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7.03.26
公开(公告)日2007.08.29
IPC分类号F16K17/04; G05D7/01; G05D16/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水回流系统流量补偿方法,其是在系统管路上设置一流量补偿阀,所述阀体上设有与水过滤系统废水出口连通的入水通道以及与水过滤系统入口连通的出水口,在阀体内腔,设有一置于入水通道内之控制杆,控制杆与入水通道之间的间隙形成废水通道,所述控制杆可随出水口压力变化移动,其移动距离使得废水通道之长度随出水口压力成反比变化,或者控制杆之移动距离使得废水通道面积随出水口压力成正比变化,在出水口压力波动的情况下,调节进入流量补偿阀内腔的流量来适配管路压力的变化,从而使水阻和入水流道横截面积发生相应的变化,使得废水回流保持稳定的水阻和恒定的废水比。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废水回流系统流量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在系统管路上设置一流 量补偿阀,所述阀体上设有与水过滤系统废水出口连通的入水通道以及与水过滤系 统入口连通的出水口,在阀体内腔,设有一置于入水通道内之控制杆,控制杆与入 水通道之间的间隙形成废水通道,通过出水口压力变化使控制杆产生位移,带来控 制杆与入水通道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进而使得废水通道之长度随出水口压力成反 比变化,或者控制杆之移动距离使得废水通道面积随出水口压力成正比变化,从而 使水过滤系统废水出口流量恒定。
2、一种流量补偿阀,其包括一阀体,所述阀体含有一内腔,阀体上开设有可 与其内腔连通之入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腔内设有一弹性膜片, 将内腔分隔为上、下两个腔室,进、入水口均开设于阀体上腔,在所述阀体内腔内, 开设有与入水口相连之入水通道,控制杆一端置于所述入水通道内,其与入水通道 之间的间隙形成废水通道,所述控制杆为一可使废水通道的长度随出水口压力增大 或减小相应缩短或加长、或废水通道面积随出水口压力增大或减小时相应增加或减 小之移动构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量补偿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通道为一直通 孔,控制杆为一锥形杆,其锥面自下而上呈递减性渐进,长度延伸至入水通道内。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流量补偿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上套设 有弹簧。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流量补偿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膜片下方 设有托板。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流量补偿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下端穿 越弹性膜片,与置于弹性膜片下方的托板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流量补偿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膜片下方设有 托板。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流量补偿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下设有弹簧, 弹簧下端固于阀体底部。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流量补偿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下设有弹簧, 弹簧下端固于阀体底部。
10.如权利要求8或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流量补偿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 置于阀体底部的可调节式弹簧底座上。
说明书
