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6.06.17
公开(公告)日2007.07.18
IPC分类号C02F3/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自回流多级生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厌氧区,在厌氧区的下部设置有污水进口;缺氧区,其与厌氧区之间设置有隔墙;好氧区,好氧区的底部与缺氧区相连通,在好氧区的底部安装有曝气装置;沉淀区,沉淀区的下部设置有斜泥斗,斜泥斗与好氧区相通,斜泥斗设置成可依靠污泥自身重力使污泥下滑至好氧区底部,沉淀区的上部设置有溢流出水槽;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装置可变性强,可适应各种不同的污水水质,且设备投资少,处理成本低;同时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权利要求书
1.一体化自回流多级生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污水处理装 置包括厌氧区,在厌氧区的下部设置有污水进口;缺氧区,其与 厌氧区之间设置有隔墙;好氧区,好氧区的底部与缺氧区相连通, 在好氧区的底部安装有曝气装置;沉淀区,沉淀区的下部设置有 斜泥斗,斜泥斗与好氧区相通,斜泥斗设置成可依靠污泥自身重 力使污泥下滑至好氧区底部,沉淀区的上部设置有溢流出水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自回流多级生化污水处理装置,其 特征在于厌氧区的下部设置有与污水进口联接的污水进水布水 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自回流多级生化污水处理装置,其 特征在于好氧区上部设置有与缺氧区相连通的溢流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自回流多级生化污水处理装置,其 特征在于沉淀区内设置有斜管沉淀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自回流多级生化污水处理装置,其 特征在于曝气装置为与外界气源相通的曝气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一体化自回流多级生化污水处理 装置,其特征在于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和沉淀区成环形设置。
说明书
一体化自回流多级生化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一体化自回流多 级生化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等, 其中生物处理方法一般包括好氧法和厌氧法,其是通过活性污泥对污 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消化处理。在目前采用的利用活性污泥法对污水进 行处理的装置中,一般需要单独设置污泥回流设备,以便于将被污水 沉淀的活性污泥回流至污水生物处理池,因而设备投资大、运行费高、 维修率高;间歇式活性污泥处理装置虽然不需要设置污泥回流设备, 但是由于其自动控制程度要求较高,且出水不能连续,从而造成投资 大、且不适宜大水量的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备投资小,处 理成本低的一体化自回流多级生化污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体化自回流多级生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污水处理装 置包括厌氧区,在厌氧区的下部设置有污水进口;缺氧区,其与厌氧 区设置有隔墙;好氧区,好氧区的底部与缺氧区相连通,在好氧区的 底部安装有曝气装置;沉淀区,沉淀区的下部设置有斜泥斗,斜泥斗 与好氧区相通,斜泥斗设置成可依靠污泥自身重力使污泥下滑至好氧 区底部,沉淀区的上部设置有溢流出水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厌氧区的下部设置有与污 水进口联接的污水进水布水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好氧区上部设置有 与缺氧区相连通的溢流堰。
为保证活性污泥与处理后的污水的分离效果,上述沉淀区内设置 有斜管沉淀区。
上述曝气装置可采用与外界气源相通的曝气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厌氧区、缺氧区、 好氧区和沉淀区成环形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装置设置有厌 氧区、缺氧区、好氧区和沉淀区,同时还可根据实际处理的需要可取 消厌氧、缺氧处理工序,可变性强,因而可适应各种不同的污水水质; 本实用新型无需污泥回流设备,也无需设置自动化控制设备,因而可 减少设备投资,降低处理成本;好氧区上部设置有与缺氧区相连通的 溢流口,可实现好氧生化处理与缺氧生化处理的交替转换;本实用新 型的污水进口联接有污水进水布水器,从而使进入污水处理装置的污 水分布均匀,有利于稳定污水的处理效果;缺氧区、好氧区及沉淀区 之间的隔墙底部联通,使墙体无需承受太大的压力,从而使工程造价 低;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和沉淀区成环形设置,因此其结构紧凑, 占地面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