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1.07.07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垃圾渗滤液后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生化处理单元和膜深度处理单元,并在所述生化处理单元和膜深度处理单元之间还依次接有无阀滤池和充氧慢滤池。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膜组件前增加无阀滤池和充氧慢滤池,提高了对污染物的去除率及对悬浮固体的过滤精度,有利于延长后续膜组件的使用寿命,节约了渗滤液处理系统的运营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垃圾渗滤液后处理系统,包括生化处理单元和膜深度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化处理单元和膜深度处理单元之间还依次接有无阀滤池和充氧慢滤池。
2.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深度处理单元由超滤和反渗透装置组成。
说明书
一种垃圾渗滤液后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后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填埋场伴生的二次污染物,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垃圾本身的内含水,由于液体在流动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可能影响到渗滤液的性质,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所以渗滤液的性质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动。垃圾渗滤液的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色差大、毒性强,不仅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还含有各类重金属污染物,垃圾渗滤液的不当处理,不但会影响到地表水的质量,还会危及到地下水的安全,若不加处理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目前垃圾渗滤液的后处理系统装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二沉池出水→砂滤→超滤→反渗透,另一种则是MBR出水→纳滤→反渗透,但这两种系统装置均存在膜易污染的问题,容易缩短膜的使用寿命,增加了膜的清洗费及膜更换费用。亟需一种运行成本低廉、处理效果好的后处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对生化处理单元沉淀池出水中的有机物及其他悬浮固体有较好的去除率的垃圾渗滤液后处理系统,具有过滤精度高,对后续超滤膜、反渗透膜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垃圾渗滤液后处理系统,包括生化处理单元和膜深度处理单元,并在所述生化处理单元和膜深度处理单元之间还依次接有无阀滤池和充氧慢滤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前述的垃圾渗滤液后处理系统,所述膜深度处理单元由超滤和反渗透装置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无阀滤池和充氧慢滤池的配合使用,一方面无阀滤池通过水力控制原理,实现自动反冲洗,无需专门的自控系统就能连续的自动运行,造价低,管理方便,对生化处理单元中的杂质起到粗滤作用;另一方面充氧慢滤池存在生物降解作用,对各种污染物都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并且充氧慢滤池的水力停留时间较长,在系统中能起到缓冲器的作用,能更好的适应前面处理效果的变化;通过在膜组件前增加无阀滤池和充氧慢滤池,有效地提高了对污染物的去除率及对悬浮固体的过滤精度,有利于延长后续膜组件的使用寿命,节约了渗滤液处理系统的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