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1.11.17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IPC分类号C02F11/12; C02F9/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的一种多功能高效移动式污水处理器及其污水处理工艺,由加药器、混合反应池和MBR膜池等主要装置组成,所述加药器连接混合反应池,混合反应池连接泥水分离器分离后的水进入MBR膜池;分离后的污泥经污泥提升泵进入污泥脱水干化器。加药器和混合反应池均设置有搅拌器,MBR膜池为固液分离型膜生物反应器,并设置有风机。本方案解决了常规污水处理工艺及普通一体化污水处理机存在的工艺流程复杂、设备种类数量多、工程总投资大、占地面积大、劳动时间长、需要土建、操作不方便而且不稳定等问题。
权利要求书
1.多功能高效移动式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药器、 混合反应池、泥水分离器和MBR膜池,所述加药器连接混合反应池, 混合反应池连接泥水分离器,泥水分离器连接MBR膜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高效移动式污水处理器,其特 征在于,所述加药器和混合反应池均设置有搅拌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高效移动式污水处理器,其特 征在于,所述泥水分离器分离后的水进入MBR膜池,泥水分离器分 离后的污泥进入污泥池经过污泥提升泵转入污泥脱水干化器,经污泥 排放口排出机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高效移动式污水处理器,其特 征在于,所述MBR膜池为固液分离型膜生物反应器,并设置有风机。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功能高效移动式污水处理器,其 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厌氧反应池、缺氧反应池和消毒池的任意一种或 其任意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高效移动式污水处理器,其特 征在于,所述厌氧反应池或缺氧反应池设置在混合反应池之后,MBR 膜池之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高效移动式污水处理器,其特 征在于,所述消毒池设置在MBR膜池之后。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高效移动式污水处理器,其特 征在于,所述厌氧反应池设置在缺氧反应池之前。
9.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流程:
1)污水进入多功能高效移动式污水处理器;
2)向加药器内添加絮凝剂,其添加顺序为聚合硫酸铁→碳酸氢 钠→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污水中的杂质胶体发生凝聚反应产生 絮凝体进入混合反应池;
3)混合反应后的泥水经过泥水分离器分离污泥和水;
4)分离出的污泥经污泥提升泵转至污泥脱水干化器进行干燥处 理,并排放机器外;
5)分离出的水进入MBR膜池,进行固液分离型膜生物反应;
6)出水排放或回用;
7)活性污泥经污泥回流泵返回混合反应池进行步骤3)-6)。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 步骤5)还包括以下流程:
5.1)分离出的水进入厌氧反应池;
5.2)水进入MBR膜池,进行固液分离型膜生物反应;
5.3)污泥提升泵转移污泥进入混合反应池,执行步骤3)-4)。
11.根据权利要求9的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 步骤5)还包括以下流程:
5.1)分离出的水进入厌氧反应池;
5.2)水进入缺氧反应池;
5.3)水进入MBR膜池,进行固液分离型膜生物反应;
5.4)污泥提升泵转移污泥进入混合反应池,执行步骤3)-4)。
12.根据权利要求9的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 步骤5)还包括以下流程:
5.1)水进入MBR膜池,进行固液分离型膜生物反应;
5.2)水进入消毒池;
5.3)污泥提升泵转移污泥进入混合反应池,执行步骤3)-4)。
13.根据权利要求9的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 步骤5)还包括以下流程:
5.1)分离出的水进入厌氧反应池;
5.2)水进入缺氧反应池;
5.3)水进入MBR膜池,进行固液分离型膜生物反应;
5.4)水进入消毒池;
5.5)污泥提升泵转移污泥进入混合反应池,执行步骤3)-4)。
说明书
多功能高效移动式污水处理器及其污水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高效移动式污水 处理器。
背景技术
国外发达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污水处理设备小型化、 集成化研究,国内在20世纪90年代末引进国外设备研究生产,现 在国内外现有设备虽然实现了一体化,但所采用的工艺往往只是将传 统的多个工艺合并或组合在同一套设备内,成为了微缩与小型化的城 市污水处理厂,因此存在附属设备多、结构不够紧凑等缺点;传统工 艺微缩后难以承受冲击负荷,使装置对小型污水处理厂水质水量变化 大的适应性较差;多数装置主要是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忽略了除磷 脱氮,不能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目前一体化小型生活污水处理 装置所产生的污泥基本上是通过市政粪车抽吸后排放,这种方法不仅 工作量大、管理不便,而且抽吸污泥的随意排放容易导致二次污染。
