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9.08.14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IPC分类号B01D35/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餐饮用污水滤渣装置,包含处理室,所述处理室的一侧壁设置有进水口,另一侧壁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处理室内还设置有提箱,所述提箱的进水口位于处理室进水口对应位置处,提箱进水口的位置高于处理室出水口的位置,提箱的侧壁及底面设有过滤孔。本实用新型滤渣效果好、残渣处理方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餐饮用污水滤渣装置,包含处理室(1),所述处理室的一侧壁设置有进水口(11),另一侧壁设置有出水口(13),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室(1)内还设置有提箱(3),所述提箱的进水口(31)位于处理室进水口(11)对应位置处,提箱进水口(31)的位置高于处理室出水口(13)的位置,提箱(3)的侧壁及底面设有过滤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饮用污水滤渣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过滤孔成矩阵均匀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饮用污水滤渣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过滤孔成网状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饮用污水滤渣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过滤孔成蜂窝状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饮用污水滤渣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处理室(1)的内侧壁横向设置有凸沿(15),相应的,所述提箱(3)的外侧壁设置有凸肩(33),所述凸肩(33)挂设于凸沿(15)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饮用污水滤渣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提箱进水口(31)设置于提箱的一侧侧壁上,提箱其余侧壁的高度高于提箱进水口(31)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饮用污水滤渣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提箱(3)设置有提手(3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饮用污水滤渣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提箱(3)采用工程塑胶一次冲压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餐饮用污水滤渣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处理室有两个,第一个处理室(1)的出水口(13)连接第二个处理室(1’)的进水口(1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餐饮用污水滤渣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个处理室(1)内设置的提箱(3)的侧壁和底面上的过滤孔的孔径大于第二个处理室(1’)内设置的提箱(3’)的过滤孔的孔径。
说明书
餐饮用污水滤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饮用污水滤渣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餐饮业也随之飞速发展,一方面,方便并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另一方面,餐饮业所排放的污水中,包含了很多的食物残渣以及油污,若不及时妥善的进行处理,势必给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为此,相关人士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来研发、生产餐饮用污水处理装置,这种装置通常包含粗渣过滤部分和油污分解滤除部分,使处理后的污水达到排放标准。目前常用的滤渣装置的结构是,在污水排放口设置一个处理室,处理室的一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另一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处理室内安装一隔栅。污水进入处理室后,隔栅将粗渣拦住,经粗渣过滤的污水从隔栅流出,经出水口进入下一道处理装置。
但采用这种结构的滤渣装置,存在下述不足:
1.清理残渣非常不方便。如有人在处理室的一侧壁开设了残渣出口,清理时,将残渣从残渣出口掏出。又或者,人们直接从处理室上方对残渣进行清理。很显然,上述清理方式都非常费力和繁琐,且很难清理干净。另外,当有菜叶等悬挂于隔栅上时,对隔栅的清理则更加麻烦。
2.滤渣效果不理想。隔栅的隙缝若太宽,则会使较多的粗渣排出,影响最终的污水净化效果,但隙缝若太窄,则堆积的残渣很容易将隔栅堵住,使得排水不畅,另外,隔栅的隙缝是长条状的通槽,很容易使一些细长的杂物通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滤渣效果好、残渣处理方便的餐饮用污水滤渣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餐饮用污水滤渣装置,包含处理室,所述处理室的一侧壁设置有进水口,另一侧壁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处理室内还设置有提箱,所述提箱的进水口位于处理室进水口对应位置处,提箱进水口的位置高于处理室出水口的位置,提箱的侧壁及底面设有过滤孔。排水时,污水首先通过处理室的进水口,进入提箱进水口,粗渣被留在提箱内,经过粗渣过滤的污水通过提箱侧壁及底面的过滤孔排出。由于提箱的侧壁及底面均设有过滤孔,孔径可设置成相对较小,粗渣和细长的杂物不易通过,滤渣效果好,需清理残渣时,只需将提箱提起,并倒出残渣即可,处理方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滤孔成矩阵均匀排列。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滤孔成网状排列。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滤孔成蜂窝状排列。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处理室的内侧壁横向设置有凸沿,相应的,所述提箱的外侧壁设置有凸肩,所述凸肩挂设于凸沿上。这样,所述提箱的侧壁及底面均被悬空,在提箱与处理室之间留出一定的间隙,便于提箱排水顺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提箱进水口设置于提箱的一侧侧壁上,提箱其余侧壁的高度高于提箱进水口的位置,防止水流过大,污水向四周喷溅时,将携有粗渣的污水喷溅在提箱外部,影响滤渣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提箱设置有提手,便于将提箱提出,清理残渣。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提箱采用工程塑胶一次冲压成型,工艺简单,便于推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处理室有两个,第一个处理室的出水口连接第二个处理室的进水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个处理室内设置的提箱的侧壁和底面上的过滤孔的孔径大于第二个处理室内设置的提箱的过滤孔的孔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提箱可采用坚固耐用材料一次冲压成型,工艺简单,使用寿命长。
(2)本实用新型的提箱的侧壁及底面均设置有过滤孔,孔径可设置成相对较小,滤渣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的提箱的侧壁及底面均设置有过滤孔,当提箱内堆积一定量的残渣后,污水仍可通过提箱侧壁的过滤孔被顺利排出,不需频繁清理残渣,一次滤渣量大。
(4)本实用新型的提箱设置有提手,清理残渣时,只需抓住提手,提起提箱,倒出残渣即可,残渣处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