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硫氰酸红霉素菌渣废水综合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8-6-30 10:17:0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3.07.18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氰酸红霉素菌渣废水的综合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处理单元、水解酸化单元、厌氧处理单元以及好氧处理单元;预处理单元包括调节池,调节池的进水端与收集菌渣废水的集水井连通,水解酸化单元包括水解酸化池,厌氧处理单元为高效厌氧反应器,好氧处理单元包括串联的一级接触氧化池和二级接触氧化池;其中,一级接触氧化池依次经中沉池、芬顿反应池与二级接触氧化池连接,二级接触氧化池与二沉池连接,二沉池设有两个出口,分别与上清液管道以及污泥浓缩池连通,中沉池的底部亦与污泥浓缩池连通。本发明的处理方法能耗低、投资省、效率高、处理效果稳定可靠。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硫氰酸红霉素菌渣废水的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处理 单元、水解酸化单元、厌氧处理单元以及好氧处理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调节池,所 述调节池的进水端与收集菌渣废水的集水井连通,所述水解酸化单元包括水解酸化池,所 述厌氧处理单元为高效厌氧反应器,所述好氧处理单元包括串联的一级接触氧化池和二级 接触氧化池;其中,所述一级接触氧化池依次经中沉池、芬顿反应池与二级接触氧化池连 接,所述二级接触氧化池与二沉池连接,所述二沉池设有两个出口,分别与上清液管道以 及污泥浓缩池连通,所述中沉池的底部亦与污泥浓缩池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氰酸红霉素菌渣废水的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池与水解酸化池之间设有臭氧氧化池,所述水解酸化池与高效厌氧反应器之间设 有配水井,且配水井与加热管道连通,所述高效厌氧反应器的出口端与贮存沼气的水封器 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硫氰酸红霉素菌渣废水的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高效厌氧反应器与一级接触氧化池之间设有竖流沉淀池,所述竖流沉淀池的底部 与污泥浓缩池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硫氰酸红霉素菌渣废水的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污泥浓缩池与污泥脱水机连接。

  5.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氰酸红霉素菌渣废水的综合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 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预处理:菌渣废水先经集水井收集进入调节池,然后进行臭氧氧化处理;

  2)将预处理后的菌渣废水进行水解酸化处理,去除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

  3)进行厌氧处理;

  4)进行两级接触氧化处理和芬顿处理,以好氧微生物降解菌渣废水中的有机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方法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厌氧处理后的 废水进入竖流沉淀池处理后,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出水进行步骤4)的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处理方法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厌氧发酵 产生的沼气进入水封器贮存,沼气经过生物脱硫装置去除硫化氢后用于发电。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处理方法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一级接触 氧化处理后,进入中沉池,中沉池的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出水进入芬顿反应池进行芬顿 处理,之后经二级接触氧化处理后进入二沉池实现泥水分离,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上清 液达标排放。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方法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泥浓缩池内的污泥经脱 水处理后,泥饼外运。

  说明书

  一种硫氰酸红霉素菌渣废水的综合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氰酸红霉素菌渣废水的综合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禁止抗生素菌渣被用作动物饲料,并将其列入危险废物,抗生素菌渣已成为 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综合开发抗生素菌渣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抗生素菌丝废渣是抗生素生产企业在生产抗生素过程中的废弃物。我国抗生素副产品 菌渣每年达180万吨以上,由于其营养丰富,粗蛋白含量平均在40%以上,各种必需氨基 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均衡,是生物综合利用的极好原料。抗生素菌渣的底物主 要由大豆、花生饼、玉米蛋白、淀粉等组成,有机质含量较高,可引起二次发酵,颜色变 黑,产生恶臭味,严重影响环境。目前,国内已开展了抗生素菌渣用作高蛋白饲料及有机 肥料的研究,均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但是,菌渣中残留的少量抗生素及其降解产物会 在动物体内富集,进而可影响到人类本身产生耐药性,因而使菌渣用作动物饲料的可能性 遭到质疑。

