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3.09.24
公开(公告)日2004.12.01
IPC分类号C02F3/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净化技术装置,主要由相互连通的调节厌氧池、水解酸化池、好氧池组成,调节厌氧池设有污水进水口,在水解酸化池内设聚酯无纺布填料,在好氧池内设中空超滤膜,中空超滤膜与吸水管连通,在吸水管上串接吸水泵,吸水泵另一端连接排水管。本实用新型克服传统工艺中出水不稳定的现象,避免传统工艺中的污泥膨胀问题。本工艺出水水质远优于传统工艺的出水水质,完全达到国家杂用水回用标准(CODcr<30mg/l,氨氮<1mg/l,无色无味,无明显沉淀物,大肠杆菌检不出),因此出水可以进行资源化再利用。本技术在经济上是可行的,投资大约在1600~2000元/立方米,吨水处理费用与传统中水回用工艺相当。
権利要求書
1、生活污水资源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相互连通的调节厌 氧池、水解酸化池、好氧池组成,调节厌氧池设有污水进水口,在水解酸 化池内设聚酯无纺布填料,在好氧池内设中空超滤膜,中空超滤膜与吸水 管连通,在吸水管上串接吸水泵,吸水泵另一端连接排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好氧池与水解酸化池间 设连通的脱氮水管,在脱氮水管管路上设吸水泵,脱氧水管的进水口设置 在好氧池内,出水口布置在水解酸化池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好氧池与调节厌氧池间 设连通的污泥消化管,在污泥消化管管道上设吸泥泵,污泥消化管的进污 口布置在好氧池内,出污口布置在调节厌氧池内。
说明书
生活污水资源化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净化技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中小城镇城市化,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目前采用的处 理方法主要有三种:1、一级物理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或直接排放;2、二 级生物处理,无脱氧除磷功能,出水已不能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 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出水不能回用;3、三级深度处理工艺, 出水能达到GB18918-2002的标准,但是工艺流程较复杂,占地面积大, 操作管理复杂,污泥产出量大。由于二级处理与三级处理工艺大多采用活 性污泥法处理工作,目前这种方法主要有三个主要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1)活性污泥的生化速率;(2)剩余污泥的处理;(3)出水水质达标并 回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为人们提供一种处理成本低、操作方便、适合 小城镇生活污水资源化处理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相互连通的调节厌氧池、水解酸化池、好氧池组 成,调节厌氧池设有污水进水口,在水解酸化池内设聚酯无纺布填料,在 好氧池内设中空超滤膜,中空超滤膜与吸水管连通,在吸水管上串接吸水 泵,吸水泵另一端连接排水管。
本实用新型采用主要流程为:进水——调节厌氧处理工艺池——水 解酸化工艺(聚酯填料生物接触)——射流曝气循环好氧工艺——污水中 空纤维膜分离工艺——出水,流程中调节厌氧处理工艺主要作用为调节水 质,减缓冲击负荷,相对于传统的调节池,由于好氧池的剩余污泥全部回 流进入调节池,因此该池还具有对进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初步降解并具有消 化部分污泥的作用;水解酸化:内部装有高比表面的聚酯无纺布填料,能 降解部分有机物并提高可生化性;好氧池采用目前新型的生化处理工艺设 计,采用射流曝气分离膜生物反应器(MBR),一体式膜组件(中空纤维 膜)全部浸没在好氧池中,好氧池同时采用的射流曝气,其气水比远大于 普通曝气,可从在好氧池中产生较大的水力循环,获得高溶解氧,并减缓 膜组件的污染,提高膜组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不设二沉池,无三级深度处理单元,采用膜组件可以高 效地进行固液分离,克服传统工艺中出水不稳定的现象,避免传统工艺中 的污泥膨胀问题。本工艺出水水质远优于传统工艺的出水水质,完全达到 国家杂用水回用标准(CODcr<30mg/l,氨氮<1mg/l,无色无味,无明 显沉淀物,大肠杆菌检不出),因此出水可以进行资源化再利用。本技术 在经济上是可行的,投资大约在1600~2000元/立方米,吨水处理费用与 传统中水回用工艺相当。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在好氧池与水解酸化池间设连通的脱氮水管, 在脱氮水管管路上设吸水泵,脱氧水管的进水口设置在好氧池内,出水口 布置在水解酸化池内,将好氧池中的水回流进入水解酸化池,产生反硝化 作用,达到脱氮的效果,以进一步提高净化水质质量。
在好氧池与调节厌氧池间设连通的污泥消化管,在污泥消化管管道 上设吸泥泵,污泥消化管的进污口布置在好氧池内,出污口布置在调节厌 氧池内,目的是将污泥回流在调节厌氧池的缺氧条件下,进一步自动消化 污泥。