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10.27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IPC分类号C02F1/76; B01F13/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接触消毒池,包括进水区、混流消毒区、出水区,还包括自动控制中心,所述进水区与所述混流消毒区之间设有进水闸门,所述混流消毒区与所述出水区之间设有出水闸门,所述混流消毒区底部均匀设置有气流搅拌装置,所述进水闸门与所述出水闸门的开合受所述自动控制中心控制,所述气流搅拌装置通过输气管与鼓风机连接,所述鼓风机受所述自动控制中心控制。通过自动控制中心对整个接触消毒池的运行情况进行智能管理,实现了对接触消毒工序的智能控制,无需人工操作,既保证了污水处理效率,又减少了人工投入,实现了接触消毒池处理过程的自动化。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接触消毒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区、混流消毒区、出水区,还包括自动控制中心,所述进水区与所述混流消毒区之间设有进水闸门,所述混流消毒区与所述出水区之间设有出水闸门,所述混流消毒区底部均匀设置有气流搅拌装置,所述进水闸门与所述出水闸门的开合受所述自动控制中心控制,所述气流搅拌装置通过输气管与鼓风机连接,所述鼓风机受所述自动控制中心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接触消毒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区中设有消毒剂投加装置,所述消毒剂投加装置受所述自动控制中心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接触消毒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搅拌装置具有由中心向外部延伸的三条支臂,三条支臂位于同一水平面,各支臂之间的夹角为120°,各支臂末端的同一侧开有喷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接触消毒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流消毒区中交替设置有横向隔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接触消毒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区出口处设有余氯传感器,所述余氯传感器与所述自动控制中心电性连接。
说明书 [支持框选翻译]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接触消毒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接触消毒池。
背景技术
目前,在采用消毒剂消毒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中,一般都要设置接触消毒池,并保证接触消毒时间不小于30min,消毒后的水可以作为回用水用于处理厂内设备反冲洗、加药用水及浇洒绿地、洗车等。
现有的接触消毒池的结构,一般为包括一个池体,池体底部并列设置有多个隔水墙,隔水墙的一端依次交替地固定在池体相对的两侧壁上,隔水墙另一端与池体侧壁留有空隙,隔水墙使得池体形成多条并列相隔且首尾依次连通形成折流的流水渠,位于首端的流水渠连通进水口,位于末端的流水渠连通出水口。而这种设计仍然存在消毒程度不完全,又或是因消毒剂投加过量导致的出水余氯含量高的问题,造成水体处理结果不理想的情况发生,大大降低了污水处理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接触消毒池,解决现有技术中接触消毒池消毒程度不完全或是因消毒剂投加过量导致的出水余氯含量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接触消毒池,包括进水区、混流消毒区、出水区,还包括自动控制中心,所述进水区与所述混流消毒区之间设有进水闸门,所述混流消毒区与所述出水区之间设有出水闸门,所述混流消毒区底部均匀设置有气流搅拌装置,所述进水闸门与所述出水闸门的开合受所述自动控制中心控制,所述气流搅拌装置通过输气管与鼓风机连接,所述鼓风机受所述自动控制中心控制。
优选的,所述进水区中设有消毒剂投加装置,所述消毒剂投加装置受所述自动控制中心控制。
优选的,所述气流搅拌装置具有由中心向外部延伸的三条支臂,三条支臂位于同一水平面,各支臂之间的夹角为120°,各支臂末端的同一侧开有喷嘴。
优选的,所述混流消毒区中交替设置有横向隔挡。
优选的,所述出水区出口处设有余氯传感器,所述余氯传感器与所述自动控制中心电性连接。
基于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技术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接触消毒池,通过自动控制中心对整个接触消毒池的运行情况进行管理,正常消毒处理时,自动控制中心通过鼓风机向气流搅拌装置供气,由于气流搅拌装置的独特设计,在出气的同时支臂会旋转搅动水体,增大混流消毒区内污水与消毒剂的混合程度,提高反应率,并利用余氯传感器对出水区水体余氯含量进行实时监测,并将信号传输至自动控制中心,当监测到水体余氯含量超过规定值时,自动控制中心发出信号控制进水闸门和出水闸门的开度减小,并减少消毒剂投加装置的消毒剂投加量,同时增大鼓风机的输出功率,加快混流消毒区内搅动,加速反应,从而降低出水区水体的余氯含量,实现了对接触消毒工序的智能控制,无需人工操作,既保证了污水处理效率,又减少了人工投入,实现了接触消毒池处理过程的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