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电镀含氰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8-8-30 17:27:1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1.10.31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1/72; C02F101/18; C02F103/16; C02F1/52

  摘要

  一种电镀含氰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步骤为:A)调节含氰废水的pH为9-11;B)调节后废水中加入H2O2,搅拌进行氧化反应;C)氧化反应后的废水调节至酸性进行酸化破铬;D)酸化破络后的废除水调节pH为8-9.5,投加絮凝剂进行混凝反应。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维护方便、可工业化稳定运行,污泥量少,对环境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可以应用于电镀行业含氰废水的处理,也可应用于冶金行业含氰废水的处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电镀含氰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步骤为:

  A)调节含氰废水的pH为9-11;

  B)调节后废水中加入H2O2,搅拌进行氧化反应;

  C)氧化反应后的废水调节至酸性进行酸化破铬;

  D)酸化破络后的废除水调节pH为8-9.5,投加絮凝剂进行混凝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中,步骤A和D中调节pH是使 用电镀时产生的碱性废水或NaO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方法,其中,NaOH配制成溶液进行投 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中,步骤B中H2O2与CN摩尔比 为1.3-1.6∶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中,步骤C中调节至酸性是使 用稀H2SO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中,步骤C中包括曝气充氧 进行反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中,步骤D处理的出水再经 过深度与回用处理。

  说明书

  一种电镀含氰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镀行业含氰废水中 氰化物的氧化去除方法。

  背景技术

  电镀行业是当今全球三大污染工业之一,其废水排放量约占工业废水 排放总量的10%。电镀废水中含有重金属离子、有机化合物及无机化合物 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进入环境,必定会对生态环境及人类生活、生产活 动产生广泛而严重的危害,所以电镀废水的污染问题已成为环境保护领域 的突出问题之一。

  氰化物是电镀废水中第二大污染物。氰化物是剧毒物质,0.15g氰化 钠即致人死命,氢氰酸经口腔吸收约50mg,瞬间即致人死命。空气中含 90ppm氰化氢就能立即致人死命。20世纪50年代,国内外就大力提倡用 无氰电镀工艺代替含氰工艺,但由于氰根(CN-)是强络合剂,又有强的 表面活性、活化性能,氰化电镀工艺具有较优越的镀层性能和操作方便等 特点,应用广泛。含氰废水包括氰化镀铜、碱性氰化物镀金、中性和酸性 镀金、银、铜锡合金、仿金电镀等含氰电镀工序产生的废水。其主要污染 物为氰化物、络合态重金属离子等,含氰废水通常是呈碱性的,pH在9-11, 有剧毒,须单独收集处理。含氰废水存在完全处理,达到新标准难的问题。 此外,氰根与铜、镍形成络合物,影响铜、镍的达标排放。重金属进入水 环境,对水生植物、动物具有毒害作用,破坏水生态系统,恶化水环境质 量;若通过饮水或食物链进入人体内,对人的健康产生危害。同时,铜、 镍作为有值金属有很高的回收利用价值。

  目前,公知含氰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碱性氯化法、电解氧化法、臭氧 氧化法、H2O2氧化法、活性炭吸附、膜分离等20余种技术,其中:

  碱性氯化法是在碱性条件下,氯系氧化剂将氰化物氧化成氰酸盐 (CNO-)、CO2和N2。所用氯系列药剂为NaClO、Cl2、ClO2。碱性氯化法 投资少、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管理方便,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电镀厂使 用。但是,其运行成本高、弱碱性条件下有CNCl生成,还可与水体中的 有机物形成“三致”物质,处理出水水中引入大量Na+、Cl-,不利于回用 处理,与节能减排、“零排放”的指导思想不符。

