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1.11.29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型工程基建期废水处理和回用工艺,尤其适用于大型工程基建期所产生的生活废水及生产污水的处理与回用,其步骤包括:废水的预处理;废水的集中生化处理;废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本发明所涉及的工艺技术路线简单、运行稳定、吨水处理成本较低、处理后的出水能用于冲厕、绿化、混凝土拌合和养护,最大限度的降低基建期取水量与排污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大型工程基建期废水处理和回用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实现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废水的预处理,包括食堂废水隔油除渣、洗浴废水去除毛发、冲洗地坪水预沉淀、粪便的消化;
步骤2:废水的集中生化处理,包括污水的调质调量和生化处理;
步骤3:废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包括污水的过滤、储存及定点泵送。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大型工程基建期废水处理和回用工艺,其特征在于食堂废水隔油器材质为304不锈钢,水力停留时间为1~2h,采用重力沉淀去除食物残渣和泥沙等污物,采用多层斜板隔油,斜板安装角度为60°,间距为80mm,表面负荷为1~2 m3/(m2?h),可定期人工清渣和除油。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大型工程基建期废水处理和回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洗浴废水采用袋式过滤器去除毛发,袋式过滤器安装在洗浴废水排放主管上,过滤速度为6~10m/h,定期人工捞毛。
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大型工程基建期废水处理和回用工艺,其特征在于冲洗地坪水采用沉淀槽进行预沉淀,去除水中携带的泥沙及粗颗粒,沉淀槽采用平流式沉淀槽,埋地安装,表面负荷为1~2 m3/(m2?h),定期吸污车清淤,清淤频率为1~2次/年。
5.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大型工程基建期废水处理和回用工艺,其特征在于粪便采用消化池进行消化发酵减量和无害化处理,消化池采用钢筋混凝土构造的半地下池体,整个池体用带孔的间壁分成2~3个隔间,第一格对污水进行沉淀,其表面负荷取值为0.8~1.5 m3/(m2?h),第二格是使沉淀后的粪便在其中进行厌氧分解,其水力停留时间控制在15~20h,第三格为清液收集槽,水流停留时间控制在2~3h,采用定期吸污车清泥,清泥频率为2~3次/年。
6.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大型工程基建期废水处理和回用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综合调节池对各股水进行调质调量,各股废水通过各自管线汇集到综合调节池内,综合调节池为全地下钢混结构,埋地深度为1~2m,水力停留时间为8~12h,出口用提升泵泵送到生化反应器中,提升泵的启停采用浮子液位开关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大型工程基建期废水处理和回用工艺,其特征在于生化反应器采用一体化好氧生化反应器,反应器为钢混半地下结构,采用穿孔曝气软管进行充氧,充氧效率为15~20%,通气量为0.7~1.2 m3/(m?h),反应器容积负荷为1.2~1.5kgCOD/(m3?d),污泥浓度为6~8g/m3,反应器内置泥水组合填料分离装置,表面负荷为1~2 m3/(m2?h),出水采用穿孔管集水,整体水力停留时间为10~12h。
8.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大型工程基建期废水处理和回用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连续砂滤对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连续砂滤过滤流速为8~10m/h,内砂层厚度为1~1.5m,石英砂粒径为1~1.5mm,透过压力损失为3000~4000Pa,反洗污水占总水量的3~5%,反洗污水回到综合调节池,滤后净水在回用水池存储后泵送到用水点,回用水池为半地下钢混结构,水力停留时间为6~8h。
说明书
