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用于微生物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技术

发布时间:2018-9-1 20:58:34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1.12.08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IPC分类号C02F3/2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微生物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装置。该装置由反应器主体、温控器、泵等组成。反应器主体为长方体结构,采用透明有机玻璃或酚醛塑料制成。反应器主体被分隔为3~6个相同的隔室,每个隔室又被分成两个大小不同区域,内装沸石、麦饭石等天然矿物。反应器一端有进液口,另一端有排液口和集水槽。集水槽有两个出口,分别为出水口和回流口。反应器主体嵌套在水浴池中。待处理液通过进水泵进入反应器主体,被微生物分离降解,然后通过排液口进入集水槽。集水槽中的上清液由出水口进入液体收集桶,下沉液通过回流泵回流到反应器主体。在温度30~40℃、回流比2~5∶1、pH7.0~8.5等条件下,利用该装置可实现高浓度氨氮废水的降解处理。

  权利要求书

  1.用于微生物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 置主要由废液储箱(18)、进水泵(24)、反应器主体(21)、回流泵 (19)、收集桶(20)、温控器(22)、废气收集器(23)和各种管道 组成;通过设定环境条件,利用该装置可实现高浓度氨氮废水的降解 处理;

  所述的反应器主体(21)为长方体结构,采用透明的有机玻璃或 不透明的酚醛塑料材料制成;反应器主体(21)内部被隔板(7)完 全分隔为3~6个相同的隔室,不同隔室之间通过隔板(7)上端的过 液孔(10)相通;每个隔室又被折形板(8)分隔成两个大小不同区 域,这两个区域通过折形板下端与主体底部间隔部分相通;不同隔室 的不同区域侧面各有一个采样口,其中小区域采样口I(5)靠近反应 器上端,大区域采样口II(9)靠近反应器下端;反应器主体(21) 顶部设有密封盖板(1),盖板(1)上对应不同隔室大区域位置设有 排气口(14)。在反应器一侧设有进液口(4),另一侧设有排液口(25); 排液口(25)与集水槽(11)相连;集水槽(11)连接在反应器主体 (21);集水槽(11)有两个液体出口,一个为出水口(12)、另一个 为回流口(13);反应器主体(21)嵌套在由有机玻璃或酚醛塑料材 料制成的水浴池(15)中;水浴池(15)中的水温通过温控器(22) 控制加热器(16)的工作状态得以实现;在水浴池(15)中放置一微 型潜水泵(17)实现水浴池(15)中的水进行内循环,从而保证水浴 池(15)中的水温均匀一致;所述的高浓度氨氮待处理废水储存在废 液储箱(18)中,通过进水泵(24)进入反应器主体(21),被微生 物分离降解后,通过排液口(25)进入集水槽(11);集水槽(11) 中的上清液由出水口(12)进入液体收集桶(20),下沉液由回流口 (13)通过回流泵(19)回流到反应器主体(2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微生物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装置,其 特征在于:反应器主体(21)长为50~60cm,宽为20~30cm,高为 20~25cm。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微生物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形板(8)由竖板(26)和折板(6)组成,折板 (6)和竖板(26)间组成的夹角为115°~150°,其中竖板(26)高度 为18~22cm,折板(6)长度为3~4cm。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微生物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盖板(1)上对应不同隔室大区域位置设有排 气口(14),用来收集处理过程反应器主体(21)产生的废气;盖板 (1)和反应器主体上沿(2)中间加密封垫圈,然后用螺栓固定,确 保反应器主体的密封性。

  5.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微生物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隔室中两个区域其长度比为1∶4~6,其中小区域在 进水端、大区域在出水端。

  6.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微生物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7)用来将反应器主体分隔成不同的隔室, 每块隔板(7)距反应器上沿(2)的垂直距离1~2cm处,分布一排 直径为0.2~0.4cm、数量为5~10个的过液孔(10)。

  7.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微生物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采样口I(5)和采样口II(9)分别距反应器上沿 (2)和反应器底板(3)的垂直距离为2~3cm,孔径均为1.0~2cm。

