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稀硫铵废水的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8-12-15 12:59:2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06.06.21

  公开(公告)日2007.12.26

  IPC分类号C02F1/66; C02F1/04; C01C1/26; C02F1/58; C01F11/46; C02F1/4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硫铵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解决该废水中含固体废物及有机腈类杂质多,硫铵浓度低难回收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包括以下步骤:a)除去固体杂质并调节pH值为6.5~7.5后进行闪蒸或汽提或精馏,并在其塔顶除去其中的有机物轻组分,在塔釜得到重组份,剩下的硫铵废水从塔釜上部1~5块板的位置侧线抽出;b)除去有机物轻组份和聚合物重组份的稀硫铵废水去进行离子交换反应除去其中的铵根离子;c)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液用氢氧化钙水溶液处理生产硫酸钙和稀氨水,经固液分离后将硫酸钙,稀氨水再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氨或碳酸氢铵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稀硫铵废水处理的工业生产中。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稀硫铵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除去固体杂质并调节pH值为6.5~7.5后的稀硫铵废水进入闪蒸塔、汽提塔或精馏 塔,在塔顶除去废水中比水沸点低的有机物轻组分,在塔釜得到废水中比水沸点高的重组 份,硫铵溶液从塔釜上部1~5块理论塔板的位置侧线抽出,得物流1;

  b)物流1离子交换反应除去其中的铵根离子得物流2;

  c)物流2用氢氧化钙水溶液处理生成硫酸钙和稀氨水,经固液分离后得硫酸钙和稀氨 水,稀氨水再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氨或碳酸氢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硫铵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物轻组份被送往 急冷塔后冷器的冷凝液中一起处理回收有机物产品或返回急冷塔进行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硫铵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离子交换反应所用的 树脂为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树脂交换容量为3~12毫摩尔每克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硫铵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闪蒸塔、汽提塔或精 馏塔的塔釜抽出重组份,重组份的量占进料废水的重量百分比为1~20%。

  5、根据权力要求4所述的稀硫铵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重组份的量占进料废 水的重量百分比为8~18%。

  说明书

  稀硫铵废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硫铵废水的处理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处理一段式丙烯腈急冷 工艺产生的稀硫铵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世界上大多数丙烯腈生产装置采用的是BP公司的Schoio工艺,其市场占有率达95% 以上。该工艺以化学级丙烯和化肥级氨气及空气为原料(进料中丙烯∶氨∶空气=1∶1.2∶ 10),采用磷-钼-铋系催化剂生产丙烯腈,同时副产乙腈和氢氰酸。反应器为流化床,反应 温度为400~500℃,压力为0.05~0.1MPa。

  丙烯腈的精制回收工艺对丙烯腈装置的产品收率有着重要的影响。通常丙烯腈装置中 的回收精制过程是这样的:由反应器出来的反应混合物经反应器后冷却器冷却到200℃左 右,进入急冷塔进行急冷中和除去反应中过量的氨及夹带的催化剂粉尘等固体杂质,急冷 塔顶出来的80℃左右的反应混合物经急冷后冷却器进一步冷却后进入吸收塔回收丙烯腈 等有机产物,吸收塔釜得到的吸收了反应产物的富液进入回收塔回收产品,回收得到的有 机物流经脱氰塔脱除氢氰酸等轻组份再经过产品塔精制得到丙烯腈最终产品。

  丙烯腈急冷塔系统是丙烯腈精制过程的关键设备,对丙烯腈装置的丙烯腈回收率影响 显著。目前世界上有两种不同的急冷工艺,中国大多数丙烯腈生产装置大多采用的是两段 式急冷工艺,上段是中和段,下段是急冷段。从反应器来的反应器中含有一定量过量的氨, 使急冷液呈碱性。丙烯腈的聚合反应速率与环境的pH值呈指数关系,pH值越高聚合反应 速率越快。而两段急冷工艺中的急冷段原始设计中无加酸调pH的措施,因此导致丙烯腈 在急冷段损失严重。而国外的丙烯腈生产装置中急冷塔均采用一段式设计,这样的设计使 中和过程和急冷过程同时完成,急冷塔中各处的pH值均处在较低的水平,有效地抑制了 丙烯腈的聚合。采用不同设计的原因在于急冷液处理方式不同。两段式设计可以从中和段 抽出中和液经汽提后去回收硫铵,但回收的硫铵质量不高,色泽不好,没有生产效益。国 外一段式急冷工艺不回收硫铵,而是将急冷液深注入地下。采用一段式急冷工艺一般可使 丙烯腈装置的精制回收率达到96%以上,而两段式工艺经过一系列的技术改造仍难达到此 指标。不采用一段式急冷工艺的原因是因不同地区的地质结构不同而引起的。目前一段式 急冷液的处理方式是一种潜在的环境不安全因素,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水资源的日 益溃乏,这种处理方式将逐渐被禁止。因此稀硫铵急冷液的处理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

