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罐式含油污水生化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8-22 17:11:30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2.08.10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IPC分类号C02F3/34; C02F3/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罐式含油污水生化处理装置。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油水沉降分离效果差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立柱(11)中部周向固定生物填料单元,生物填料单元包括填料本体(3)以及支撑填料本体的钢制框架(12),填料本体(3)上附着有微生物;生物填料单元下部置有气体释放单元(2),气体释放单元(2)下部有斜板箱(7),斜板箱(7)上部与集水管(8)连通;生物填料单元上部设有布水器(6)。该罐式含油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充分利用现有工艺设备,成本低,大大提高了油水沉降分离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罐式含油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包括罐体(10)、呼吸阀(4)、气体释放单元(2)、布水器(6)、斜板箱(7)、集水管(8);罐体(10)顶部接有呼吸阀(4),罐体(10)中部轴向固定有中心立柱(11),中心立柱(11)顶部连接径向出水管(9),出水管(9)下部的中心立柱(11)垂直连接进水管道(5)的出口端,进水管道5的开口端置于罐体(10)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立柱(11)中部周向固定生物填料单元,生物填料单元包括填料本体(3)以及支撑填料本体的钢制框架(12),填料本体(3)上附着有微生物;生物填料单元下部置有气体释放单元(2),气体释放单元(2)下部有斜板箱(7),斜板箱(7)与集水管(8)连通;生物填料单元上部置有布水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罐式含油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立柱(11)与周向的生物填料单元及气体释放单元(2)间的空间为中心筒(1),中心筒(1)内分布有填料本体(3)以及支撑填料本体的钢制框架(12),填料本体(3)上附着有微生物。

  说明书

  一种罐式含油污水生化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出污水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罐式含油污水生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油田开发方式从水驱到聚驱及三元复合驱开发,注入介质的多元性导致采出水的成分复杂。三次采油的采出水包括:聚合物、三元剂、聚表剂,以及低温集输进站污水;洗井水、注水管线冲洗水、落地油处理污水都进入污水系统处理,使得采出水水质越来越复杂,处理难度加大。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原油、悬浮固体乳化严重,形成稳定的胶体体系,导致沉降除油效率低,以及后续过滤段的滤罐滤料表层常有一层薄厚不等的黑色粘稠物,滤料也具有粘性相互粘结。

  目前油田采出水处理的主要工艺流程是:“原水→自然沉降→混凝沉降→缓冲升压→一级压力过滤→净化水”。三次采油开发的采出水中含有聚合物、表活剂等化学物质后,水相粘度增加,油水乳化严重,在水中呈乳化状态,导致油水沉降分离效果变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油水沉降分离效果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罐式含油污水生化处理装置,该罐式含油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充分利用现有工艺设备,成本低,大大提高了油水沉降分离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达到:该罐式含油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包括罐体、呼吸阀、气体释放单元、布水器、斜板箱、集水管;罐体顶部接有呼吸阀,罐体中部轴向固定有中心立柱,中心立柱顶部连接径向出水管,出水管下部的中心立柱垂直连接进水管道的出口端,进水管道的开口端置于罐体外部,所述的中心立柱中部周向固定生物填料单元,生物填料单元包括填料本体以及支撑填料本体的钢制框架,填料本体上附着有微生物;生物填料单元下部置有气体释放单元,气体释放单元下部有斜板箱,斜板箱与集水管连通;生物填料单元上部置有布水器。

  所述的中心立柱与周向的生物填料单元及气体释放单元间的空间为中心筒,中心筒内分布有填料本体以及支撑填料本体的钢制框架,填料本体上附着有微生物。

  本实用新型与上述背景技术相比较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罐式含油污水生化处理装置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充分利用罐内原有设备,在不新建站的情况下,将微生物技术引入到了老站中,该设备与传统的沉降、沉降气浮和过滤工艺结合,可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节省了设备投资,解决了三次采油污水中乳化油难以去除的难题。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