  8.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微生物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液口(4)和排液口(25)的孔径均为1.0~2cm, 距反应器上沿(2)的垂直距离分别为1~2cm和2~3cm。

  9.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微生物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器主体(21)中装填的填料为粒径0.1~0.5cm 的沸石或麦饭石或火山石,不仅可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的载体和养分, 而且还可截留住微生物,防止其随水流失。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微生物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浴池(15)中水的温度通过温控器(22)调节加 热器(16)的工作状态加以控制,确保反应器主体(21)中的微生物 环境温度为30~40℃。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微生物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流泵(19)中液体流速和进水泵(24)中液体流 速比值为2~5∶1。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微生物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流泵(19)和进水泵(24)的类型均采用蠕动泵。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微生物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待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中的铵态氮含量为 200~500mg/L,NH4+-N/NO2--N的浓度比为1~1.5∶1,pH7.0~8.5。

  14.根据权利要求1的微生物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环境条件是指:进水NH4+-N/NO2--N的浓度比为 1~1.5∶1,处理过程中温度为30~40℃,pH为7.0~8.5,进水泵即蠕 动泵II24的流速设为5~10L/d,回流比设为2~5∶1。

  说明书

  一种用于微生物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微生物处理高浓度 氨氮废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氮素污染 物的排放量也日益增加,废水中的氨氮浓度也越来越高,造成了水体 富营养化,扰乱了水生生态系统。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的双重压力严 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废水脱氮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其中由于生物法 具有消耗能量较少、成本较为低廉、副产物少、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 污染等优点,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多。在传统的生物脱氮方法中,对 废水中氨氮的处理,主要是通过先硝化、后反硝化的方式,将氨氮最 终转化为氮气。然而,这种方式常常需要向待处理废水中补充有机碳 源,提高待处理废水的碳氮比,同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满足微生 物的生长需要。

  针对传统生物脱氮方法的缺点,各国环保科技工作者一直在积极 探索。近年来发现了一种厌氧氨氧化的方法,不需要外加有机碳源和 氧气便可有效地清除废水中高浓度氨氮。厌氧氨氧化是一种以NH4+为电子供体、以NO2-为电子受体的新型生物脱氮反应,在废水生物 脱氮领域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目前针对这种方法,已开发出多 种新型生物反应器,如:《一种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专利号ZL 200520116708.X)、《上流式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反应器》(专利号ZL 03255788.4)、《厌氧氨氧化菌富集装置》(专利号:ZL200720303314.4) 等。然而,这些方法大多采用上流式反应器的形式,存在活性污泥易 随水排出、启动时间长、流程短、处理效果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用于微生 物处理高氨氮浓度废水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所述的用于微生物处理高浓度 氨氮废水装置,主要由废液储箱、反应器主体、进水泵、收集桶、温 控器、回流泵、废气收集器和各种管道组成,反应器主体中的填料由 沸石或火山石或麦饭石等组成。高浓度氨氮待处理废水储藏在废液储 箱中,根据设定的流速通过进水泵泵入到反应器主体中,被微生物分 离降解后,通过反应器主体上的排液口进入集水槽。其中集水槽中的 上清液由其上的出水口进入液体收集桶,下沉液由其上的回流口在回 流泵的作用下按设定流速回流到反应器主体中,继续被微生物处理。 反应器主体中处理液温度通过控制其外被水浴池中的水温来实现。

  所述的反应器主体为长方体结构,长为50~60cm,宽为20~30cm, 高为20~25cm,采用透明的有机玻璃或不透明酚醛塑料等材料制成。 反应器主体内部被完全分隔为3~6个相同的隔室,不同隔室之间通过 隔板上端的过液孔相通。每个隔室又被折形板分隔成两个大小不同区 域,这两个区域通过折形板下端与主体底板间隔部分相通。不同隔室 的不同区域侧面各有一个采样口,其中小区域采样口I靠近反应器上 端,大区域采样口II靠近反应器下端。反应器主体顶部设有密封盖板, 盖板上对应不同隔室大区域位置设有排气口。在反应器一侧设有进液 口,另一侧设有排液口。排液口与集水槽相连。集水槽连接在反应器 主体。集水槽有两个液体出口,一个为出水口、另一个为回流口。反 应器主体嵌套在由有机玻璃或不透明酚醛塑料等材料制成的水浴池 中。水浴池中的液体温度通过加热器和温控器控制。

