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3.02.20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水化学生物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的中心筒体、中心筒体支撑架、复合滤料、滤料支撑板、布水器、曝气器、集水槽、与集水槽连接的出水管、壳体顶部的进水管、加药管、壳体底部设置的排泥管,其特点是:所述中心筒体内装有活性污泥,所述的曝气器为微孔曝气器,中心筒体内下端内外均设置微孔曝气器,微孔曝气器坐落在所述中心筒体支撑架上。本发明将化学混凝、化学-生物氧化、过滤及吸附作用在同一罐体内完成,其结构合理、紧凑,出水水质好,处理效率高,运行费用低,适应性强,易操作管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化学生物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的中心筒体、中心筒体支撑架、复合滤料、滤料支撑板、布水器、曝气器、集水槽、与集水槽连接的出水管、壳体顶部的进水管、加药管、壳体底部设置的排泥管,所述中心筒体上下端均开口,中心筒体的下端坐落在所述中心筒体支撑架上,中心筒体下端与所述的壳体底部腔体贯通,所述的复合滤料环绕在中心筒体周围,由所述滤料支撑板支撑,在滤料支撑板上开有透水孔,所述的集水槽位于复合滤料的上部,与出水管相连接穿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筒体内装有活性污泥,所述的曝气器为微孔曝气器,中心筒体内下端内外均设置微孔曝气器,微孔曝气器坐落在所述中心筒体支撑架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化学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端为平开口,所述中心筒体上端为平口并与壳体上端平开口平齐,所述的布水器为圆形布水器,圆形布水器设置在所述中心筒体内的上部,所述进水管从壳体上部引入,并与所述圆形布水器相连。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化学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滤料为生物纤维球和生物炭。
4.按照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化学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为圆形的筒体,上部为圆柱体和下部为圆锥体,所述的壳体底部尖端连接排泥管,排泥管上设置排泥电磁阀。
5.按照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化学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底部接一污泥回流管,污泥回流管上设置污泥回流电磁阀,并由外部设置的污泥回流泵连接引入中心筒体的上部。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化学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底部接一污泥回流管,污泥回流管上设置污泥回流电磁阀,并由外部设置的污泥回流泵连接引入中心筒体的上部。
7.按照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化学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上部的进水管上设置进水电磁阀,并与外部进水泵相接,加药管上设置加药电磁阀,并与外部加药设备相接。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化学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上部的进水管上设置进水电磁阀,并与外部进水泵相接,加药管上设置加药电磁阀,并与外部加药设备相接。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水化学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化学生物处理装置配置自动控制装置,所述的进水管、加药管、污泥回流管及排泥管上的电磁阀、进水泵、加药设备及污泥回流泵均与自动控制装置中PLC电路连接。
说明书
污水化学生物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污水化学生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生化法、过滤法等,应用于工业或城镇污水处理实践中,往往是这些方法的串接组合工艺。例如:混凝+生化+过滤,生化+混凝+过滤,混凝+曝气生物滤池,生化+膜处理等,这些工艺各有其特点,但缺点是工艺流程较长或运行成本较高,各处理单元技术不能够协同作用。如何将各处理单元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使其优势互补,达到出水水质好、处理效率高、处理成本低、管理方便的效果,是目前本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污水化学生物处理装置,将化学混凝、生物氧化、生物铁法、过滤及吸附等多种污水处理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其结构合理、紧凑,出水水质好、处理效率高,成本较低,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污水化学生物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的中心筒体、中心筒体支撑架、复合滤料、滤料支撑板、布水器、曝气器、集水槽、与集水槽连接的出水管、壳体顶部的进水管、加药管、壳体底部设置的排泥管,所述中心筒体上下端均开口,中心筒体的下端坐落在所述中心筒体支撑架上,中心筒体下端与所述的壳体底部腔体贯通,所述的复合滤料环绕在中心筒体周围,由所述滤料支撑板支撑,在滤料支撑板上开有透水孔,所述的集水槽位于复合滤料的上部,与出水管相连接穿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筒体内装有活性污泥,所述的曝气器为微孔曝气器,中心筒体内下端内外均设置微孔曝气器,微孔曝气器坐落在所述中心筒体支撑架上。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壳体上端为平开口,所述中心筒体上端为平口并与壳体上端平开口平齐,所述的布水器为圆形布水器,圆形布水器设置在所述中心筒体内的上部,所述进水管从壳体上部引入,并与所述圆形布水器相连。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复合滤料为生物纤维球和生物炭。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壳体为圆形的筒体,上部为圆柱体和下部为圆锥体,所述的壳体底部尖端连接排泥管,排泥管上设置排泥电磁阀。正常工作时关闭,排泥或检修时开启。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壳体底部接一污泥回流管,污泥回流管上设置污泥回流电磁阀,并由外部设置的污泥回流泵连接引入中心筒体的上部。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壳体上部的进水管上设置进水电磁阀,并与外部进水泵相接,加药管上设置加药电磁阀,并与外部加药设备相接。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污水化学生物处理装置配置自动控制装置,所述的进水管、加药管、污泥回流管及排泥管上的电磁阀、进水泵、加药设备及污泥回流泵均与自动控制装置中PLC电路连接。可以自动控制正常的进水、加药、污泥回流及排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污水化学生物处理装置将化学混凝、生物氧化、生物絮凝、沉淀、吸附、过滤等多种功能通过科学有效的结构设计有机地融合于一体,因而具有如下优点:
1、处理效率高:本发明在同一罐体内完成对污水的化学混凝、生物氧化、生物絮凝、沉淀、过滤、吸附等作用,并且形成两段好氧生物处理:一是中心筒体内活性污泥的生物氧化及生物絮凝作用,同时,由于铁盐的加入与活性污泥形成生物铁法和BC工艺(即生物与化学联合工艺),既有化学混凝作用,对微生物的生长又具有促进作用;二是中心筒体外围的复合滤料的生物膜处理工艺,因此,处理效率高。
2、出水水质好:上述多重作用以及复合填料的吸附与过滤截留的结果大大提高了出水水质。
3、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本发明形成生物铁法及采用两段好氧生物处理,因此,比一般活性污泥法能承受较大的水质变化和毒性冲击。
4、剩余污泥量少,运行费用低:一方面由于加入的混凝剂增大了污泥的密实度,含水率为91%以上,使污泥体积减少;另一方面,由于污泥回流引起的剩余污泥量少,同时,减少了混凝剂投加量,进而降低了运行费用。
5、可自动化控制:本发明配置自控装置,进水管、加药管、污泥回流管及排泥管上的阀门均为电磁阀,电磁阀、进水泵、加药设备及污泥回流泵与污水化学生物处理装置配置的自控装置中PLC电路连接,可以自动控制正常的进水、加药、污泥回流及排泥,工作效率高。
6、本发明安装方便,易于操作管理,不受环境限制。
7、既可作为工业污水处理,也可用于城镇综合污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