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油田污泥烧结建筑砌块制备方法

发布时间:2018-12-24 17:51:20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03.09.25

  公开(公告)日2004.09.15

  IPC分类号B09B3/00; C04B33/00; B28B3/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油田污泥烧结建筑砌块的方法。油田污泥烧结建筑砌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配料:将原料按重量比,粘土20~80,油田污泥20~80,外加辅助料为粘土和油田污泥总量的0.1~30%,进行配料,所述的总配料中的可溶性盐含量在0.5%以下;2).混料:混料可采用两种方式:①干法或半干法混料,②湿法混料;3).陈化:陈化1-7天;4).成型采用半干压法或干压法成型,成型压力大于4.0MPa;5).干燥;6).烧结:将干燥后的制品放入高温炉中焙烧,烧结温度为800-1200℃,在高温区保温1~3小时后,随炉冷却得产品。本发明使油田污泥成为资源再利用,变废为宝,保护环境。

  権利要求書

  1.油田污泥烧结建筑砌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

  将原料按重量比,粘土20~80,油田污泥20~80,外加辅助料为粘土和油田污泥 总量的0.1~30%,进行配料,所述的总配料量中的可溶性盐含量控制在0.5%以下,若大 于此值,则要对油田污泥进行洗盐处理;

  2).混料:

  混料可采用两种方式:①干法或半干法混料:对原料进行充分混合,调整混合料水份 占总重量的4-10%;②湿法混料:加入总物料量30-50%的水,进行湿法混合,然后干燥至 水份占总重量的4-10%,如采用球磨机进行混合磨料;

  3).陈化:

  将混料后水份达到4-10%的物料进行陈化,陈化1-7天;

  4).成型

  采用半干压法或干压法成型,成型压力大于4.0MPa;

  5).干燥:

  成型后的制品,可在干燥室中进行干燥,也可在露天自然干燥;

  6).烧结:

  将干燥后的制品放入高温炉中焙烧,烧结温度为800-1200℃,在高温区保温1~3小 时后,随炉冷却得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污泥烧结建筑砌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当所述的油 田污泥可溶性盐含量较高,且制品配方中的可溶性盐含量在0.5%以上时,需对油田污泥进 行洗盐处理,使控制在0.5%以下,洗盐处理的方法为水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污泥烧结建筑砌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粘土, 其粒度越小越好,最好是控制在100目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污泥烧结建筑砌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加 辅助料为粘结剂、工业废渣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混合物的组份为任意配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田污泥烧结建筑砌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粘结 剂为砖瓦粘结剂、水玻璃中的任意一种或二种的混合,二种混合时为任意配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田污泥烧结建筑砌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工业 废渣为矿渣、粉煤灰中的任意一种或二种混合,二种混合时为任意配比。

  说明书

  油田污泥烧结建筑砌块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油田污泥烧结建筑砌块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油田污泥是油田污水处理的副产品,来自于原油采出液带到地面的固体颗粒(砂岩、 石灰岩等含油层的细小岩屑、粘土或淤泥)和容器内物质的反应生成物。它的主要成份随 地质条件、生产工艺的不同而各异,通常主要成份为碳酸钙、矿物油、硅酸盐、水份及可 溶性盐等。经过处理后压滤的含油污泥外观为黑褐色或灰色块状固体,有明显的油味。目 前国内现有油田450多个,石油开采所产生的大量油田污泥,除小部分作为钻井中泥浆循 环使用外,还有少量经处理后的含油污泥用于农林业、铺路或进行填埋、焚烧等,而更多 的含油污泥则是择地进行堆放,有时甚至不惜侵占大量的耕地。由于污泥中含有可溶性盐、 少量有害金属及一定量的矿物油等成份,因此不仅直接污染了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而 且也造成了石油资源的流失浪费。据估计,我国年产含油污泥近300万吨,随着大多数油 田开采进入“三高”阶段,要保持原油产量就要加大注水量,含油污泥生成量还会随之增 加。

