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7.03.24
公开(公告)日2007.10.10
IPC分类号C02F3/28
摘要
一种地埋式废水厌氧处理装置,它包括废水处理池和搅拌装置,生物反应区由污泥床反应区和滤床反应区构成,污泥床反应区由酸发酵颗粒污泥层、甲烷发酵颗粒污泥层和浮游污泥层构成,滤床反应区由生物填料层构成,废水处理池内的生物反应区上部并与其相接壤的是气体分离区即沉淀区,废水处理池内设置框架,在废水处理池的顶部设置活动气柜,活动气柜在气体分离区上,气体分离区水面与液体分离区水面是在同一个水面,没有内外压差,虹吸管道位于废水处理池外侧,其进口处于酸化池中,U型绕到废水处理池底部中间,其出口在生物反应区下面。它一年四季能保持常温,抗台风能力强,降低了制造和运行成本,且给培养菌种造成了一个更为良好的生长环境。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地埋式废水厌氧处理装置,它包括废水处理池(1)和搅拌装置(29), 生物反应区位于废水处理池(1)的下部,生物反应区由污泥床反应区(2)和滤 床反应区(14)两部分构成,污泥床反应区(2)在滤床反应区(14)下面,污泥 床反应区(2)由两个密集型颗粒污泥层和一个含有絮体状污泥及颗粒壮污泥的浮 游污泥层(13)构成,两个密集型颗粒污泥层就是酸发酵颗粒污泥层(11)和甲 烷发酵颗粒污泥层(12),滤床反应区(14)由生物填料层(21)构成,生物反应 区各部分组成与排列顺序从上向下依次是滤床反应区(14)、浮游污泥层(13)、 甲烷发酵颗粒污泥层(12)和酸发酵颗粒污泥层(11),废水处理池(1)内的生 物反应区上部并与其相接壤的是气体分离区(18)即沉淀区(4),废水处理池(1) 内设置用于支承生物填料的框架(20)形成了废水处理池(1)内圆,在废水处理 池(1)的顶部设置活动气柜(25),活动气柜(25)在气体分离区(18)上,气 体分离区(18)水面与液体分离区水面(16)是在同一个水面,没有内外压差, 活动气柜(25)上升时其下部与废水处理池(1)内壁间隙构成回流通道(15), 活动气柜(25)下降时其下部与废水处理池(1)内壁间隙构成液固二相流下降通 道(19),其特征在于:虹吸管道(10)位于废水处理池(1)外侧,其进口处于 酸化池(32)中,U型绕到废水处理池(1)底部中间,其出口在生物反应区下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废水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 拌装置(29)安装虹吸管道(10)的中心区,搅拌装置(29)的搅拌头位于酸发 酵颗粒污泥层(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废水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 水处理池(1)的中部内壁上安装有污泥折流板(3),污泥折流板(3)在液固二 相流下降通道(19)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废水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 动气柜(25)通过气柜导轮(23)安装在轨道(24上,活动气柜(25)上下配置 配重块(2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废水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 水处理池(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的活动气柜(25)为钢板结构,废水处理 池(1)和活动气柜(25)内壁喷涂有用于防腐的玻璃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废水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 动气柜(25)高出地面外设有保护罩(3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废水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 动气柜(25)上部外接伸缩型沼气管道(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废水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 动气柜(25)内设置沼气溢出管道(28),沼气溢出管道(28)下口在气体分离区 (18)水面上,溢出口在活动气柜(25)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废水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 物填料层(21)厚度1米,充以一线或二线一直向上旋转式卷成中心空心的、易 挂膜、易脱膜、在运行中不易短路和堵塞的弹性纤维填料,生物填料层(21)空 隙率在93%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废水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废水处理池1的底部倾斜在池外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中安装有出料泵(30)。
说明书
地埋式废水厌氧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指是一种废水厌氧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曾发明了一种废水厌氧处理装置(“废水厌氧处理装置与方法及在常 温下繁殖活性颗粒菌种方法”,申请号:2006100498703,CN1821123,公告日:2006 年8月23),它包括废水处理罐、布水管,布水管位于废水处理罐的最底部和生 物反应区的下面,生物反应区位于废水处理罐的下部,生物反应区由污泥床反应 区和滤床反应区两部分构成,污泥床反应区在滤床反应区下面,污泥床反应区由 两个密集型颗粒污泥层即酸发酵颗粒污泥层、甲烷发酵颗粒污泥层和一个含有絮 体状污泥及颗粒壮污泥的浮游污泥层构成,滤床反应区由生物填料层构成,生物 反应区各部分组成与排列顺序从上向下依次是滤床反应区、浮游污泥层、甲烷发 酵颗粒污泥层和酸发酵颗粒污泥层,废水处理罐内的生物反应区上部并与其相接 壤的是气体分离区即沉淀区,废水处理罐内设置用于支承生物填料的框架形成了 废水处理罐内圆,其特征在于:在废水处理罐的顶部设置活动气柜,活动气柜在 气体分离区上,气体分离区水面与液体分离区水面是在同一个水面,没有内外压 差,活动气柜上升时其下部与废水处理罐内壁间隙构成回流通道,活动气柜下降 时其下部与废水处理罐内壁间隙构成液固二相流下降通道;在布水管上,在酸发 酵颗粒污泥层中,在废水处理罐的下部壁上安装有螺旋式搅拌装置。它提高了COD 容积负荷、去除有机物的广谱性、沼气产出率和废水COD去除率,处理效益好, 原料范围广,占地面积少,基建投资省,降低了运行费用。但是它还存在下述不 中之处:一是由于废水处理罐处于地面之上,要想一年四季保持常温(2℃-20℃), 必须采取隔热保温措施,增加了制造成本;二是布水管位于废水处理罐的最底部, 必须通过水泵,运行时有一定的能耗,三是装置整个处于地面之上,沿海多台风, 装置要提高抗台能力,增加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地埋式废水 厌氧处理装置,它不但具有上述技术所具有的优点,而且进一步降低了制造成本 和运行成本,给培养菌种造成了一个更为良好的生长环境,更适用于沿海地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地埋式废水厌氧处理装置, 它包括废水处理池和搅拌装置,生物反应区位于废水处理池的下部,生物反应区 由污泥床反应区和滤床反应区两部分构成,污泥床反应区在滤床反应区下面,污 泥床反应区由两个密集型颗粒污泥层和一个含有絮体状污泥及颗粒壮污泥的浮游 污泥层构成,两个密集型颗粒污泥层就是酸发酵颗粒污泥层和甲烷发酵颗粒污泥 层,滤床反应区由生物填料层构成,生物反应区各部分组成与排列顺序从上向下 依次是滤床反应区、浮游污泥层、甲烷发酵颗粒污泥层和酸发酵颗粒污泥层,废 水处理池内的生物反应区上部并与其相接壤的是气体分离区即沉淀区,废水处理 池内设置用于支承生物填料的框架形成了废水处理池内圆,在废水处理池的顶部 设置活动气柜,活动气柜在气体分离区上,气体分离区水面与液体分离区水面是 在同一个水面,没有内外压差,活动气柜上升时其下部与废水处理池内壁间隙构 成回流通道,活动气柜下降时其下部与废水处理池内壁间隙构成液固二相流下降 通道,虹吸管道位于废水处理池外侧,其进口处于酸化池中,U型绕到废水处理 池底部中间,其出口在生物反应区下面。
由于废水处理池建在地下(相当于废水处理罐埋在地下),因此无需采取隔热 保温措施,一年四季能保持常温(2℃-20℃,甚至可以做到15℃-20℃),抗台能 力强,降低了制造成本,更适用于沿海地区,且给培养菌种造成了一个更为良好 的生长环境,沼气产气率和废气COD去除率进一步提高,由于虹吸管道代替布 水管位于废水处理池的最底部,酸化池中的废水利用压差虹吸自流到废水处理池 的最底部,无需使用水泵,降低了运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