏 季基本维持在2000吨/天,除冷却池蒸发,约1000吨/天左右水因排污需外排, 制水车间用于制作软化水用水量都很大,但是循环水池排污水及制水车间制作 软化水过程中排放的水,仍然可以稍加处理应用起来,但在其它熟料生产单位 的自备电厂中,这部分水大部分被当做废水外排,不注重回收不加以处理利用, 造成很大的水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回收利用的 余热发电车间中水、污水改进系统,包括2#立磨和3#立磨,其特征在于所述3# 立磨上设置有管线A,管线A上设置有一岔口,所述岔口分别与中水池和污水处 理处相连,中水处理处通过管线A分别与中水池和制水车间相连,循环水池通 过管线A与制水车间和中水处理处之间的管线A相连,相连处为连接点A,连接 点A靠近制水车间一侧,所述5000t循环水池一端通过管线A与3#立磨相连, 另一端通过管线B与3#立磨和岔口之间的管线A相连,所述中水池通过管线B 与污水处理处和岔口之间的管线A相连,所述污水处理处通过管线B与制水车 间和中水处理处之间的管线A相连,相连处为连接点B,所述连接点B靠近中水 处理处一侧,所述2#立磨通过管线A与3#立磨并行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改造成本较低,效益明显直接。改造后直接节约原水360吨/天;节约 补水泵电量1066度/天。

  2、厂前区污水处理处可以正常投运,污水处理过的中水可以直接被利用, 同时当厂区净水器因反洗等原因处理不完的排污水可以再排到污水处理处进行 再处理,这样排污水全部被利用,不造成水资源浪费。

  3、改造后的运行方式比较安全,提高了立磨的用水安全,减少运行人员的 操作频次,同时也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