  到目前为止,由于还缺乏经济、成熟的含油污泥处理技术。露天堆放、填埋处理方式 对当地的土壤和水体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因此含油污泥已成为石油企业的沉重负担。 从保护环境和经济的角度出发,如何更好地处理含油污泥,对其进行深度的开发利用,变 废为宝,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油田污泥为原料烧结制备建筑砌块的方法, 其目的是使油田污泥成为资源再利用,变废为宝,保护环境,并充分利用污泥中的燃油热 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油田污泥烧结建筑砌块的制备方法,将油田污泥、粘土、辅助 料混合配料,需要时可加入水;经过混料、陈化、成型、干燥及烧结工艺处理后,使之成 为建筑砌块。

  其具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1.原料处理

  油田污泥一般含有可溶性盐成份,可溶性盐在砌块干燥过程或使用中,会在表面形成 “泛霜”现象,泛霜导致表层剥落及结构疏松,使强度下降,因此要对油田污泥进行洗盐 处理,洗盐处理的方法为水洗,使制品中的可溶性盐含量控制在0.5%以下。对粘土原料, 最好是控制其粒度在100目以下,以提高粘土的分散性和粘结性。

  2.配料

  将原料按重量比,粘土20~80,油田污泥20~80,外加辅助料为粘土和油田污泥 总量的0.1~30%,进行配料。辅助料可以是粘结剂、工业废渣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混合物的组份为任意配比。所述的粘结剂为砖瓦粘结剂、水玻璃等中的任意一种或二种以 上的混合,二种以上的混合时为任意配比。所述的工业废渣为矿渣、粉煤灰等中的任意一 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二种以上的混合时为任意配比。辅助料的作用:增强砌块的强度, 减小“泛霜”的影响,降低烧结温度,改善物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有利于提高制品的质 量。

  由于各地的粘土质量不一,同一油田在不同时期其污泥成份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 此配方中各原料的配比量要根据所用原料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及所选用的工艺流程,如 混料方式、成型方式、成型压力、烧结制度等因素来进行综合考虑,按照上述范围值制定 合理的配方。

  3.混料

  混料的目的是为了让原料充分地分散并混合均匀。混料可采用两种方式:①干法或半 干法混料:采用既可将原料进行充分混合,又可对原料进一步粉碎的方式最好。当物料水 份过低时,则补充水至混合料水份在4-10%。其特点是方法简单,易于操作。②湿法混料: 加入总物料量30-50%的水,进行湿法混合,混合均匀后,将混合料干燥至适合成型的水份 4-10%,如采用球磨机进行混合磨料。其特点是原料混合非常均匀,同时原料颗粒细小, 配方中污泥含量可以加大,烧后产品强度高,外观质量较好。

  4.陈化

  将混料后水份达到要求的物料进行陈化。陈化可以使原料中各成份进一步均化,有利 于改善物料性能,提高产品质量。陈化过程一般需1~7天。

  5.成型

  成型方法和成型压力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成型方法可采用挤压成型或压制成型。挤 压成型时,物料水份含量高,成型压力较小,制品的强度不如压制成型高,但工艺过程相 对简单。为了提高配方中油田污泥的含量及产品的强度,最好采用半干压法或干压法成型, 成型压力尽可能大一些,以保证产品的强度。成型压力控制在大于4.0MPa。

  6.干燥

  成型后的制品,可在干燥室中进行干燥,也可在露天自然干燥。

  7.烧结

  将干燥后的制品放入高温炉中焙烧,焙烧过程中,均应保持良好的氧化气氛,烧结温 度范围为800-1200℃,在最温区需保温1~3小时,使之烧结为具有一定强度的建筑砌块。

  该制备方法的优点在于:①油田污泥作为建筑砌块的主要成份使用,处理量大,不仅 可以有效地消耗掉污泥,还可以节约砌块中的粘土,有利于保护耕地;②对污泥采用烧结 固化的方法,消除了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③由于对油田污泥进行的是高温烧结处理,污 泥中的石油在高温下可以进行充分燃烧,因此不仅可以充分地利用污泥中燃油的热能,还 可以降低烧结成本,是一项既经济又环保的处理措施;④烧制后的建筑砌块可获得较大的 气孔率,因此具有容重轻、隔热保温的特性,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生态建筑材料。

  采用以上方法制备的砌块,其小样制品抗压强度最高可达到70MPa,因此可广泛应用 于承重与非承重墙体,在实际工业生产中,还可以制作成多孔建筑砌块,是一种有效利用 油田污泥的方法,具有非常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