  所述的反应器中的折形板由竖板和折板组成,折板和竖板间组成 的夹角为120°~150°,其中竖板高度为18~22cm,折板长度为3~4cm。

  所述的密封盖板上对应不同隔室大区域位置设有排气口,盖板和 反应器主体上沿中间加密封垫圈,然后用螺栓固定,确保反应器主体 的密封性。

  所述的隔室中2个区域其长度比为1∶4~6,其中小区域在进水 端、大区域在出水端。

  所述的隔板用来将反应器主体分隔成不同的隔室,每块隔板距反 应器上沿的垂直距离1~2cm处,分布一排直径为0.2~0.4cm、数量为 5~10个的过液孔。

  所述的采样口I和采样口II分别距反应器上沿和反应器底板的垂 直距离为2~3cm,孔径均为1.0~2cm。

  所述的进液口和排液口的孔径均为1.0~2cm,距反应器上沿的垂 直距离分别为1~2cm和2~3cm。

  所述的反应器主体中装填的填料为粒径0.1~0.5cm的沸石或麦饭 石或火山石等,不仅可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的载体和养分,而且还可截 留住微生物,防止微生物随水流失。

  所述的水浴池中的水温通过温控器调节加热器的工作状态加以 控制,确保反应器主体中的微生物环境温度为30~40℃。

  所述的回流泵中液体流速和进液泵中液体流速比值为2~5∶1。

  所述的回流泵和进液泵类型为蠕动泵。

  所述的待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在反应器主体中的流程为:待处理 液由进液口进入反应器主体第一隔室小区域,由于折形板的阻挡,水 流先从隔室顶端向下,沿折形板方向,由折形板与反应器底板间的空 隙进入隔室另一部分大区域。在此,由于有隔板的阻挡,处理液向上 流,到达隔室上部,通过隔板上端的一排过液孔,到达第二隔室。每 个隔室中的水流方向相同。在反应器主体最末端隔室,处理液由其上 的排液口进入到集水槽。处理液在集水槽沉淀,上清液通过出水口进 入收集桶,从而获得最终处理产物。下沉液在回流泵的作用下由回流 口回流到反应器主体中,其中的有机物和氨氮被微生物进一步降解处 理。

  所述的采样口可用来实时采集样品,从而可掌握废水处理过程中 水质的动态变化。

  所述的排气口可用来收集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通过分析 可了解产生废气组成和各组分含量。

  所述的待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中的铵态氮含量为200~500mg/L, NH4+-N/NO2--N的浓度比为1~1.5∶1,pH7.0~8.5。

  所述的环境条件是指:进水NH4+-N/NO2--N的浓度比为 1~1.5∶1,处理过程中温度为30~40℃,pH为7.0~8.5,进水泵流速 设为5~10L/d,回流比设为2~5∶1。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通过试验筛选出粒径0.1~0.5cm的沸石或麦饭石或火山石等 天然矿物作为反应器主体填料,不仅可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的载体和养 分,而且还可截留住微生物,防止微生物随水流失,提高反应器的处 理效率。

  2、内置竖向导流板,将反应器分隔成串联的几个反应室,水流 由导流板引导上下折流前进,逐个通过反应室内的污泥床层,提高了 单位体积内待处理废水在反应器中的路径,增加了废水与微生物接触 时间,进水中的底物与微生物充分接触而得以降解去除,提高了氨氮 的降解效率。

  3、应用该技术后,废水的氨氮脱氮效率高,可直接将氨氮转化 为氮气而得以去除,有利于污水的再生利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4、相比较于传统生物脱氮工艺,该技术不需要氧气,大大减少 了反应器的容积和因曝气所产生的费用。

  5、该技术可处理低碳氮比废水,不需外加碳源,节省了运行成 本。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