  急冷塔底出来的含稀硫铵的急冷液中含有高浓度的有机氰类化合物,如果不经处理排 放将严重危害环境,并对人类及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目前对有机氰废水的 处理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加压水解-生化处理法,其缺点是不能处理含聚合物大于1%的 含氰废水,酸碱消耗量大,处理水中氨氮含量高,生化处理占地面积大;二是湿式氧化法, 缺点是设备投资大,反应温度和压力高;三是焚烧法处理高浓度有机氰废水,此法也是目 前丙烯腈行业中处理高有机氰含量急冷液的通用方法,这种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油,而 丙烯腈装置中的焚烧废水的废热普遍未被有效回收利用,因此技术经济性不好。近年有人 提出采用精馏的方法处理一段急冷废水的方法,从废水处理的角度来看有一定的经济效 益,但达不到降低丙烯腈聚合损失的目的。

  对于稀硫铵废水的处理,以美国专利4,292,043为代表的技术是加热蒸发废水,去除 生成的水蒸汽,得到浓缩液体和结晶悬浮物,并使其增稠,分离固体硫铵,浓缩后的液体 再进行真空冷却结晶,去除水蒸汽,分离浓缩结晶,浓缩液进入晶化器进一步降低硫铵的 浓度,得到硫铵固体,再蒸馏母液进一步脱除氨。日本专利昭55-145599公开的方法是先 往废水中过量的氢氧化钾或氧化钾,使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作为大部分硫酸钾固体沉淀、 过滤,使滤液与高温水蒸汽接触,除去氨等挥发性物质,将生成的蒸发残液送至烧却炉, 在800~1100℃下,在氧气存在下烧却,生成氧化钾,再将其返回作为硫酸基的中和剂的 组成部分。CN87103546公开的方法采用如下的步骤从稀硫铵中回收固体硫铵:先通空气 将二价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除去,再用石灰处理生成二水石膏和稀氨水,二水石膏经 沉淀后离心分离、水洗、烘干作为付产品出售;稀氨水通过离子交换床层吸附脱除氨,氨 饱和后用稀硫酸对树脂进行再生,再生得到的稀硫铵用液氨中和到pH值8.0后再真空浓 缩到重量剩余50%左右,进入冷却搅拌结晶器,进行夹套冷却搅拌结晶。CN95110679.1 和CN98112743.6公开了一种处理己内酰胺生产工艺中废液的方法,其特点是将己内酰胺 生产过程中从离子交换塔排出的废液和从苯蒸馏塔出来的残液以及从己内酰胺汽提萃取 塔出来的残液与硫铵清洗液进行混合,预热后进行汽液分离,然后用水蒸汽进行二次蒸发、 冷却、分层回收5~15%的己内酰胺和35~40%的硫铵及2~8%的羟基己酸。CN98104709.2 公开的稀硫铵废水处理方法是采用镁盐作沉淀剂脱除其中的氨氮。先往废水中加入沉淀剂 和磷酸,分步加入碱液调节pH值,经搅拌反应一定时间后,得到结晶悬浮液,此时氨氮 已变为沉淀结晶、过滤分离,同时付产一种优质肥料。以上的各种稀硫铵处理方法共同的 弊端是处理流程复杂,需要加入额外的处理剂,增加了处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以往技术中存在对处理稀硫铵废水能耗高或处理成本 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丙烯腈急冷工艺稀硫铵废水的处理但不回收硫铵的新方法。该方 法具有能耗和物耗低,投资少的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稀硫铵废水的处理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a)除去固体杂质并调节pH值为6.5~7.5后的稀硫铵废水进入闪蒸塔、汽提塔或精馏 塔,在塔顶除去废水中比水沸点低的有机物轻组分,在塔釜得到废水中比水沸点高的重组 份,硫铵溶液从塔釜上部1~5块理论塔板的位置侧线抽出,得物流1;

  b)物流1离子交换反应除去其中的铵根离子得物流2;

  c)物流2用氢氧化钙水溶液处理生成硫酸钙和稀氨水,经固液分离后得硫酸钙和稀氨 水,稀氨水再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氨或碳酸氢铵。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有机物轻组份优选方案为被送往急冷塔后冷器的冷凝液中一起处 理回收有机物产品或返回急冷塔进行处理;离子交换反应所用的树脂优选方案为氢型阳离 子交换树脂,树脂交换容量为大于3~12毫摩尔每克树脂;闪蒸塔、汽提塔或精馏塔的塔 釜抽出重组份,重组份的量占进料废水的重量百分比为1~20%,优选范围为8~18%。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采用离心、过滤、沉降、旋流或其中某两种或多种技术相结合 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除去废水中的固体。采用闪蒸、汽提或精馏的方法,可以将废水中的丙 烯腈类有机物组份加以回收,并将聚合物等重组份以排渣的形式从废水中除去。设置离子 交换反应器可以将铵根离子以很高的选择性交换下来,使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后的再生液中 的硫铵达到高纯度。而石灰乳是最廉价的化工原料,用石灰乳与高纯度的硫铵反应可获得 应用更广的化工产品石膏。离子交换后的废水中含有稀硫酸,且水的质量要好于以往的水 处理技术所获得的循环水,直接循环回急冷塔后可以减少稀酸的用量,进一步降低生产成 本。因此,采用本发明的废水处理技术,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循环水,由于处理过程中生成 的物流在工艺中都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因此成本低廉,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