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9.11.19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IPC分类号C02F1/58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处理磺化废水的装置,其包括槽体、导流筒、鼓泡管、进气管、出气孔、出水口和出料口,在槽体内设置导流筒,在导流筒底部设置带有出气孔的鼓泡管,进气管与鼓泡管相连接,在槽体底部和侧壁分别设有出料口和出水口。本装置结构新颖、实用、利用压缩气流在导流管内的流动而带动废水在槽体内作循环流动,从而达到气流搅拌的目的。使用本装置,能快速地将磺化废水中的SO32-离子除去,并使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降低到正常范围,是磺化废水处理的关键设备之一。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处理磺化废水的装置,包括槽体、导流筒、进气管、鼓泡管、出气孔、出水口和出料口,其特征是导流筒(2)置于槽体(4)内,在导流筒的底部设有鼓泡管(3),在鼓泡管上设有出气孔(9),进气管(8)与鼓泡管相连通,在槽体底部设有出料口(5),在槽体侧壁设有出水口(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导流筒(2)呈圆筒形且两头贯通,导流筒通过支架固定在槽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出气孔(9)分二排排列在鼓泡管上,并置于鼓泡管中心水平线下部位置,两边对应的出气孔中心与鼓泡管中心的连线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进气管与空压机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槽体腔体底部呈倒锥形结构。
说明书
一种处理磺化废水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处理磺化废水的装置,属环保产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洗涤行业制造洗涤剂的基本原料,其通过燃烧硫生成SO3,然后与十二烷基苯进行磺化反应,生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制造这种产品的过程中产生的磺化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亚硫酸根)和COD(化学需氧量),需要作进一步处理。有一种空气氧化法+生物法,其在铜催化剂作用下,利用氧气同废水中的反应,生成氧化是在塔式设备中进行,用鼓风机送入空气进行氧化反应。此预处理方法的处理设备庞大,所需时间较长,动力消耗大,处理后生成高浓度对下级的生化处理系统氧化有抑制作用,需除去或用水稀释后再送入生化系统处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处理磺化废水 的装置,其采用空气导流搅拌沉降方式处理废水,设备简单,性能可靠,一次性地快速将磺化废水中沉淀除去,从而达到投资省,运行成本低,易操作,效果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处理磺化废水的装置,包括槽体、导流筒、进气管、鼓泡管、出气孔、出水口和出料口,其特征是导流筒置于槽体内,在导流筒的底部设有鼓泡管,在鼓泡管上设有出气孔,进气管与鼓泡管相连通,在槽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在槽体的侧壁设有出水口。
所述的导流筒呈圆筒形且两头贯通,导流筒通过支架固定在槽体内,进气管与空压机相连接。
所述的鼓泡管上设有二排出气孔,鼓泡管上两边对应的出气孔中心与鼓泡管中心的连线相互垂直,出气孔置于鼓泡管中心水平线下部位置。
本装置槽体腔体底部呈倒锥形,便于反应沉渣的积集。
操作时,往槽体中注入要处理的磺化废水,并加入药剂氯化钙,然后开动空压机,通过进气管通入压缩空气气流,气流在鼓泡管中从出气孔往上冒,气泡带动废水沿导流筒往上窜,然后跌落槽底,形成液体在槽内和导流筒内的循环流动,从而达到搅拌槽内液体和沉渣的目的。因此,这种装置也称为空气导流搅拌沉降反应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装置采用空气导流搅拌方式,省掉了以往机械式搅拌器,节省了材料和电能;在反应中能一次性在短时间内将废水中的基本除去,速度快,效果好;本装置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投资省,运行成本低,操作控制容易,本装置也适用于其他含高浓度废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