  传统的菌渣废水处理工艺是将菌渣废水引入缓冲罐,然后经脱水机房脱水,泥饼直接 燃烧,出水进入后续污水处理设备。菌渣废水中固体物质含量很高,此工艺产生大量污泥, 且污泥焚烧烟气中含有SO2、NOx、CO、Hg、二恶英等大量有害物质,特别是其中的二氧 化硫严重超标,如果不进行合理的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硫氰酸红霉素菌渣废水的综合 处理系统及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硫氰酸红霉素菌渣废水的综合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处理单元、水解酸化 单元、厌氧处理单元以及好氧处理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调节池,所述调节池的进水 端与收集菌渣废水的集水井连通,所述水解酸化单元包括水解酸化池,所述厌氧处理单元 为高效厌氧反应器,所述好氧处理单元包括串联的一级接触氧化池和二级接触氧化池;其 中,所述一级接触氧化池依次经中沉池、芬顿反应池与二级接触氧化池连接,所述二级接 触氧化池与二沉池连接,所述二沉池设有两个出口,分别与上清液管道以及污泥浓缩池连 通,所述中沉池的底部亦与污泥浓缩池连通。

  所述调节池与水解酸化池之间设有臭氧氧化池,所述水解酸化池与高效厌氧反应器之 间设有配水井,且配水井与加热管道连通,所述高效厌氧反应器的出口端与贮存沼气的水 封器连接。

  所述高效厌氧反应器与一级接触氧化池之间设有竖流沉淀池,所述竖流沉淀池的底部 与污泥浓缩池连通。

  所述污泥浓缩池与污泥脱水机连接。

  上述的一种硫氰酸红霉素菌渣废水的综合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预处理:菌渣废水先经集水井收集进入调节池,然后进行臭氧氧化处理;

  2)将预处理后的菌渣废水进行水解酸化处理,去除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

  3)进行厌氧处理;

  4)进行两级接触氧化处理和芬顿处理,以好氧微生物降解菌渣废水中的有机物。

  所述步骤1)中,废水经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保证管道和后序构筑物正常工作,不受 废水的高峰流量和浓度的影响,保证废水进入后序构筑物的水质和水量相对稳定,便于生 物处理的稳定,调节池的出水进入臭氧氧化池,臭氧能氧化分解细菌内部葡萄糖所需的酶, 使细菌灭活死亡,有效的消除了废水中的有毒物质。

  所述步骤3)中,厌氧处理后的废水进入竖流沉淀池处理后,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出 水进行步骤4)的处理。

  所述步骤3)中,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进入水封器贮存,沼气经过生物脱硫装置去除硫 化氢后用于发电。

  所述步骤4)中,一级接触氧化处理后,进入中沉池,中沉池的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 出水进入芬顿反应池进行芬顿处理,之后经二级接触氧化处理后进入二沉池实现泥水分离, 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上清液达标排放。也就是说,出水经两级接触氧化处理去除大部分 有机物和氨氮,芬顿处理去除难降解的有机物并实现废水的脱色和除恶臭,从而去除菌渣 废水中的硫氰酸根、COD及氨氮。

  所述的污泥浓缩池内的污泥经脱水处理后,泥饼外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菌渣废水经集水井收集后进入调节池,经臭氧氧化池细菌灭活后进入水解酸化池,经 过配水井,废水进入高效厌氧反应器,然后依次通过两级接触氧化处理、芬顿处理,去除 废水中硫氰酸根、COD及氨氮。本发明采用“预处理+水解酸化+高效厌氧处理+好氧处理+ 芬顿处理”结合的生物处理工艺,高效厌氧反应器可使菌渣全部进行沼气发酵处理,处理 量大、产沼气量多、便于管理、易启动、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处理方法能耗低、投资省、 效率高、处理效果稳定可靠。本发明通过高效厌氧反应器经发酵反应去除废水中80%~90% 的菌渣,并产生大量的沼气,可联网用于发电,经两级接触氧化处理去除菌渣废水中的硫 氰酸根、COD及氨氮。具体如下:

  1.水解酸化后产物是小分子的有机物,提高了可生化性,减少反应时间和处理的能耗; 出水无厌氧发酵的不良气味,改善了处理的环境;

  2.高效厌氧反应器可使菌渣全部进行沼气发酵处理,处理量大、产沼气量多,便于管理、 易启动、运行费用低。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