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印染污泥热解处理装置以及污泥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8-9-7 15:29:1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1.07.07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IPC分类号C02F11/10; B01D53/78; B01D17/02; B01D5/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印染污泥热解处理装置,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污泥室、燃烧室、产品收集室;所述污泥室上设有进料口,污泥室和燃烧室之间设置有具有孔洞的支撑板;所述燃烧室连接有燃烧机,燃烧室内设有热解腔;所述燃烧室和产品收集室之间设置有排料阀。此外还公开了一种印染污泥的处理方法。本发明采用自上而下的垂直布置,充分利用物质自动流动的性质,解决了印染污泥粘性高给料难的问题;并且集污泥干燥、热解、热解气回收利用及控制为一体,有效降低了能耗,不仅实现了印染污泥的再生资源化应用,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从而能够很好地适应和满足行业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需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印染污泥热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污泥室(1)、 燃烧室(2)、产品收集室(3);所述污泥室(1)上设有进料口(4),污泥室(1)和燃烧室(2) 之间设置有具有孔洞(5a)的支撑板(5);所述燃烧室(2)连接有燃烧机(11),燃烧室(2) 内设有热解腔(8);所述燃烧室(2)和产品收集室(3)之间设置有排料阀(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污泥热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腔(8) 为二个或二个以上管式热解腔;所述各管式热解腔竖直并列设置,且其上端口与所 述支撑板(5)的孔洞(5a)对应连接,其下端口连通到产品收集室(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染污泥热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 泥室(1)内支撑板(5)的上方设置有可旋转的转板(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污泥热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气 处理及循环系统,所述废气处理及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鼓风机(13)、冷凝器(14)、 气液分离器(15)和油水分离器(16);所述鼓风机(13)与污泥室(1)连接,所述气液分离 器(15)的排气口与燃烧室(2)连接;所述油水分离器(16)其排油口连接到燃烧机(11), 其排水口与冷凝器(14)连接。

  5.一种印染污泥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4所述装置,包括 湿污泥处理和废气处理两部分;

  其中,所述湿污泥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1-a)湿污泥进入污泥室(1),与来自热解腔(8)的热解气接触而加热干燥;

  (1-b)干燥的污泥依靠重力向下流动而进入燃烧室(2)中的热解腔(8)内,在温度 400~500℃下热解10~20分钟,产生热解气、以及固体活性碳结合无机多孔活性 物而构成的复合吸附剂;

  (1-c)打开排料阀(12),吸附剂产品在重力作用下直接落入产品收集室(3);

  所述废气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2-a)热解腔(8)产生的热解气向上流动进入污泥室(1),干燥湿污泥的同时得以 冷却,与污泥湿气一起混合进入冷凝器(14);

  (2-b)混合气体经冷凝器(14)冷却至40~60℃,进入气液分离器(15)停留1~2 分钟,气相和液相得到完全分离;

  (2-c)气相作为燃料进入燃烧室(2);液相经油水分离器(16)分离得到油相和水 相,油相作为燃料进入燃烧机(11),水相作为冷凝水返回到冷凝器(14)。

  说明书

  一种印染污泥热解处理装置以及污泥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染污泥热解处理装置以及污 泥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服装行业迅速发展,也使得布 料加工印染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泥日益增多,从而对环境保护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印染污泥不同于其他普通的污泥,其特点是含有大量的大分子有机物纤维、剩余染 料和无机矿物质,且含水率高、粘性高。目前,现有技术对此大多是采取简易填埋 的处置方法,但纤维难以降解、无机矿物质难以压缩,填埋堆不稳定,剩余染料所 含重金属容易溶出而污染水体,从而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由于纤维具有可燃 性,为此也有采用焚烧的方法进行处理,然而,印染污泥中无机矿物质含量通常高 达50%~60%以上,焚烧处理后仍然会有大量的焚烧灰,而且纤维中的C转化成为 二氧化碳而挥发排放,资源利用率极低,处理效果并不明显。