  电解法包括阳极直接氧化法与间接氧化法。直接氧化法,CN-在阳极 上氧化生成CNO-、CO2和N2;间接氧化法,Cl-被氧化成Cl2,Cl2进入溶 液后生成HOCl,完成对氰化物的氧化。电解法的优点是占地面积小,污 泥量小,且能回收金属;缺点是电流效率低,电耗大,成本比碱性氯化法 高,会产生催泪气体CNCl,还可与水体中的有机物形成“三致”物质。 电解法适用于处理高浓度含氰废水,反应不彻底处理废水难以达标排放, 残留氰根还需氯碱法处理。

  臭氧氧化法首先将氰根氧化成CNO-,然后在过量氧化剂的作用下继 续氧化成N2和HCO3-。臭氧处理电镀含氰废水,关键在于臭氧发生器本 身和气-液反应器。目前臭氧发生器设备昂贵,电耗大,运行成本高,同时 缺少高效的气-液反应器,臭氧利用率低,影响了该技术的推广运用。

  离子交换法借助于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可交换离子和废水中的氰根离 子进行交换反应,树脂上的可交换离子与氰根离子发生置换,使废水中的 氰根离子被截留在离子交换树脂表面而除去。电镀含氰废水中的氰包括络 合氰和游离氰,国产阴树脂只能吸附络合氰而不能吸附游离氰,出水不能 达到排放标准。因而需要二次破氰,工艺复杂,运行费用高。在实践应用 中发现离子交换法技术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一次性投资高,占地面积大, 操作严格,对废水的适应性差等。

  H2O2在溶解性铜离子存在条件下催化氧化氰化物,将CN氧化为 CNO-,过量氧化剂将氧化为CO32-、NO2-,NO3-。破氰完全、反应时间短、 此外还能氧化有机物,降低COD。H2O2是一种绿色环保氧化剂,不存在 二次污染。国内外广泛应用于金、银冶炼产生的矿浆及淋洗液的处理。

  但含氰废水经过H2O2处理后,铜、镍从与氰化物形成的络合物释放 出来,形成了新的络合物,重金属的去除成了新的问题;如果直接与综合 废水混合处理,铜、镍难以达标,还降低了铜、镍的回收利用价值,增加 成本。重金属离子的去除通常采用碱性中和混凝沉淀法,因其可靠、成本 低、效果好、管理维护简单、重金属回收方便,但此方法局限于自由态的 重金属,带负电荷络合态重金属离子去除受限。

  随着《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的颁布,所有电镀企 业必须2010年7月1日开始执行该标准,氰化物、铜、镍排放限值分别 为0.2、0.5、0.3mg/L。目前采用的处理方法成本高、且达标困难。因此, 发明一种既能使电镀含氰废水达标,又可回收重金属,利于回用处理的高 效、经济、维护方便、运行稳定的工艺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镀含氰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以实现 废水达标排放,利于深度与回用处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电镀含氰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主 要步骤为:

  A)调节含氰废水的pH为9-11;

  B)调节后废水中加入H2O2,搅拌进行氧化反应;

  C)氧化反应后的废水调节至酸性进行酸化破铬;

  D)酸化破络后的废除水调节pH为8-9.5,投加絮凝剂进行混凝反应。

  所述的处理方法,其中,步骤A和D中调节pH是使用电镀时产生的碱 性废水或NaOH。

  所述的处理方法,其中,NaOH配制成溶液进行投加。

  所述的处理方法,其中,步骤B中H2O2与CN摩尔比为1.3-1.6∶1。

  所述的处理方法,其中,步骤C中调节至酸性是使用稀H2SO4。

  所述的处理方法,其中,步骤C中包括曝气充氧进行反应。

  所述的处理方法,其中,步骤D处理的出水再经深度与回用处理。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如下:

  1)氰化物得以完全氧化、重金属实现回收利用;

  2)与其他公知方法相比,达到目前标准限值,本发明的运行成本低;

  3)方法简单,工程投资成本低,易于在工程中实现,操作简便;

  4)采用药剂为环保友好型药剂,不会有CNCl气体、“三致”物质生 成,造成二次污染;

  5)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也有很好的效果。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