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Ⅰ)

发布时间:2018-8-16 20:58:41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2.05.02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3/32; C02F3/28; C02F1/5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Ⅰ),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其技术方案包括格栅池(1)、沉淀池(2)、厌氧池(3)、人工湿地区、集水槽(7)和出水口(8)。所述生态处理系统各部分依次建立在农村闲置荒坡地中,利用坡地高度差实现无能耗自动运行,并利用闲置荒坡地构建简易湿地处理区,在坡地湿地区选择性种植对富营养化水体具有较高净化能力的大叶皇冠草、西伯利亚鸢尾、马蹄莲、滴水观音等植物。总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利用闲置坡地处理农村生活废水的同时提高了农村闲置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农民收益,可取得显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Ⅰ),依次由格栅池(1)、沉淀池(2)、厌氧池(3)、人工湿地区、集水槽(7)和出水口(8)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处理系统(Ⅰ)建立在农村闲置荒坡地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Ⅰ),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区中构建“S型”导流槽(4),导流槽间距5m,在导流槽(4)间的坡地上种植湿地植物,在坡底设置集水槽(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Ⅰ),其特征在于:所述 “S型”导流槽(4)中有布水管(5)。

  说明书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Ⅰ)。

  背景技术

  由于受地理条件、 生活方式、 经济发展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传统二级处理工艺不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据统计,目前全国96%的村庄没有污水处理系统, 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 水库、 湖泊等水体, 导致不同程度的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现象,严重威胁农村水环境安全。因地制宜地开发低建设成本、低运行成本、低技术要求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为实现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低能耗低技术要求的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Ⅰ)如图1所示,依次由格栅池(1)、沉淀池(2)、厌氧池(3)、人工湿地区、集水槽(7)和出水口(8)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处理系统(Ⅰ)建立在农村闲置荒坡地中。

  为了降低农村生活污水的有机负荷,从而降低对坡地湿地的负荷,上述生态处理系统前端依次设置格栅池、沉淀池和厌氧池,通过格栅除去生活污水中的粗大废物,通过沉淀池除去生活污水中的泥沙等物质,通过厌氧池厌氧处理降低废水污染负荷。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生态系统的处理能力,所述人工湿地区中构建“S型”导流槽(4),导流槽间距5m,在导流槽(4)间的坡地上种植湿地植物,在坡底设置集水槽(7)。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生态系统的处理能力,所述 “S型”导流槽(4)中有布水管(5)。

  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坡地湿地区选择性种植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较高的经济林木或花卉,提高坡地湿地区的美化环境功能,同时定期移走部分植物出售以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

  为了降低建设成本,本实用新型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Ⅰ)中的集水槽修建在坡地湿地区的下方,坡地湿地内部不进行改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广大农村闲置的坡地构建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既净化了农村生活污水,减缓了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又利用了闲置的坡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同时,在坡地湿地中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经济林木或花卉植物,在净化废水的同时还可增加农民收益。

  (2)、由于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利用农村闲置坡地处理废水,处理系统充分利用了坡地的坡度优势,废水在整个处理系统中均可在重力作用下自行流动,不需外加能耗。

  (3)、本实用新型生态处理系统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处理效果理想。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