  针对印染污泥的特点,本发明人经研究探索发现,采用热解的方式,一方面可 以将纤维中的C保留作为活性炭成分,另一方面可将无机矿物质转化为多孔活性物 而赋予其吸附活性,使污泥转化为复合吸附剂而实现资源化利用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然而,目前现有技术的热解系统均是针对城市污泥进行的,即污泥经干燥后进入热 解炉,采用双反应器系统,第一反应器为低温挥发,第二反应器为气相反应,以生 产生物油为主要目的,其工艺复杂,能耗高,设备投资较大,适合于以小分子有机 物为主的生活污泥的处理,但难以适用于以大分子有机物纤维为主的印染污泥。目 前,尚未见到有关印染污泥热解装置的报道,而现有的印染污泥处理技术已严重滞 后,已对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制约和影响。为此,开发研究这类热解处理装置,对于 印染污泥的再生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行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以大分子有机物纤维 为主的印染污泥的热解处理装置,以实现印染污泥的再生资源化利用,适应和满足 行业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需求。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上述装置的印 染污泥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印染污泥热解处理装置,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污泥室、燃烧室、 产品收集室;所述污泥室上设有进料口,污泥室和燃烧室之间设置有具有孔洞的支 撑板;所述燃烧室连接有燃烧机,燃烧室内设有热解腔;所述燃烧室和产品收集室 之间设置有排料阀。本发明通过燃烧机向燃烧室提供热量,在热解过程中产生的热 解气向上流动,与污泥室中的湿污泥接触,从而加热并干燥污泥。污泥经干燥而体 积变小,依靠重力向下流动进入燃烧室内的热解腔进行处理。热解完全后,纤维中 的C转化为活性炭成分、无机矿物质转化为多孔活性物而成为复合吸附剂,产品疏 松不成结。打开排料阀,产品在重力作用下直接落入产品收集室。

  本发明可采取如下进一步措施:所述热解腔为二个或二个以上管式热解腔;所 述各管式热解腔竖直并列设置,且其上端口与所述支撑板的孔洞对应连接,其下端 口连通到产品收集室。这样,干燥后的污泥通过支撑板上的孔洞进入管式热解腔内, 大大提高了与热的接触概率,增大了热的利用率,显著提高了热解效果。

  上述方案中,所述污泥室内支撑板的上方还设置有可旋转的转板,通过搅拌以 提高污泥在支撑板上分布的均匀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包括废气处理及循环系统,所述废气处理及循环系统包括 依次连接的鼓风机、冷凝器、气液分离器和油水分离器;所述鼓风机与污泥室连接, 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排气口与燃烧室连接;所述油水分离器其排油口连接到燃烧机, 其排水口与冷凝器连接。本发明污泥室的废气由鼓风机抽出进入冷凝器进行冷却后, 再进入气液分离器进行分离,气体返回燃烧室燃烧,系统中的液体则进入油水分离 器分离回收油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印染污泥的处理方法,基于上述装置,包括湿污泥处理和废 气处理两部分;

  其中,所述湿污泥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1-a)湿污泥进入污泥室,与来自热解腔的热解气接触而加热干燥;

  (1-b)干燥的污泥依靠重力向下流动而进入燃烧室中的热解腔内,在温度400~ 500℃下热解10~20分钟,产生热解气、以及固体活性碳结合无机多孔活性物而构 成的复合吸附剂;

  (1-c)打开排料阀,吸附剂产品在重力作用下直接落入产品收集室;

  所述废气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2-a)热解腔产生的热解气向上流动进入污泥室,干燥湿污泥的同时得以冷却, 与污泥湿气一起混合进入冷凝器;

  (2-b)混合气体经冷凝器冷却至40~60℃,进入气液分离器停留1~2分钟,气 相和液相得到完全分离;

  (2-c)气相作为燃料进入燃烧室;液相经油水分离器分离得到油相和水相,油相 作为燃料进入燃烧机,水相作为冷凝水返回到冷凝器。

  印染污泥以大分子有机物纤维为主,纤维在缺氧加热的条件下,除了形成固体 活性炭外,还产生液态和气态小分子有机物,其热解产物如下:

  本发明方法通过热解处理获得吸附剂产品的同时,通过冷凝、分离热解过程中 所产生的废气,使其中的可燃气体和小分子有机物作为系统的热解燃料回收利用, 避免了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不仅降低了能耗,而且控制了热解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 题。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实现了印染污泥的再生资源化应用,所获得的复合吸附剂产品在废水处理 和大气净化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大大降低了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2)充分利用物质自动流动的性质,即固体依靠重力往下流动、气体自动向上 流动的趋势,采用自上而下的垂直布置,解决了印染污泥粘性高给料难的问题;而 且充分利用了装置的热能,利用热解气对污泥进行干燥,一方面节约了干燥污泥的 能源,另一方面冷却了热解气,从而减少了热解气冷凝分离所需的冷媒量。

  (3)燃烧室内采用并列设置的管式热解腔,提高了污泥与热接触的概率,增大 了热的利用效果,实现了污泥与热的高效传导与均匀分布,从而显著提高了热解效 果。

  (4)避免了热解过程所产生的废气直接进入环境中,经冷凝、分离处理作为系 统燃料回收利用,不仅降低了能耗,而且控制了热解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