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1.11.18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1/78; C02F1/6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蓝炭废水的处理设备、系统及方法,属于工业废水处理领域。该设备包括:反应器本体、填料装置和微孔曝气头;其中,反应器本体为容器结构,反应器本体内设置填料装置;所述填料装置上方的反应器本体上分别设有废气出口和出水口,填料装置下方的反应器本体上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下方的反应器本体内设有微孔曝气头,微孔曝气头与反应器本体上设置的进气口连通。该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处理的蓝炭废水COD的去除率达30%。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蓝炭废水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
反应器本体、填料装置和微孔曝气头;其中,
反应器本体为容器结构,反应器本体内设置填料装置;所述填料装置内设有填料,填 料的比表面积为400平方米/立方米,填料装填率为反应器本体内容积的50%;
所述填料装置上方的反应器本体上分别设有废气出口和出水口,填料装置下方的反应 器本体上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下方的反应器本体内设有微孔曝气头,微孔曝气头与反应器 本体上设置的进气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炭废水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对应填料装置 的反应器本体上设置取样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炭废水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本体为圆柱 形结构。
4.一种蓝炭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上述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蓝炭废水的处理设备、调节池、中和池和臭氧发生器; 其中,
调节池的出水口与所述处理设备的进水口连通;中和池的进水口与所述处理设备的出 水口连通;
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与所述处理设备的进气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蓝炭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泵,设置在调 节池的出水口与所述处理设备的进水口之间的连通管路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蓝炭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设备的废气出 口通过管路连接至所述调节池。
7.一种蓝炭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采用上述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系统;
采用质量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容液调节所处理蓝炭废水的pH值至11~12;
使调节后的废水进入所述处理系统的处理设备中,在处理设备的反应器本体内进行臭 氧氧化反应,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氧化为无机物与易降解的有机物;
使处理设备处理后的废水进入中和池,利用盐酸调节废水的pH值为6.5~8.5后,即完 成对蓝炭废水的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蓝炭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处理设备的反 应器本体内进行臭氧氧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引入到处理系统的调节池中对废水进行 预氧化。
说明书
蓝炭废水的处理设备、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蓝炭废水的处理设备、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经生物法处理后的蓝炭废水是一种难处理的工业废水,废水残留多种难生物降解的化 合物CODCr,这些化合物性质稳定,生物法难以消除,而目前对这种废水没有有效的处理办 法,以提高其可生化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蓝炭废水的处理设备及方法,解决目前对生物法处理后的蓝 炭废水没有更有效的办法进行处理,去除其内不易生化处理的化合物,通过物理与化学结 合方式对蓝炭废水进行处理,有效去除其内生物法难以去除的化合物。
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蓝炭废水的处理设备,该设备包括:
反应器本体、填料装置和微孔曝气头;其中,
反应器本体为容器结构,反应器本体内设置填料装置;
所述填料装置上方的反应器本体上分别设有废气出口和出水口,填料装置下方的反应 器本体上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下方的反应器本体内设有微孔曝气头,微孔曝气头与反应器 本体上设置的进气口连通。
本发明实施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蓝炭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上述的蓝炭废水的处理设备、调节池、中和池和臭氧发生器;其中,
调节池的出水口与所述处理设备的进水口连通;中和池的进水口与所述处理设备的出 水口连通;
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与所述处理设备的进气口连通。
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蓝炭废水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采用上述的处理系统;
采用质量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容液调节所处理蓝炭废水的pH值至11~12;
使调节后的废水进入所述处理系统的处理设备中,在处理设备的反应器本体内进行臭 氧氧化反应,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氧化为无机物与易降解的有机物;
使处理设备处理后的废水进入中和池,利用盐酸调节废水的pH值为6.5~8.5后,即完 成对蓝炭废水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