一种废水回流系统流量补偿方法及流量补偿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量补偿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水过滤系统中废水回流时 的流量补偿方法及流量补偿阀。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处理领域中,若想获取纯净水,可以选用RO膜或纳滤膜将水中的一 切杂质,包括矿物质滤除。但在滤出1升纯净水时,同时会产生2-6升的废水(也 称浓水),由废水把水中的杂质包括矿物质带走,否则矿物质浓度过高会将RO膜或 纳滤膜堵塞,使之失效。在水过滤系统中,废水和纯净水的比例应当为一定值,这个 定值一般称为废水比。它是在废水流过一个细孔时形成固定的水阻,从而形成固定 的废水比。废水比太高会浪费水资源,废水比太低容易使矿物质结垢而堵塞滤膜。 所以,废水比必须合理选择并恒定。若要把废水回流到供水系统中,系统水压波动会 对废水比产生影响。系统水压增大时,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RO膜或纳滤膜的水 量会增多,废水比会减小;系统水压减小时,通过RO膜或纳滤膜的水量会减少, 废水比会增大。可见,系统水压的波动会影响废水比的恒定,因此,在水过滤系统 中系统水压及流量的稳定尤为重要。
在现有技术中,消除管道压力波动影响的技术方案一般是采用弹性膜片和锥形 阀芯相结合的方式来调节压力,如中国专利“压力平衡阀”,专利号CN99214757.3, 申请日:1999.07.01;中国专利“管网恒定流量分配阀”,专利号CN032438 34.6, 申请日:2003.03.27。上述结构中,一般是采用锥形的入水口与锥形阀芯配合,不 同的压力产生在弹性膜片的两端,在一端水压过大时,弹性膜片带动锥形阀芯移动, 使得阀芯塞住或离开锥形入水口,通过调节入水口通道的大小来调节压力,使弹性 膜片两端的压力保持平衡。而且,上述结构都是应用于开环系统的进水管路中,其 是根据压力的大小进行调节,当入水口压力增加时,由于压力增大,控制阀的移动 使阀口通道面积降低,即压力和通道面积成反比,从而使压力降低,使出水端压力 恒定,实现减压或限压的功能。
而在水过滤系统的废水回流中,如采用上述结构保持压力平衡和流量的恒定, 只能使得弹性膜片两侧的压力平衡,而无法实现废水水阻和系统流量的稳定。同时, 由于入水口和出水口不在同一腔体,当系统压力,也就是出水口压力较大时,现有 技术的上述方案会使得弹性膜片带动锥形阀芯移向入水口,导致入水口流道面积减 小,水阻增大;系统压力,也就是出水口压力较小时,又会使得弹性膜片带动锥形 阀芯离开入水口,导致入水口流道面积增大,水阻减少,不能为废水回流提供稳定 的水阻和流量。因此,对于水过滤系统而言,采用现有的压力平衡阀结构不能维持 恒定的废水比。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在出水 压力波动的情况下给水过滤系统的废水回流提供稳定水阻和废水比之流量补偿方 法及补偿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废水回流系统流量补偿方法特征在于:其是在系统管路上设 置一流量补偿阀,所述阀体上设有与水过滤系统废水出口连通的入水通道以及与水 过滤系统入口连通的出水口,在阀体内腔,设有一置于入水通道内之控制杆,控制 杆与入水通道之间的间隙形成废水通道,通过出水口压力变化使控制杆产生位移, 带来控制杆与入水通道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进而使得废水通道之长度随出水口压 力成反比变化,或者控制杆之移动距离使得废水通道面积随出水口压力成正比变 化,从而使水过滤系统废水出口流量恒定。
根据上述方法设计的一种流量补偿阀,其包括一阀体,所述阀体含有一内腔, 阀体上开设有可与其内腔连通之入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腔内设 有一弹性膜片,将内腔分隔为上、下两个腔室,进、入水口均开设于阀体上腔,在 所述阀体内腔内,开设有与入水口相连之入水通道,控制杆一端置于所述入水通道 内,其与入水通道之间的间隙形成废水通道,所述控制杆为一可使废水通道的长度 随出水口压力增大或减小相应缩短或加长、或废水通道面积随出水口压力增大或减 小时相应增加或减小之移动构件。
所述入水通道为一直通孔,控制杆为一锥形杆,其锥面自下而上呈递减性渐进, 长度延伸至入水通道内;
作为本发明之进一步:
所述控制杆上可套设有弹簧;
所述弹性膜片下方可设有托板;
所述控制杆下端可穿越弹性膜片,与置于弹性膜片下方的托板固定连接;
所述托板下可设有弹簧,弹簧下端固于阀体底部;
所述弹簧可置于阀体底部的可调节式弹簧底座上。
本发明通过在废水回流管路上设置一流量补偿阀,调节进入流量补偿阀内腔的 流量来适配管路压力的变化,可保证管路稳定的水阻和系统恒定的废水比。采用上 述技术方案,在系统水压增大时,阀体内的压力增大,对入水口的水阻将会增大, 废水流量将减少,但此时弹性膜片带动控制杆向远离入水口的方向移动,使得腔体 体积以及流道截面积增大,压力减少,故而阻止了入水口水阻的增大和废水流量的 减少。反之,当系统水压降低时,阀体内水压降低,入水口的水阻亦降低,废水流 量将增加,但此时弹性膜片带动控制杆向靠近入水口的方向移动,使得腔体体积及 流道截面积减小,压力增大,阻止了入水口水阻的降低和废水流量的增加。因此, 采用本发明能够在出水口压力波动的情况下使得废水回流保持稳定的水阻和恒定 的废水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