一种大型工程基建期废水处理和回用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处理工艺,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大型工程基建期废水处理和回用工艺,属于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型基建项目较多,这些基建项目大部分远离城镇,地处环境容量较小且配套设施较不完备的未完全开发地区。在这些大型项目的基建期较长,约为2~3年,且基建工人多,涉及几千名、甚至上万名工人及其家属,这些工人及家属居住集中度较高,平均每人每日污水排放量约为100~200L/人,整个基建范围区内还有冲洗地坪水、车辆冲洗水等其他废水排放,这些废水平时都处于无序散排的状态,部分废水经过简单预处理,如沉淀、隔油等便排放到就近水体,完全没有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对就近水体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另一方面大型基建项目用水量较大,比如一个大型煤化工项目的基建期,其混凝土拌合和养护一项日用水量就在300~500m3,加上生活用水及其他用水,日用水量在1000~1500m3左右。有取水条件的大型项目可以就近水源取水或者就近城市用水取水,但大部分大型项目距离城市和水源地较远,其一般取用地下水或者其他类水源,取水成本较高,且易对当地生态造成难以修复的破坏。
当前国内还无具体针对大型项目基建期废水的处理工艺及方法,在环境容量越来越小且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的当前形势下,开发一种适用于大型项目基建期废水的处理工艺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型工程基建期废水处理和回用工艺,尤其适用于大型工程基建期所产生的生活废水及生产污水的处理与回用,其步骤包括:废水的预处理;废水的集中生化处理;废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本发明所涉及的工艺技术路线简单、运行稳定、吨水处理成本较低、处理后的出水能用于冲厕、绿化、混凝土拌合和养护,最大限度的降低基建期取水量与排污量。
一种大型工程基建期废水处理和回用工艺,其实现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废水的预处理,包括食堂废水隔油除渣、洗浴废水去除毛发、冲洗地坪水预沉淀、粪便的消化;
步骤2:废水的集中生化处理,包括污水的调质调量和生化处理;
步骤3:废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包括污水的过滤、储存及定点泵送。
食堂废水隔油器材质为304不锈钢,水力停留时间为1~2h,采用重力沉淀去除食物残渣和泥沙等污物,采用多层斜板隔油,斜板安装角度为60°,间距为80mm,表面负荷为1~2 m3/(m2?h),可定期人工清渣和除油。
洗浴废水采用袋式过滤器去除毛发,袋式过滤器安装在洗浴废水排放主管上,过滤速度为6~10m/h,定期人工捞毛。
冲洗地坪水采用沉淀槽进行预沉淀,去除水中携带的泥沙及粗颗粒,沉淀槽采用平流式沉淀槽,埋地安装,表面负荷为1~2 m3/(m2?h),定期吸污车清淤,清淤频率为1~2次/年。
粪便采用消化池进行消化发酵减量和无害化处理,消化池采用钢筋混凝土构造的半地下池体,整个池体用带孔的间壁分成2~3个隔间,第一格对污水进行沉淀,其表面负荷取值为0.8~1.5 m3/(m2?h),第二格是使沉淀后的粪便在其中进行厌氧分解,其水力停留时间控制在15~20h,第三格为清液收集槽,水流停留时间控制在2~3h,采用定期吸污车清泥,清泥频率为2~3次/年。
采用综合调节池对各股水进行调质调量,各股废水通过各自管线汇集到综合调节池内,综合调节池为全地下钢混结构,埋地深度为1~2m,水力停留时间为8~12h,出口用提升泵泵送到生化反应器中,提升泵的启停采用浮子液位开关控制。
生化反应器采用一体化好氧生化反应器,反应器为钢混半地下结构,采用曝气软管进行充氧,充氧效率为15~20%,通气量为0.7~1.2 m3/(m?h),反应器容积负荷为1.2~1.5kgCOD/(m3?d),污泥浓度为6~8g/m3,反应器内置泥水组合填料分离装置,表面负荷为1~2 m3/(m2?h),出水采用穿孔管集水,整体水力停留时间为10~12h。
采用连续砂滤对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连续砂滤过滤流速为8~10m/h,内砂层厚度为1~1.5m,石英砂粒径为1~1.5mm,透过压力损失为3000~4000Pa,反洗污水占总水量的3~5%,反洗污水回到综合调节池,滤后净水在回用水池存储后泵送到用水点,回用水池为半地下钢混结构,水力停留时间为6~8h。
采用本发明所述工艺处理大型工程基建期废水,处理后废水完全能够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0-2002)及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中相关指标,处理后的污水可以定向泵送到指定用水点,可以作为冲厕用水、绿化用水、混凝土拌合和养护用水等,回用的用水量能够占总用水量的6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