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污泥减量化高浓度印染废水达标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8-11-7 10:41:51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0.06.28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IPC分类号C02F1/48; C02F103/30

  摘要

  本发明涉及水环境污染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泥减量化的高浓度(原始溶液色度值为10000~18000倍、COD值为10000~15000mg·L-1)印染废水的脱色降解达标处理方法,基于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放电装置,所述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放电装置产生10℃~50℃的低温等离子体环境,其特征在于,将盛装高浓度印染废水的开口容器放置于10℃~50℃的低温等离子体环境中进行脱色降解,其中,印染废水的深度为0.1cm~1cm,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放电装置对应每平方厘米水面的输入功率为0.175~1.364W,累积放电时间为12~13小时。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减量化的高浓度印染废水的脱色降解达标排放方法,基于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放电装置,所述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放电装置产生10℃~50℃的低温等离子体环境,其特征在于,将盛装高浓度印染废水的开口容器放置于10℃~50℃的低温等离子体环境中进行脱色降解,其中,印染废水的深度为0.1cm~1cm,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放电装置对应每平方厘米水面的输入功率为0.175~1.364W,累积放电时间为12~13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减量化的高浓度印染废水的脱色降解达标排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放电装置的放电周期为8分钟,即放电3分钟后稳定5分钟。

  说明书

  一种污泥减量化的高浓度印染废水达标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环境污染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泥减量化的高浓度(原始溶液色度值为10000~18000倍、COD值为10000~15000mg·L-1)印染废水的脱色降解达标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印染废水结构复杂,品种繁多,数量巨大,并且广泛地存在于纺织材料、化学纤维、纸张、皮革以及食品、药物、化妆品、甚至皮肤染色等领域,是环境领域有机废水的重要组成成分,同时也是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根源。

  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对印染废水 的脱色降解存在着脱色降解不完全(脱色率最高可达到90~95%,降解率最高可到达70~80%)且耗时长(一般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耗时可长达3~5天)等缺点,近年来新兴的高级氧化法虽然在脱色降解率方面有所提高(可在十几小时内达到完全脱色和接近90%的降解),但又存在着能耗高且需要附加试剂投入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减量化的高浓度印染废水的脱色降解达标排放方法,能够快速、高效、无二次污染地对高浓度印染废水进行脱色降解,并使其达到国家1级排放标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污泥减量化的高浓度印染废水的脱色降解达标排放方法,基于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放电装置,所述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放电装置产生10℃~50℃的低温等离子体环境,其特征在于,将盛装高浓度印染废水的开口容器放置于10℃~50℃的低温等离子体环境中进行脱色降解,其中,印染废水的深度为0.1cm~1cm,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放电装置对应每平方厘米水面的输入功率为0.175~1.364W,累积放电时间为12~13小时。

  本发明的进一步特点在于:所述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放电装置的放电周期为8分钟,即放电3分钟后稳定5分钟。

  本发明利用10℃~50℃的低温等离子体对深度为0.1cm~1cm的高浓度印染废水进行脱色降解,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放电装置采用间歇式,其放电周期为8分钟,即放电3分钟后稳定5分钟。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放电装置累积放电时间为12~13小时,可使高浓度印染废水达到国家1级排放标准(色度值低于50倍、COD值低于100mg·L-1),实现快速、高效、无污染地对高浓度印染废水进行脱色降解、达标排放,同时实现污泥减量。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