城市污水治理的发展趋势正在从集中化走向分散化,从无害化转 向资源化;处理技术也正在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所以,一体化小型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要逐渐向深度处理方向发展,融合物理、化学、生 物技术,进一步强化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氮磷去除功能,使出 水能够用于绿化、冲厕、补充水景,实现污水的就地回收与再利用, 达到污水资源化并弥补污水处理的部分运行费用,带来良好的社会效 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现有的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工艺一般都未考虑除磷脱氮,作为 活性污泥法的发展的氧化沟法和SBR,虽然能起到除磷脱氮的作用, 但是对小型污水来说处理效果不佳。因此小型污水处理设备应考虑除 磷脱氮的功能。然而,我国针对大型污水处理厂的除磷脱氮的研究虽 然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并进行了实际应用,但是具有除磷脱氮功能 的小型污水处理设备的研制和开发还处于研究阶段。因此,要使中国 城镇生活污水、工业生产污水能达标排放,并且能够完成我国污水处 理目标,研究开发具有除磷脱氮功能的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是现阶 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随着环境要求的提高和管理水平的限 制,小型污水处理设备向着除磷脱氮的方向发展的同时,还应进一步 向组装系列化、密闭性、自动化、高效的处理效率方向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 自动化、可移动、模块化、出水高质量达标的多功能高效移动式污水 处理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多功能高效移动式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药器、混合 反应池、泥水分离器和MBR膜池,所述加药器连接混合反应池,混 合反应池连接泥水分离器,泥水分离器连接MBR膜池。
所述加药器和混合反应池均设置有搅拌器。
所述泥水分离器分离后的水进入MBR膜池,泥水分离器分离后 的污泥进入污泥池经过污泥提升泵转入污泥脱水干化器,经污泥排放 口排出机外。
所述MBR膜池为固液分离型膜生物反应器,并设置有风机。
所述多功能高效移动式污水处理器还包括有厌氧反应池、缺氧反 应池和消毒池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所述厌氧反应池或缺氧反应池设置在混合反应池之后,MBR膜 池之前。
所述消毒池设置在MBR膜池之后。
所述厌氧反应池设置在缺氧反应池之前。
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流程:
1)污水进入多功能高效移动式污水处理器;
2)向加药器内添加絮凝剂,其添加顺序为聚合硫酸铁→碳酸氢 钠→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污水中的杂质胶体发生凝聚反应产生 絮凝体进入混合反应池;
3)混合反应后的泥水经过泥水分离器分离污泥和水;
4)分离出的污泥经污泥提升泵转至污泥脱水干化器进行干燥处 理,并排放机器外;
5)分离出的水进入MBR膜池,进行固液分离型膜生物反应;
6)出水排放或回用;
7)活性污泥经污泥回流泵返回混合反应池进行步骤3)-6)。
所述步骤5)还包括以下流程:
5.1)分离出的水进入厌氧反应池;
5.2)水进入MBR膜池,进行固液分离型膜生物反应;
5.3)污泥提升泵转移污泥进入混合反应池,执行步骤3)-4)。
所述步骤5)还包括以下流程:
5.1)分离出的水进入缺氧反应池;
5.2)水进入MBR膜池,进行固液分离型膜生物反应;
5.3)污泥提升泵转移污泥进入混合反应池,执行步骤3)-4)。
所述步骤5)还包括以下流程:
5.1)分离出的水进入厌氧反应池;
5.2)水进入缺氧反应池;
5.3)水进入MBR膜池,进行固液分离型膜生物反应;
5.4)污泥提升泵转移污泥进入混合反应池,执行步骤3)-4)。
所述步骤5)还包括以下流程:
5.1)水进入MBR膜池,进行固液分离型膜生物反应;
5.2)水进入消毒池;
5.3)污泥提升泵转移污泥进入混合反应池,执行步骤3)-4)。
所述步骤5)还包括以下流程:
5.1)分离出的水进入厌氧反应池;
5.2)水进入缺氧反应池;
5.3)水进入MBR膜池,进行固液分离型膜生物反应;
5.4)水进入消毒池;
5.5)污泥提升泵转移污泥进入混合反应池,执行步骤3)-4)。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工程总投资小、无需要土建、工程交付工期短、大大降低生 产成本。
2、工艺流程简单。
3、污水处理效果好、出水可作为再生资源回用。
4、设备种类数量少而紧凑、占地面积小。
5、减少劳动时间、电耗少、设备损耗小。
6、设备维护简单、日常运行简单、操作方便而且稳定。
该产品解决了常规污水处理工艺及普通一体化污水处理机存在 的工艺流程复杂、设备种类数量多、工程总投资大、占地面积大、劳 动时间长、电耗、设备损耗大、设备维护复杂、需要土建、工程交付 工期长、日常运行复杂程度高、操作不方便而且不稳定等问题。可以 取代传统工艺当中的沉淀池、气浮池、反应池等一系列水池土建工程, 从而能够实现传统污水处理模式复杂、高费用的工程化转向为简单、 低维修费用的设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